中外服装史七八十年代
中国风最大的问题是“不好抄” 学设计谁也避免不开的第一步是借鉴,也就是“抄”。西方的设计已经非常 体系化了,对于文化的诠释,不同年代有不同派别,每个派别都有理论和众 多大师的作品可以借鉴。同时每个细分风格文化题材都已经被挖掘的很深, 每个细分风格题材都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品牌。
Dolce&Gabbana
高端中国风产品 红木家具,紫砂壶,龙袍,青花瓷(瓷器)等等,这些产品虽然带有风格强烈的 中民族符号,但并不是普通大众的消费品,难以走进千家万户。
中国风在商品中的挖掘只有30年,西方的产品工业化生产有了300年的市场化 流通的历史,已经能很自然的把文化转换成大众消费品。 中国的文化有5000年,但是真正挖掘文化,产品脱离生存需求,设计成大众 消费品的时间可能只有改革开放后的30年。在把本土文化转化成产品方面, 我们还是新手,大多数设计的层面还是把传统的图案生搬硬套到现有的产品 上,导致产品很尴尬。
中国文化沉淀下来的载体都是艺术品,不是产品。 中国拥有5000年历史,在文化方面,书法,绘画,瓷器,园林等等延伸品也是自 成体系。但是,这些文化中最精华的产品都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只有帝王才能 拥有),在精致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些古代的中国产品都是艺术品,越老越 值钱,现代的产品无论是工艺价值,还是情感价值都无法和这些古董相比,并且 不能批量化生产。
4、南亚,印度等廉价劳动力地区的新兴制造业国家崛起。中国工厂人工成本 过高,面对全球化市场只会越来越难。 5、服装行业转向高端制造,或者品牌化运营是唯一出路。
Gucci古奇 Giafranco Ferre 詹弗兰科.费雷 Missoni米索尼 Gianni Versace詹尼.范思哲 Prada普拉达 GiorgioArmain乔治.阿玛尼 Dolce&Gabbana多尔切和加巴纳
1970——1979年 反时装运动
70年代被称为“反时装运动”时期,但是从反主流的力度来看, 已经不敌60年代。在服装设计上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因素,特别 是服装的滚边,表现了持续的内涵。英国时装在战后逐步形成气 候,与法国不同的是英国的设计师更多具有强烈个人运作特点。 这个时期的设计家出现了国际化的情况,日本时装设计家第一次 被视为国际大师,使日本成为第一个打入国际时装界的亚洲国家。 东西方观念上的差异决定了服饰上的差异。欧洲强调官能刺激, 服饰表现甚至夸张人体,紧胸、束腰、凸臀无不用其极;而东方 民族注重隐遁身体的宽衣博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故服 饰造型上各行其事分道扬镳达千年之久。这是本世纪以来,东西 方文化又一次的碰撞与交融!弗朗索兹说,借着日本设计师到巴 黎发展的契机,东西方之汇合就此开始。这种碰撞与融合使得这 一时代的服装款式异常的丰富,时装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时 代。
1950——1959年 1960——1969年 动荡时代的时装 1970——1979年 反时装运动 1990——今 时装的未来
对历史的了解,一方面能够提供发展的借鉴,另一方面也可以 认识到今日所谓的时装业的运作模式,以减少探索的耗费。
1980——1989年 为成功而穿 80年代是西方经济成熟的时代,也是东亚国家开始进 入经济繁荣的时代,职业阶级(白领阶级),日益成为时 装的顾客群,极大地促进了时装业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是 为美观而穿衣服,也更加为成功而穿,时装设计自然出现 了不同的走向。意大利时装在这个时期进入全盛发展阶段, 名家层出不穷。
时不刻不在旅行的Louis Vuitton终于 也在2016的男装系列里用了大红色 与藏青色的中国丝缎; 丹顶鹤、竹林和猴子的刺绣图案;
Louis Vuitton品牌的历史厚重感 在东方古国文明元素里得到了呼应, 同时不忘糅入当下流行的运动元素, 使得“中国风”年轻又摩登。在奢 侈品男装关店潮中, 拉了Louis Vuitton一把。
Heaven Gaia Spring 2017
Antonio Marras Resort Spring 2017
Gucci Spring 2017 menswear
中国风元素给品牌提升销量
PRADA 从去年开始,Prada集团在亚洲市场就开始陷入低迷,总收入下降了4.4%, 随后Prada集团在全球市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忧心忡忡的Prada选择了 中国风作为2017春夏新品的主要脉络,笼络亚洲女孩儿的心,帮助集团走出 低迷。中国风果然没有让人失望,看完这一场秀,对Prada又重拾了信心。
中 外 服 装 史
主 讲 张 芹
世界服装发展年代特征
1900——1909年 现代时装的开端 1910——1919年 身体的解放 1920——1929年 “女男孩”的时代 1930——1939年 典雅风格的回归 1940——1949年 不灭的时装
1980——1989年 “新面貌风格”—旧观念 为成功而穿
紧随其后的16、17年,中 国元素高潮迭起,根本停 不下来。
Adriana Degreas Spring 2015
Armani Prive Couture Spring 2015
Mary Katranzou Pre-Fall 2016
Dolce&Gabbana menswear Spring 2016
Ralph Lauren Fall 2011
Zuhair Murad Fall 2011
Armani Prive Couture Fall 2011
Mary Katranzou Fall 2011
Dries Van N
到2015年中国风若有似无地逼近高潮。其中最惊艳了全世界的,非Alessandro Michele 接手Gucci后第一个作品系列-2015/16 秋冬女装系列莫属。 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是Alessandro Michele把中国风带向了高潮。
Vivian Westwood
低 端 中 国 风 产 品
唾手可得的“中国风”却各有各的“廉价”:设计“廉价”、销售渠道看 起来“廉价”、产品品质“廉价”等等,实在让人爱不起来。
近些年新兴的中国风品牌
Shiatzy Chen 夏姿陈: 把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带到国际舞台 的第一人。
Vivienne Tam 谭燕玉
2000——今 时装的未来
中国风的品牌在历年增加
如果要追溯中国元素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四大时装周上大放异彩的,那可 能是2008年。 中国传统图案和服装工艺开始被设计师挖掘、重新演绎。盘扣、刺绣、 扎染;传统中国旗袍、唐装、中山装;龙纹、云纹、吉祥纹;
中国元素就像一块刚被开采的油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高端腕表
中国是高级腕表的最大消费群体之一,品牌也是看准这点, 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与高级制表相融合,精心打造出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端腕表, 以求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和购买。
我们的现在……
西方的商品已经进行了300年的发展。在把文化普及到大众化的产品上,西方就占得 了先机,在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把产品工业化生产,在19世纪就开始有了品 牌意识,并且把产品输出到全世界,大多数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品牌就是那个时候 建立的。 20世纪对于西方更是拉开实质差距的100年,在我们还在打仗吃不饱饭的时候,西 方已经把品牌全球化发展,甚至成立跨国集团公司,开始进行多品牌的整合运营了。
历史、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风俗人情、传统手工艺等等 都是Dolce&Gabbana每一 季设计的灵感来源。
Yohji Yamamoto
日本设计师素来对东方禅宗哲学情有独钟,Yohji Yamamoto是为最佳典范,“简 洁而富有韵味,线条流畅,反时尚的设计风格”正是日式禅意最有代表性的诠释。
破洞的T恤、色情口号、 金属挂链......带着朋克特 有的颓唐与疯狂,去到英 国后才知道,“英伦朋克” 就是这样的。 Vivian Westwood就是这 一细分风格的教母:夸张 的设计,闪亮的金属配饰, 以及那颗忽明忽暗的火星 Logo,独树一帜的 Westwood掌教了英国百 年时尚。
“我热爱一切与中国相关的 东西,只有在中国文化中才 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全品类生活方式品牌:上海滩ShanghaiTang
全品类生活方式品牌:上下
1、中国风众多题材可以发掘,民族风,手工艺,花鸟,山水,建筑,皇室经 典禅意风等等。每个风格都有机会诞生多个品牌,这个只有中国设计师才 能做。 2、中国经济发展快于文化,好产品少,导致大家都海淘,高档产品内需市场 缺口很大。 3、中国人对自己文化自信提升,会对本土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