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节多值函数

第六节多值函数


z, 显然, z 沿 l 绕支点 z 0 两 周后 , w 值 还原, 因此 , z 0 是 w z 的
支点 . 例如, 函数 w
(n 1) 2 1 1 阶支点 .
3
除了 z 0 外,可以验证 z 亦是 w
z 的
1 一阶支点 . 要说明这一点, 只需令 z ,则有 t
w 平面的上半平面, 0 Arg w π .
而在平面 T2 上也
作类似的切割,但割线上缘对应于 Arg z 2π ,下缘对 应于 Arg z 4π ,同样, z 在该平面上变化时亦不得跨 越割线, 在该平面上的 下半平面 .
z 值对应的函数值位于 w
Argz=0
0
平面的
2
T1
T2
图 2.5
10
这称为多值函数 w z的两个单值分支.
1
2. 支点 当
z 沿闭合路径 l
| z0 |e
i arg z0 iπ 2
( l 包围 z 0 )绕行一周而回到
z0

Arg z 增加了 2π . (如图 2.3)按 照 (2.3.60),
从而 w
w
的辐角增加 π ,
=
,这就进 入了另一单值分支 w 2 . 由此
可见, ( 2.3.60)的 w1 和 w 2 不能看作两个独 立的单值函数 . 当 然, 如果从
z0 出 发,沿另 一闭合路径 l ( l 不包围 z 0 ) 绕 行 一 周 而 回 到 z0 , Arg z 没 有 改 变 , w 仍 然 等 于
z0 ei arg z
支 w2 .
y
y2 x
x
图 2.4
5
(2)黎曼面 多值函数w z 的黎曼面 w z ,黎曼采用的办法是 对于多值函数: 使得w 值与 z 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里约定,对两个单值分支,宗量的变 化范围分别是 2π 对于单值分支 w1 : 0 Arg z ; 对于单值分支 w 2 : 2π Arg z 4 .π
w 的主辐角有两个值 这样,
1 1 1 arg z, 2 arg z π 2 2
(对应于 n 0 和 n 1 ): 相应地给出两个不同 w 的值
w1 z ei arg z / 2 i arg z / 2 iπ (2.3.60) w z e 2 i arg z / 2 =z e
l
0
/ 2
, 仍然在 单值分支 w1 , 而没有转入另一单 值分
y
z0
l
0 图 2.3
x
2
因此, z 0 点具有这样的特征:当 z 绕该点一周 回到原处时,对应的函数值不复原 . 一般地说,对于多值函数 w f z ,若 z 绕某点 一周,函数值 w 不复原,而在该点各单值分支函数值 相同,则称该点为多值函数的支点 . 若当 z 绕支点 n 周,函数值 w 复原,便称该点为多值函数的 n 1 阶
7
由于在割开的两个平面上,宗量变化时均 不得跨越割线,因而任何闭合线都不包含支点 z 0 于其内,因此函数值也只能在一个单值 分支上变化 . 进一步我们将平面 T1 和平面 T2 作如下结 合,将平面 T1 的割线上缘与平面 T2 的割线下缘 连起来,而将平面 T1 的割线下缘与平面 T2 的割 线上缘连起来,构成一个两叶的面,(如图 2.5 所示) 称为函数 w
z 的黎曼面.
8
Argz=0.5
多值函数 w z 的黎曼面
9
黎曼面 由许多层面放置于一起而构成 的一种曲面叫做黎曼面 .利用这种曲 面,可以使多值函数的单值支(单值 分支)和支点概念在几何上有非常直 观的表示和说明.对于某一个多值函 数,如果能作出它的黎曼面,那么, 函数在黎曼面上就成为 单值函数.
6
现在用几何图形来表示, 如图 2.5. 在上平面 T1 上, 从 z 0 开始,沿正实轴方向至无限远点将其割开,并 规定,割线上缘对应 Arg z 0 ,下缘 Arg z 2π ,这 样,在该平面上变化时,只要不跨越割线,其辐角便被 限制在 0 Arg z 2 π 范围内,则对应的函数值 w 位于
1 1 w , 当 t 绕 t 0 一周回到原处时,w t t
值不还原,绕两周后 w 值还原,因此 t
0 ,即
z 为 w z 的一阶支点 .
4
3. 黎曼面 (1) 多值实变函数的对应思想 我们知道,以一维空间的形式(如列表方式) 很难表达实变函数的多值性, 如函数 y 2 x . 但在 二维空间就能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 2.4 所示.黎 曼 (Riemann)正是运用这一思想进行拓展,方便地 解决了复变函数的多值对应问题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