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剧本创作
• 在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中,按剧本或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画面),然后再按原定创作进行构思,把这些 不同镜头(画面)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 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快慢不同的节奏等效果,从而 有机地组成一部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片 子,这些构成形式与方法统称为蒙太奇。
20集以上为长篇。)
如《大染房》、《闯关东》《大宅门》
情景剧 (《武林外传》)
二、何为剧本?
在影视剧
的创作过程 中,实际上 存在三种不 同的剧本: 文学剧本、 分镜头剧本 (或导演工作 台本)和完成 台本。
文学剧本是未来影片的基础和框架,它为影片提供了基 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了影片的主题、情节、人物 性格和风格样式
三、选材与主题
选材是决定作品成败的第一个关口。选材的重要法 则之一,是尽量选择距离自己生活经验较近的题材。 编剧不一定只能描写自己亲自体验过的生活,但必须 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创作的立足点。
• 电影剧作者注意那些能通过电影手段体现在银幕上的 素材,其中包括形象的可视性、动作的运动性以及细 节、节奏、色调等等因素。
出一部很好的影片。
二、何为剧本?
1.剧本的产生
• 剧本大致出现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 • 中国最早的剧本出现在唐代。 • 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使剧本初具雏形。第一个较为完
整的电影剧本则是1925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由洪 深编写的《申屠氏》。
中国最早剧本:展览中展出的一件1975年焉耆县锡克沁佛寺遗址出土焉 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是唐代的遗物,共发现44页,皆两面书写焉 耆语,此为其中一页。出土时重叠在一起,左端遭火焚烧而残损,此 剧本是焉耆佛教大师圣月由印度语梵文改编成焉耆语的一部大型分幕 剧作,据目前所知,是我国最早的剧本。
分镜头剧本(导演工作台本)是导演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 确定了拍摄场景之后,按自己对未来影片(电视剧)画面和场 面调度的设想,写出的用于拍摄的台本。
完成台本则是在影视剧制作完成之后,由场记根据已经 定稿的影视剧,将其中的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如场次、镜 号、拍摄方法、场面调度、人物对话、音响音乐以及长度等, 完整地记录下来的台本形式。
• 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 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
二、何为剧本?
•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 • 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 • 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
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 • 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
建置
对抗
结局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注:情节点——它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
并且把它转向另外一个方向,它把故事推向前进。)
二、何为剧本?
• 好莱坞标准:一个电影120分钟,一分钟是一页剧本 • 120页剧本中,前10页是关键。 •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
四、人物—剧作的核心
• 1、人物的核心地位:
• 好的剧本以人物的鲜明生动为主要特征 • 人物是主题的体现者,矛盾冲突要靠人物展开 • 情节的安排、场面的处理、细节的选择和运用以人物
为依据。 • 总之,剧本以创造人物(即人物性格)为核心,人物
性格要符合逻辑。
四、人物—剧作的核心
2、人物的设置: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群像
• 如何安排这些结构组成部分,决定了你的电影的形式
二、何为剧本?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
中段
结尾
A────×─┼─———————×─┼────Z
建置
对抗
结局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 第25—27页
情节点Ⅱ 第85—90页
二、何为剧本?
4、电影剧本的特点
• 一是因为电影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 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必需掌握视听语言;
二、何为剧本?
3、电影剧本概况
• 电影剧本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 地方,去做他或她的事情。
• 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 了。即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它还 包括对白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将在它的戏剧性结构 之中有所表现。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
主要人物(重要人物)的特点: 一般是一个男、女主角。引人入胜,不落俗套,能产生强 烈反应,在性格方面足以同其他人产生激烈冲突(即性格 鲜明),既要把其作为“典型形象”来展开描绘,又不忽 略独特的性格美。
四、人物—剧作的核心
• 次要人物:给人以强烈印象,如冷若冰霜,蛮横无理、 诡计多端、愤世嫉俗聪明能干等,也可以具有某种特别 的容貌特征和怪癖、具有某种秘密等。
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 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二、何为剧本?
•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 结局。
• 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 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
• 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 得完整。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 构。
二、何为剧本?
2、剧本的分类
按
应
用
常
范
见
围
的
划
分
分
类
方
按
式
剧
本
题
材
划
分
话剧剧本 电影剧本 电视剧剧本 小说剧本 相声小品剧本
喜剧 悲剧 历史剧 家庭伦理剧 惊悚剧
二、何为剧本?
常
3.按故事情节划分
见
的
系列剧(如《聊斋》、《西游记》)
分 类 方 式
4.按故事长短划 分
电视短剧(15-30分钟)(《法制栏目 剧》) 连续剧(3至5集为短篇,6至20集为 中篇,
• 时间效果的营造手法:利用光影的变化、季节的变化 、景色的变化、服饰的变换等方式去表现时间。
二、何为剧本?
• 另外,无论是视听结合,还是时空结合,又都离不开 电影语言——蒙太奇,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又必需具 备蒙太奇思维的能力,即一种作用于视觉和听觉的构 思。
•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义为构成装配,引申用在影 视制作方面就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
三、选材与主题
• 刘震云关于《一九四二》的调查研究,对原来计
划主题的修正作用。 • 理查德·布鲁克斯在写《咬子弹》(Bite The
Bullet)这个剧本之前,曾整整用了八个月时间进行 调查研究,在这期间他没有在稿纸上写下一个字。 • 电影剧本《归家》的编剧所做的采访:二十多个越战 伤残老兵的200多个小时的录音
• 电影剧本的视觉造型性: • 有声有色的活动画面,是电影的语言。 • 包括人物的视觉造型、场面的选择、环境气
氛的渲染和掌握 • 使电影声音成为剧作的元素,包括人声、
音响和音乐
二、何为剧本?
• 二是因为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电 影剧本的人必需具备电影的时空结构意识。
• 电影中的时空结构:时空顺序式结构(《一触即发》 )、时空交错式结构(《末日来电》《父亲》)
• 简单地说,蒙太奇就是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
二、何为剧本?
• 把以下A,B,C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 • A.一个人在笑。 • B.一把手枪直指着。 • C.同一人脸上露出惊惧的表情。
• 改变一个场面中的镜头次序,就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 义,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 由此可见,使用蒙太奇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 义,从而大大丰富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增强影视艺术 的感染力。
二、何为剧本?
剧本,又可称作脚本、剧作等,是一种文学形式, 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是一部电影的蓝图和计划, 是运用剧本元素(场景、情节、动作、对话等)进行叙 事的创作过程。它还是戏剧演出的文学依据,是导演和 演员进行二次创作的出发点。
希德·菲尔德所言:一个 电影导演可能用一部很 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 糕的影片,但他绝对不 可能用一糟糕的剧本拍
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 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 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 钟。
二、何为剧本?
• 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 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
• 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 喜爱这部影片。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 者。
• 要做到这一点,电影剧作者必须具有运用电影思维来 选择素材的能力,知道哪些素材在银幕上将产生什么 样的效果
三、选材与主题
1、 什么是主题?
取材之后你要选择一个表现主题。在下笔写故事之前, 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主题:关于某人做了什么或遭遇什么的故事。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始终、毫不怀疑。。 好的主题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必须得到观众的认
• 近两年来经历了由网络短片向微电影的过渡
一、微电影简介:
• 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 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 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是历史上真正意义上 的第一部广告微电影,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 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 微电影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平民化趋向。各种相机 、DV、手机拍成了各种“小短片”,经过专业机 构的制作提升,可称为微电影。
四、人物—剧作的核心
3)人物与动作
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 。需求(need),怎样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