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电影的写作方法

微电影的写作方法

微电影的写作方法
——香樟文化传媒十五至二十五页的微电影剧本的写作,尽管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 但在落笔写这个剧本之前, 将会应买方要求拟一个故事梗概。

不管是为自己进行故事构思的需要, 还是为了在形式上与专业要求相统一, 提要和故事梗概都需要准备。

关于上层结构
这里强调的是同样一种戏剧性结构既适用于单个场景也适用于整部剧本。

场景和剧本都必须树立人物并设计冲突, 渐进到某个危机点, 最终达到高潮和结局。

故事就由所有这些场景来体现, 再被一个浓缩的空间所包容, 整个用电影剧本来讲述的故事又把这类场景置于相同结构都能适用的更大范围内。

这么说来, 同样一种戏剧性结构是在两个层面上存在的各个场景中无处不在的戏剧性结构。

整部剧本的戏剧性结构反过来又由场景构成。

情节就是这类场景发展成为你所讲述的故事的戏剧性结构。

我们还要强调的, 是结构的说法并不抽象, 它是连贯的故事情节的特殊反映错综复杂的是场景还会引发意料之外的问题, 进而促使你的主人公有所行动。

说到剧本, 你现在就要考虑步骤的问题。

我们通过亲身参与下列程序熟悉每一幕所反映的连贯故事情节开始是交代人物并孕育冲突, 中间要加强人物塑造并激化冲突, 最后是高潮和结局。

让我们探讨一下具体的步骤。

第一幕开始交代人物并孕育冲突
典型的做法是在第一幕中介绍你的人物, 他们的基本处境, 什么是可能打乱他们生活步调的问题, 以及他们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的初步努力。

由于这种努力是有负作用的, 所以对反面人物及其阻力也要有所交代, 而且冲突还要进一步升级。

主人公虽然会想方设法去解决矛盾, 但起码在最初的阶段仍看不到希望。

《克莱默夫妇》就是以乔安娜弃特德而去作为开端的。

但第一幕并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让特德和比利组成新的家庭结构为生存而斗争, 以此作为第一幕的延续。

特德和比利成功了, 他们一同成长并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

然后乔安娜重新出现, 想把比利要回去。

这个家庭受到的威胁, 以新的更严重的形式出现。

特德决定抗争。

我们看到特德在餐馆里与乔安娜会面后大发雷霆, 那才是第一幕的结束。

主人公为缓解冲突所做的努力必须在第一幕结束时有个结果, 具体到特德身上, 那就是他必须在监护权的诉讼中获胜。

在《心田》中, 那位妻子则必须把棉花种上并有所收获。

换一种说法, 冲突的类型男人与男人, 乔安娜与特德, 克莱默与克莱默应该与摆在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保护由特德和比利组成的这个新的家庭单位紧密相联。

第二幕中段塑造人物并激化矛盾渐至危机点
第二幕要将主人公在第一幕结束时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推进到他或她的努力似乎即将归于失败的危机时刻。

在《克莱默夫妇》中,第二幕的中心内容是围绕生动的法庭斗争展开的, 当特德败诉时,矛盾到达危机点。

在《在江边又译《码头风云中, 特里在他哥哥被杀以前, 一直试图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第二幕要比第一幕用时更少, 因为第二幕的重头都以情节为主。

第二幕中会有许多曲折和反复, 但总起来讲, 一切都要同现在已经转而注重情节的主人公所做出的特殊努力环环相扣。

但事情到了危机时刻往往会引发出更令人瞩目的焦点, 因为第二幕结束时, 主人公要找到阻碍他们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特德面对的是要失去比利特里则意识到他不得不独自面对约翰尼·弗兰德利。

第三幕结尾处理高潮和结局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 成功作品中的戏剧性障碍是经常变换的, 无论是在《毕业生》中罗宾逊太太对本的巧妙控制, 还是在《芳妮与亚历山大》中爱德华主教对亚历山大的道德恐吓。

障碍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幕的结尾, 但它最后发生作用却是在第三幕中。

特里为反抗约翰尼·弗兰德利而闹罢工。

特德强迫自己和比利接受法庭的判决。

在《宝贝儿》中, 迈克尔“毁灭”了多萝西。

在《教父》中, 迈克尔在唐·科利昂死后开始暗杀他所有的敌人。

就像危机和高潮导致某个场景的揭示和了结一样, 对一部电影剧本来说, 情况也是如此。

特里以仁厚之心接受痛失比利的挑战最终障碍, 同时乔安娜却发现已无法将比利从特德身边带走揭示和了结。

特里发现, 揭露约翰尼·弗兰德利的证据还不充分最终障碍, 他只好自己去寻找, 然后独自面对并压倒约翰尼揭示和了结。

写电影剧本时步骤不能乱, 因为它是你在进行剧情构思时必须有连贯性的一个方面, 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戏剧情节是为克服缓解冲突而无法回避的那些困难所必需的。

然而, 在写电视连续剧的剧本时, 步骤往往是需要被打乱的。

如果你承担的微型电影剧本有可能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话, 那么应该记住在实际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