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的装配

电机的装配


1
能启动
9.绕线转子电动机启动 9.检查集电环短路装置及启动变阻器 误操作 位置, 启动时应分开短路装置, 串接变阻 器 10.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续表 序号 故 障 现 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0.重新判断绕组头尾,正确接线
1.单相启动 电 动 机 启 动 时 熔 丝 2 被熔断
J.检查电源线,电动机引出线、熔 断器、开关、触头,找出断线或假接故 障并排除 2.重新计算,更换熔丝 3.拆修电动机绕组 4.将负载调至额定值,并排除机械 故障 5.检查短路点后进行修复
电机课程教案
图 3—22 后端盖的装 配 图 3—21 用冷套法安装轴承 ②前端盖的装配。将前端盖对准机座标记,用木锤均匀敲击端盖四周,不可单边 着力。在拧上端盖的紧固螺栓时,也要四周均匀用力,按对角线上下左右逐步拧紧, 不能先拧紧一个,再拧紧另一个,不然会造成耳攀断裂和转子同心度不良。在装前 轴承外端盖时,先在外轴承盖孔内插入一根螺栓,一只手顶住螺栓,另一只手慢慢 转动转轴,轴承内盖也随之转动,当手感觉到外盖螺孔对齐时,就可以将螺栓拧入 内轴承盖的螺出线与接线盒相碰接
电 空 载 载 5 电 指 针 摆 动
动 机
1.笼型转断条或开焊
2.绕线转子电动机有一相 2.调整电刷压力,改善电刷与集电 或 负 电刷接触不良 环接触面
流 表
3.绕线转子电动机集电环 短路装置接触不良 4.绕线式转子一相断路
3.检修或更换短路装置
来 同 4.找出断路处,排除故障
8.改极重绕时,槽配合选 8.选择合理绕组型式和节距,适当 择不当 车小转子直径,并重新计算绕组参数
1.电源线与地线接错,且 1. 纠正接线错误, 机壳应t-j保护地 电动机接地不好 线连接 2.绕组受潮,绝缘老化 电 动 机 4 外 壳带电 地 4.线圈端部顶端接地 4.找出接地点,包扎绝缘和涂漆, 并在端盖内壁垫绝缘纸 1.检查断条或开焊处并进行修理 2.对绕组进行干燥处理,更换绝缘 老化的绕组 3.包扎或更换引出线
2.熔断器熔丝烧断
3.控制线路接线错误
4.定子或转子绕组断路
5.定予绕组相间短路或 5.检查三相电动机的三相电流是否平 电动机不 接地 衡,用兆欧表检查绕组有无接地,找出故 障点并修复 6.负载过重或机械部分 6.重新计算负载,选择容量合适的电 被卡住 动机或减轻负载, 检查机械传动机构有无 卡住 7.热继电器规格不符合 7. 选择整定电流范围适当的热继电器, 或调得太小,或过电流继 并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重新调整 电器调得太小 8.电动机三角形连接误 接成星形,使电动机重载 下不能启动 8.根据电动机上的铭牌重新接线
应会 项目 评价 总结
项目实施过程设计 项目 导入 项目 实施 提问复习上一节的内容。接上一节内容,剩下的工作为电机装配成形,并试验能够 正常运转。 1.电机的装配(实物展示、现场教学) 电动机的装配工序与拆卸时的工序相反。主要步骤及工艺要求为: (1)装配前检查。装配前应认真清点各零部件的个数,检查定子、转子、轴承上有 无杂物或油污。 (2)装配轴承。 ①检查轴承质量是否合格,用机油清洗轴承,并加适当润滑脂。安装时标号必须 向外,以便以后更换时核查轴承型号。 ②安装时可采用冷套和热套两种方法。 a.冷套法:把轴承套到轴上,用一段铁管,一端对准轴颈,顶在轴承的内圈上, 用手锤敲打另一端,缓慢地敲入,方法如图 3—21 所示。 b.热套法:轴承可放在温度为 80°C~100°C 的变压器油中,加热 20~40min。 趁热迅速把轴承一直推到轴肩,冷却后自动收缩套紧。在加热中应注意温度不能太 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轴承退火;轴承应放在网孔架上,不与油箱底或箱壁接触; 轴承受热要均匀。 (3)装配端盖。 ①后端盖的装配。将轴伸端朝下垂直放置,在其端面上垫上木板,将后端盖套 在后轴承上,用木锤敲打,如图 3—22 所示。把后端盖敲进去后,装轴承外盖。注 意紧固内外轴承盖螺栓时,要同时拧紧,不能先拧紧一个,再拧紧另一个。
6
1. 用电压表或万用表检查电源电压, 电 动 机 1.电源电压过低 调整电压 启 动困难, 2.三角形连接误接成星形 2.将星形改成三角形连接 加 额 定 连接 负 载 时 转 3,绕组头尾接错 4.笼型转子断条或开焊 3.重新判断绕组头尾并正确接线 4.找出断条或开焊处,进行修理
电机课程教案
速 5.负载过重或机械部分转 5.减轻负载或更换电动机,改进机 低 于 额 动不灵活 械传动机构 定 6.绕线转子电动机启动变 6.检修启动变阻器的接触电阻 值 阻器接触不良 7.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不良 7.改善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面积, 调整电刷压力 8.纠正接线错误
2.电源缺相
3
3.电动机引出线头尾接错 3.在定子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检查 绕组极性,判断绕组极性是否正确 通 电 后 或绕组内部接反 4.电动机三角形连接误接 4.将星形连接改成三角形连接 电 动 机 嗡 成星形 嗡 5.定子转子绕组断路 5.找出断路点进行修复,检查绕线 响 不 能 转子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状态, 榆查启 启 动电阻有无断路或电阻过大现象 功 6.负载过大机械被卡住 6.减轻负载,排除机械故障或更换 电动机 7.装配太紧或润滑脂过硬 7.重新装配,更换油脂
(4)装配后的机械性能检查。 ①所有紧固螺丝是否拧紧; ②轴承内是否有杂声; ③转子是否灵活,无扫膛、无松动; ④轴伸径向偏摆是否超过允许值。 2.电机装配后的电气检查与试验(学生参与、现场教 学) (1)直流电阻的测定。 测量目的是检验定子绕组在 装配过程中是否造成线头断裂、松动、绝缘不良等现 图 3—23 前端盖的装配 象。具体方法是测三相绕组的直流电阻是否平衡,要 求误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4%。 根据电动机功率大小、 绕 组的直流电阻可分为高电阻(10Ω以上)和低电阻。高电阻用万用表测量;低电阻用 精度较高的电桥测量,应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2)绝缘电阻的测定。测量目的主要是检验绕组对地绝缘和相间绝缘。 ①测量对地绝缘电阻。把兆欧表未标有接地符号的一端接至电动机绕组的引出 线端,把标有接地符号的一端接在电动机的机座上,以 120r/min 的速度摇动兆欧 表的手柄进行测量。测量时既可分相测量,又可三相并在一起测量。 ②测量相间绝缘电阻。把三相绕组的 6 个引出线端连接头全部拆开,用兆欧表 分别测量每两相之间的绝缘电阻。 (3)耐压实验。试验目的是检验电动机的绝缘和嵌线质量。方法是:在绕组与机 座及绕组各相之间施加 500V 的交流电压,历时 1min,而无击穿现象为合格。在试 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4)短路试验。在定子线圈两端通过调压器加 70~95V 短路电压,此时,定子电 流达到额定值为合格。试验时要求在转子不转的情况下进行。电压通过调压器从零 逐渐增大到规定值。 如果定子电流达到额定值,而短路电压过高,表示匝数过多、漏抗太大,反之
电机课程教案
表示匝数太少、漏抗太小。 (5)空载试验。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使电动机不带负载运行。 ①用钳形电流表测三相启动电流。钳形电流表常用于不便拆线或不能切断电路 及对测量要求不高的场合。使用时应注意: a.测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电流或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限,使指针指向中间 的刻度 为宜,或选用较大量限试测,再视被测电流、电压的大小变换合适的量限。 b.测量时应将被测载流导线放在钳口中央,以免产生误差。 c.钳口两接触面应保证接合良好,若有杂声,可将钳口重新开合一次。若声音 依然存在,可检查在接合面上是否有污垢存在,可用汽油擦干净,并将表头指针调 在“零位”位置,以保证读数准确。 d.测量后一定要把调节开关放在最大电流量限位置,以免下次使用时,由于未 选择量限而烧坏仪表。 e.测量小于 5A 的电流时,可把导线多绕几圈放进钳口进行测量,而实际电流 值应为读数除以放进钳口内的导线根数,这样可获得较准确的读数。 f.注意钳形电流表的电压等级,不得用低压表测量高压电路的电流。 g.不得在测量过程中切换量限。 h.有电压测量挡的钳形表,电流和电压要分开测量,不得同时测量。在测量裸 导线的过程中,读数时要注意安全,切勿触及其他带电部分。 ②用电流表测三相空载电流。三相空载电流不平衡应不超过 5%,如相差较大 或有嗡 嗡声,则可能是接线错误或有短路现象。 ③用电压表测各相电压和线电压。 ④用转速表测空载转速。 (6)反转试验。 将三相电源任意两相对调,三相异步电机便反转运行。 3.电机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PPT 演示) (PPT 演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一般可分为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电气故障主要包括定 子绕组、转子绕组和电路故障;机械故障包括轴承、风扇、端盖、转轴、机壳等故 障。 要正确判断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电动机在运行时, 不同的原因会产生很相似的故障现象,这给分析、判断和查找故障原因带来一定难 度。为了尽量缩短故障停机的时问,迅速修复电动机,对故障原因的判断要快而准。 电工在巡视检查时,可以通过自身韵感官来了解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看,观察电机和所拖带的机械设备转速是否正常;看控制设备上的电压表、电 流表批示数值有无超出规定范围,看控制线路中的指示、信号装置是否正常。 听,必须熟悉电动机启动、轻载、重载的声音特征;学会辨别电动机单相、过 载等故障时的声音及转子扫膛、笼型转子断条、轴承故障时的特殊声音,可帮助查 找故障部位。 摸,电动机过载及发生其他故障时,温升显著增加,造成工作温度上升,用手 摸电动机外壳各部位即可判断温升情况。 闻,电动机严重发热或过载时问较长,会引起绝缘受损而散发特殊气味;轴承 发热严重时也可挥发出油脂气味。闻到特殊气味时,便可确认电动机有故障。 问,向操作者了解电动机运行时有无异常征兆;故障发生后,向操作者询问故 障发生前后电动机及所拖带机械的症状,对分析故障原因很有帮助。
2.熔丝截面积过小 3.一相绕组对地短路 4.负载过大或机械被卡住
5.电源到电动机之间短路
电机课程教案
6.绕线转子电动机所接的 启动电阻太小或被短路 1.电源电压过低 6.消除短路故障或增大启动电阻
1.检查电源电压质量,与供电部门 联系解决 2.检查电源电压,检查熔断器、接 触器、 开关是否某相断线, 并进行修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