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直播课高考三年汇编:大气运动[2017年高考题】(2017«新课标I 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10.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C11.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9. B 10. C 11. D【解析】9.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
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且积雪覆盖有保温作用,所以选②。
10. 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丰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
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
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
,11. 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C,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C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作业帮直播课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
,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
,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2017*新课标II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7.8.A.用水便利C.地势平坦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B.D.B.D.土壤肥沃植被缺失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6. D 7. A 8. B【解析】6.首先是对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的理解,刀耕火种一般先放火烧荒,其目的是在没有植被的士地上播种。
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土壤表层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种植。
故选D7.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故选Ao8.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植物是从周边区域引入的,其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该地周边的气候区有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等,而尼罗河泛.滥区耕种期为冬季,由此即可排除热带草原区,得出正确答案。
学科¥网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作业帮直播课(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吃高层气流 ♦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之间,俗称“落黄沙”。
图7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答案】8. C 9. D【解析】8,解:A、携带沙尘的风在乙地下沉且低空风速小,则风力沉积作用大,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读图可知,浮沉过程是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浮尘是来自异地的下沉气流在乙地飘落,观点错误,故正确。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9.解:根据图中所示,浮尘出现的地区有低压上升气流形成扬沙,为经过高空输送,在下沉气流区下沉形成浮尘。
A.图中乙地为冷锋过境,天气为雨过天晴朗,不会出现浮尘,A不对。
B.图中乙地在高压外围,风力较大,不会出现浮尘,B不对。
C. 根据等压线,图中乙地为低压中心,不符合浮尘的形成条件,C不对。
D. 根据等压线判断图中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符合浮尘出现条件,D对。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作业帮直播课【点睛】本题以浮尘天气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的天气系统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8题,要仔细阅读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结合图示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判断;第9题,首先要明确浮尘天气与高压天气系统有关,其次要对选项中的等压线图进行判读、分析并加以判断。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0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
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10.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 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答案】B解: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加快,A错;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火山喷发频率增加,B正确,CD 错。
【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图示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应用能力。
能够准确获取图示信息并加以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017«北京卷)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题。
匚1 <6级口 6—8 级■ 8—10 级■ 10—12 级图22.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作业帮直播课【答案】2. D解: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台风是气旋,北半球气旋气流运动方向是逆时针辐合,台风北部的风向是东北风,西部是西北风,南部是西南风,东部是东南风;台风主要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我国黄海纬度较高,不能形成台风,A错;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以气流的垂直运动为主,风平浪静,天气晴朗;台风眼附近为漩涡风雨区,风大雨大。
BC错。
故选:Do【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对台风的理解,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在12级以上称为台风。
(2017«北京卷)41. (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第(1)题。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埋其丁,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10分)10°15°-35。
图17【答案】(1)热带草原带。
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
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
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r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解析】据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10°S-15°S,结合降水柱状图不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
每年1月份,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这里,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因此到处是稀树高草,呈现一派草木葱绿的景象。
7月,信风带控制这里,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干季,草木枯黄,呈现一派萧瑟的景象。
考点:自然带类型和成因。
【点睛】自然带的类型和气候类型对应,自然带的类型可以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根据经纬网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南半球,属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作业帮直播课(2017・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4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甲B.乙D. T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A.晴,B.阴,西北风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答案】7. A 8. C【解析】7. 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气旋中心附近,形成锋面气旋,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因此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甲地。
乙地位于冷锋锋前、丁地为暖锋锋后,天气晴朗;丙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8. 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月6日我国南方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
考点:天气和天气系统。
【点睛】锋面类型的判读步骤:I闻5冷气团I (WO扫码关注公众号“高中全科资料库”,获取更多学习资料作业帮直播课① 找槽线:图中PM、PN为两条槽线;② 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③ 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是冷气流(冷气团),从偏南方吹来的是暖气流(暖气团);④ 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是冷气团主动向南运动,即PM为冷锋,则PN为暖锋。
(2017«江苏卷)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一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读图回答19〜20题。
图101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A.甲B.乙C.丙D. T2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B.增加PMio含量,加重大气污染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答案】19. AC 20. BD【解析】19. 读图可知本次沙尘暴主要位于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交界地区,沙源来自于西北方向的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