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盐复习课教学案

酸碱盐复习课教学案

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案
【学习目标】
1.巩固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学会运用酸碱盐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本单元在中招题中出的内容很多,大家要引起重视。

【学生课前准备】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颜色:
⑴无水硫酸铜固体⑵硫酸铜溶液
⑶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⑷氢氧化铜
⑸硫酸铁、氯化铁溶液⑹氢氧化铁
2.常见的特殊沉淀:
⑴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⑵溶于酸有气体产生的白色沉淀:、;
⑶溶于酸无气体产生的沉淀:、、。

【学生自学合作交流】
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下列2组物质:
⑴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⑵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活动探究】
一、物质探究
例: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

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B的主要成分,X ,Y 。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⑤
⑥。

【教师方法点拨】
二、关系探究
例:现有H2SO4、BaCl2、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有下列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

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的化学式填入图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教师方法点拨】
【课堂训练】从Ba(OH)2、Na2SO4、稀HCl、BaCl2四种溶液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下图方框中。

三、组成探究
例: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OH、KNO3、MgCl2、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

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
..溶液①,则原混合物
..沉淀A和无色
中一定有,一定不含有;
(2)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再加入过量
..的某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②,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
(3)向无色滤液②中加入过量
..的盐酸,然后将所得的溶液蒸干,得固体C。

如果固体C中只有两种元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不含有,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如果固体C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

【教师方法点拨】
【课堂训练】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CuSO4、Ca(OH)2、Na2SO4、NaCl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
种,现取部分该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澄清的无色
..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
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
......。

请回答:
①该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
有。

②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③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
实 验 操 作 现 象 结论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过量的 溶液 有 过滤,在滤液中滴加 溶液
有白色沉淀
有 存在
四、拓展探究
例: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 、C 属于不同类
别的化合物。

请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 、B 、C 的化学式:
A ;
B ;
C 。

(2)试写出HC l →B 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

【教师方法点拨】
教(学)后反思:
【课后作业拓展】
1.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 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 、碱 。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
碱、盐相互反应
的规律(写2点) 、 。

2.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铵、碳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2) 在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

(3) 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 在滤液里,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

3.为确定某不纯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白色沉淀A 的化学式为 ,Ⅰ、Ⅱ分别为 操作。

(2)向无色溶液中加Na 2CO 3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经分析知,原溶液中的杂质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杂质的成分可能是 (有几种填几种):① ② 不纯的硝酸钠溶液
白色沉淀A
无色溶液B
白色沉淀CaCO 3
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不溶解
加适量
AgNO 3溶液
Ⅰ操作 加适量 Na 2CO 3溶液 Ⅱ操作
加稀硝酸 HCl Z n A C B
③ ④
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 ,变质程度怎样?
【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 的NaOH 样品(杂质为Na 2CO 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 2的质量计算出Na 2CO 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 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 2 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 (1)该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为多少?
(2)该样品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0~A 点说明:在NaOH 与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强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 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 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强酸的量 。

5.按照示例完成下表。

物质 性质 用途 示例:一氧化碳 可燃性 作燃料 ①金刚石
刻划玻璃
②石墨 导电性
③活性炭
6.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量就会引起温室效应。

⑴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2)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新能源,②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量 ③植树造林
7.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8.已知X 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 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 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 、Y 、Z 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Z 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 、Y 都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
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 、Y 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木炭还原氧化铜 (3)CO 还原氧化铜 (4)检验二氧化碳 (5)将CO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6)CO 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0.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 座碳酸钙精粉厂。

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 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 。

求:⑴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 g ;⑵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到0.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 :40,C :12,O :m (硫酸)/g
m(CO /g)2
2.21.0
255075
0A
16,H:1,Cl:3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