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必考题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必考题

实验诊断学★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得临床意义有哪些?答: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线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抗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绝对性增多按发病元婴可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类,后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就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与红细胞生成素非偿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就是一种原因未明得红细胞增多症为主得骨髓增殖性疾病、2.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得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 ①,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③、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就是一种刚脱核得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正常人外周血中占、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慢性贫血、3.简述红细胞中常见得异常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答: ①、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就是核糖体聚集而成、②、染色质小体:就是核得残余物,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③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得淡紫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就是核膜得残余物、④有核红细胞: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科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何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4.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得常见原因就是什么?答:1、急性感染2、严重得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5.中性粒细胞减少得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得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 某些传染病7.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得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过敏性疾病2、血液病3、恶性肿瘤4、其她如糖尿病,8.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得常见原因有哪些?答: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得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9、血小板减少得常见原因有哪些?答:血小板得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10MPV得临床意义就是什么?答:代表单个血小板得平均容积、增加多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时造血功能恢复得主要表现、减低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就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得标志之一、★11、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得鉴别诊断、答:1、血浆中得各种蛋白得比率改变2红细胞数量与形状:红细胞减少时血沉加快、球形红细胞增多、血沉减慢、答: 1、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热,结核病时,因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增加,血沉明显加快、2、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则无改变、3、恶性肿瘤:增长迅速得恶性肿瘤血沉增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糖蛋白,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性感染或贫血等因素有关、4、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血沉均可增快、15、、试述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检测得临床意义。

答:1、:见于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SLE、类风湿关节炎,恶性淋巴瘤,甲基多巴及青霉素型等药物性溶血反应、2、AIHA大多属于温抗体型,但也有小部分属冷抗体型、故必要时应用于4摄氏度条件下进行试验,排除假阴性反应、3、AIHA大多为IgG型抗体,故应使用广谱得抗人球蛋白血清进行试验,必要时加用上述各种单价抗血清,以提高检出阳性率、4、间接Coombs试验,主要用于Rh或ABO人参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得检测、★16、蛋白定型试验得临床意义(与蛋白定量一样)?答:以腰椎穿刺脑脊液中蛋白定量计算,蛋白含量见于: ①、脑神经系统病变,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②,脑脊液循环增高③、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但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17、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得一般规律。

答:骨髓中血细胞发育规律为:1)细胞体积:随着血细胞发育成熟,胞体由大变小;2)细胞质:①量:由少量逐渐增多;②颜色:由深蓝变浅染;③颗粒:从无颗粒到有颗粒,颗粒从非特异性到特异性。

3)细胞核:①大小:由大变小,由规则变为不规则;②染色质:由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粗糙,致密;③核仁:由有到无;④核膜:由不明显变为明显。

4)细胞核/细胞质比值:由大变小1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得临床意义就是什么?答:1、感染性疾病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得NAP活性明显减低,积分值常为0、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4、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5、其她血液病6、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NAP积分值增高、19、糖原染色得临床意义就是什么?答:1、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有助于与其她红细胞系统疾病得鉴别、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呈细颗粒状20、骨髓铁染色得临床意义就是什么?答:1、铁染色就是目前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得一项可靠与临床使用得检验方法、2、飞缺铁性贫血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因血红素合成障碍,贴贫血得分类: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丢失过多21.病理情况下尿中常见得管型及其临床意义?答:(1)红细胞管型,尿中见到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单位内有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血红蛋白管型也可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后应时及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出血、肾移植术后产生排异反应时。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它胶析性能疾病、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时红细胞管型也可能就是唯一得表现。

(2)白细胞管型管型内含有白细胞,由退化变性坏死得白细胞聚集而成,可单独存在,或与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并存。

此种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

可结合临床患者有无感染症状给予诊断,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有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亦可见到。

22.病理性尿液颜色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答: ①血尿,红色,因尿内含有一定量得红细胞,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结核、外伤等;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②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红色或暗红色,离心沉淀后镜检时不见红细胞,但隐血试验阳性。

③胆红素尿,深黄或褐色尿,呈豆油样改变,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抹且不易消失,常见于阻塞性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

④脓尿与菌尿:黄白色或云雾状,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或膀胱炎等。

⑤乳糜尿与脂肪尿:乳白色,由于寄生虫或结核、肿瘤、创伤、手术等原因引起淋巴回流受阻,而脂肪尿可见于脂肪挤压损伤、骨折与肾病综合征等。

23.病理性蛋白尿产生得机制?答:1、当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使大量高、中、低分子量得蛋白漏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于终尿中。

2、原尿中得蛋白主要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当肾小管功能受损时,近端小管对蛋白质得重吸收障碍而出现蛋白尿、3、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异常增多、经过肾小球虑过,超过肾小管得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中、4、肾髓袢升支及远曲肾小管起始部分分泌得T-H糖蛋白增加、24尿液有形成分得特征及临床意义?\答:1、红细胞:典型形状为浅黄色双凹盘状2、、白细胞:外形完整,无明显得退行性改变,浆内颗粒清晰可见,胞核清楚、3、上皮细胞尿液中得上皮细胞来自肾至尿道得整个泌尿系统、4、管型就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得圆柱状蛋白聚体、5、结晶:经常出现于新鲜尿中并伴有较多红细胞应怀疑患有肾结石得可能、25.尿糖升高得原因有哪些?答:1、血糖升高性糖尿:血糖超过肾糖阈为主要原因、2、血糖正常性糖尿3、暂时性糖尿4、假性糖尿26.简述尿管型形成得条件?答: ①尿中清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得T-H糖蛋白就是构成管型得基质。

②肾小管仍有浓缩与酸化尿液得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得蛋白等成分浓缩,后者则促使蛋白变性聚集。

③仍存在可交替使用得肾单位,处于休息状态得肾单位尿液淤滞,有足够得时间生成管型。

当该肾单位重新排尿时,已形成得肾管型随尿排出。

27.简述粪便隐血试验得临床意义。

答: 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有重要诊断价值:(1)阳性反应,可见于: ①消化道溃疡,阳性率40-70%,呈间歇阳性十;②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阳性,因此粪便隐血试验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得诊断筛选指标;③其她,如急性胃黏膜病变、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及流行性出血热等,粪便隐血试验常为阳性;(2)假阳性反应,进食动物血、肉类及进食大量蔬菜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28.简述粪便检查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答: ①用干燥洁净盛皿留取新鲜标本;②粪便标本有脓血时,应当挑取脓血及粘液部分涂片检查;③对寄生虫卵得初筛检测,应采取三送三检;④检测阿米巴滋养体等寄生原虫,应在收集标本后30min内送检,注意保留;⑤粪便隐血检测,病人应素食三天。

29.病理情况下粪便颜色与性状有哪些改变?(举四种)答: 鲜血便、柏油样便、白陶土样便、脓性及脓血便、米泔样便、粘液便、稀糊状或水样便、细条样便、乳凝块30.梗阻性黄疸与溶血性黄疸患者得粪便有何变化?答: 梗阻性黄疸:粪便为白陶土色,粪胆原定性试验阴性溶血性黄疸:粪便深黄色,粪胆原定性试验阳性答: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外观乳白色、混浊毛玻璃样混浊透明凝固凝块形成薄膜(-)细胞数(×106/L) >200 <200 轻度增加主要细胞中性粒细胞早期为中性粒细胞,中晚期为淋巴细胞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晚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明显增高中度增高轻度增高糖明显降低中度降低正常氯化物中度降低明显降低正常33、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要点有哪些?答:(1)渗出液:①蛋白含量高;②细胞成分多;③浑浊,易凝固;④密度高;⑤见于炎症。

(2)漏出液:①蛋白含量低;②细胞成分少;③清亮透明,不易凝固;④密度低;⑤见于血液循环障碍34.试述血尿素氮升高得临床意义?答: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2、肾前性少尿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4血BUN 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35.常见得远端肾功能试验有哪些?答:1、昼夜尿比密试验2、3h尿比密试验3、尿渗量测定36.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得试验有哪些?答:(1)菊粉(一种植物糖)。

能完全通过肾小球,可用于肾小球得滤过率得测定,但需静脉输入,应用较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