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盟史简介[12.10.18]

盟史简介[12.10.18]


抛弃中间路线,与中共携手 1948年1月在香港举行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是民 盟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会议宣布结束“中间 路线”,彻底放弃对国民党的幻想;制定与中国 共产党密切合作,联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 人士,为彻底摧毁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新 中国而奋斗的政治路线。一届三中全会是民盟的 历史转折,它标志着民盟公开与中国共产党携手 合作。
11月6日,张澜主席迫不得已签署《中国民主 同盟总部解散公告》,通知盟员“自即日起一律 停止政治活动,本盟总部同仁即日起总辞职,总 部亦即日解散”。7日,张澜以个人名义发表声明, 呼吁全体盟员“继续为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 而努力”,号召全体盟员转入地下继续进行斗争。 过不了两个月,民盟又在香港重新恢复。
2.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关系非 常紧张,“统一建国同志会”看到 出现这种不利抗日救国的局面,想 出面调停,却无能为力。为了提高 和扩大国共之外的第三政治力量的 影响力,各党派的参政员就秘密筹 划成立了一个没有国民党人员参与 的更大的组织,定名为“中国民主 政团同盟”。顾名思义,就是将各个党派作为会员, 实行团体会员制。
著名的 “窑洞对” 1945年7月4日,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了“其兴 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政权兴衰“周期率”。毛 泽东答曰:“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 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 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 会人亡政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解放战争中,民盟与中共亲密合作,在争取 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历史 贡献。 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与民盟配合默契。 9月10 日,张澜致函蒋介石和毛泽东,希望国共两党全盘、 彻底解决国家问题,提出“政治必须彻底民主”、 军队“采用全盘统筹”;9月11日,毛泽东、周恩 来、王若飞在“桂园”与张治中、黄炎培、沈钧儒 等就团结问题交换意见。 9月14日和25日,国共双方谈判代表两次向民 盟领导人通报谈判情况,征求民盟意见。9月15日, 毛泽东赴“特园”看望张澜,就国共谈判、民盟和 中共配合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民盟的政治主张既不同于国民党也不同于共 产党,政治上主张多党制,建立各党派参加的联 合政府。 在民盟成立大会上拟定的《中国民主同盟纲 领(草案)》就体现了上述观点。《“草案”》 共46条,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 社会等6个方面,把建立联合政府、建设民主国 家作为民盟的奋斗目标。
二、为争取民主而斗争
1948年1月5日至19日,中国民主同盟第一届中央 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分析了二中全会
1947年10月1日,国民党政府新闻局长招待记者, 宣布民盟是“中共之附庸”,“民盟分子破坏总动 员,参加叛乱,反对政府”。10月7日,枪杀民盟中 常委杜斌丞,中共和民盟提出严重抗议。10月23日, 国民党大批特务包围和监视南京民盟总部。 10月 28日,国民党中央社发表《政府宣布民盟非法》的 声明,声称“民 主同盟勾结共匪, 参加叛乱”,“企 图颠覆政府”,要 求各地“严加取缔, 以遏乱萌”。
1937年11月23日,各党派的一些参政员自发联 合组成了“统一建国同志会”,有19位会员,大 家公推黄炎培担任主席。这19位会员中,大部分 是国民党的参政员,只有1/3是各党派的参政员 “统一建国同志会”是民盟最早的前期组织, 还不具有政党的性质。
黄炎培(1878—1965),
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 一。江苏川沙县人。是中国 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 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中国近 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 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 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 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 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 主席﹐民建中央委员会主任 委员等职,1965年12月21 日病逝于北京

中央常务委员5人: 黄炎培、左舜生、张君劢、梁漱溟、章伯钧


中央常务委员会: 主席: 黄炎培 总书记: 左舜生 组织部长: 章伯钧 宣传部长: 罗隆基
对于建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目的,民 盟中央原主席张澜先生是这 样说的:“组成 一个大的力量,居于国共两党之间,调和监 督,以期全国终能达到民主的团结。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民盟作为第三方面代表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国民 党、共产党、民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在本次 会议中所占的名额分别为 8位、7位、9位、5位和 9位。会议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五项协议,即《关 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 《关于国民大会的问题的协议》、《关于宪法草 案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决议》等。
而国民党“六大”还是坚持了反共反民主的既 定方针:全面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继续实行一 党专制。 民盟作为当时影响很大的民主党派,也表明了 自己的政治主张,那就是:坚决反对内战,反对独 裁,要求和平建国,建立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1945年7月1日,民盟参政员黄炎培、章伯钓、左舜 生与国民党的三个参政员组团赴延安访问。这个代 表团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共领导 同志举行了正式会谈,形成《会谈纪要》,其主要 内容有两大方面:(1)停止国民党包办国民大会; (2)从速召开由国民党、共产党、民盟及三方共 同推荐的无党派代表 人士组成的政治会议,讨论 结束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 合政府,召开国民大会,释 放政治犯等重大问题。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后,随即开始公 开活动。1941年5月,在中共和救国会海外组织的 支持下,梁漱溟前往香港筹办《光明报》,9月正 式出版,10月10日,《光明报》发表“启事”,宣 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已在重庆成立,公布了“十大 政治纲领”和“宣言”。10月16日,向国内外宣告 同盟“以言论以理性去活动,争取大众的同情拥 护”,“培养起来中国政治上的民主势力”,“奠 定国内的永久和平”。11月17日,向国民参政会二 届二次大会提交了《实现三民主义加强抗战力量, 树立建国基础案》,以中间党派身份公开活跃在国 统区的政治舞台上。
1941年3月19日下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成立会议在重庆上清寺特园秘密举行,与会代表 共13人。大家推举黄炎培为主席,左舜生为书记, 章伯钧为组织部长,罗隆基为宣传部长。开始时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由五个党派组成, 后来全国各界救 国会也加入进来, 这样“中国民主 政团同盟”遂有 “三党三派”联 盟之称。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大会成员
“三党三派”:



中国青年党、 国家社会党 (后称民主社会党)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后称农工民主党) 中华职业教育社、 乡村建设协会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在重庆秘密召开, 通过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纲》、《敬告政府与国人》和《中国民主政 团同盟简章》,选举了:
梁漱溟先生(1893—1988)
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 漱溟,后以其字行世,祖籍 广西桂林,出生于北京。著 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 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 人士,著名学者,主要研究 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 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 称。
3.中国民主同盟的建立 因为团体会员制在组织上显得比较松散,特别 是亲近国民党的青年党人数比较多,常常出现垄断 盟务的倾向,起不到政党同盟应有的作用。为了改 变这种不良状态,各党派的领导商议决定改组民主 政团同盟,把团体会员制改成个人会员制。 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开 会,会上决定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正式改名为 “中国民主同盟”,大家在会上推举张澜担任主席。 这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而是政党成员结构上的大 变动,更像一个政党组织。
会后不久,国民党单方面撕毁“五项协议”, 按着国民党“六大”既定方针发动了全面内战:一 方面发动内战妄图一举消灭中共;另一方面派出大 批军警、特务,对国统区的民主势力进行残酷镇压。 民盟首当其冲地成了被镇压的对象,1946年重庆 “校场口事件” 和云南“李、闻惨案” 就是最好 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民盟的领导人被迫来到香 港开展活动。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全国代表会议在重庆上清寺 “特园”召开。会议决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 “中国民主同盟”,取消民盟的团体会员制,盟员一 律以个人名义加入。 会议选举 张 澜为主席 张澜、张君劢、章伯钧、左舜生、潘光旦、罗隆 基、李璜、沈钧儒、张申府、梁漱溟、陈启天、张 东荪、鲜特生、杨叔明、黄艮庸、曾昭抡、朱蕴山、 周鲸文、曾琦、丘哲、张云川、周新民、韩兆鹗、 林可玑、郭则沉、刘东岩、黄炎培、冷、张志和、 余家菊、郑振文、吴晗、潘大逵等33人为中央委员
一、在血雨腥风中诞生 1.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建立 以1936年“西安事变”为契机,中国形成 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政府在民主浪潮 的压力下,成立了一个 咨询性质的机构——国 民参政会。各党派可以 派参政员到参政会来讨 论国是,但决定权在国 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民党。
当时,在中国大陆地区,除了国共两党之外, 还有一些其它党派,如第三党、中国青年党、国家 社会党、中华职教社、救国联合会和乡村建设协会 等。各党派参政员觉得在参政会空谈国是没有多大 用处,加之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在全国 人民奋起抗战之际,国民党却蓄意破坏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在这种形势下,各党派纷纷要求国民党结 束一党专政,实行民主宪政,并产生了联合起来共 同应对时局的迫切要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之时,中国各个政治 力量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中国何处去?国、 共两党都在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第六次代表 大会,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就是讨论这个问 题。作为第三方面的代表,民盟也必须拿出自己的 政治主张。 中共“七大” 拿出来的政治主张是:立即废 止国民党一党制,“成立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 同盟和无党派分子的代表人物联合组成的临时中央 政府”。
张澜先生(1872~1955),
字表方,汉族,四川南充 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 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 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 国民主同盟),1941年10 月继黄炎培之后担任中国民 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 主席,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 会主席、民盟第一届中央委 员会主席至1955年2月9日 逝世,享年83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