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 教师:从新手到专家 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2、实践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 量。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 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性质: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
3、林崇德 主编 冯忠良 伍新春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
4、张春兴 主编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5、罗伯特· 斯莱文 著 姚梅林 等译 教学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教育心理学
• • • • • • • • • • • • •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师心理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 联结派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的发展和整合 学习理论总结篇 学习动机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 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策略 品德形成
– 60s:
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
– 70s: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 与保持的进程; 加涅:则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 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晚近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 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育心理学
主讲:刘君晓
小阿尔伯特实验
黑猩猩学习实验
班图拉的攻击经典实验(P146) 又称赏罚控制实验
斯金纳箱(Skinner box)
班图拉的观察学习
主要参考书目 1、陈琦 刘儒德 主编 社 2007年4月版
2、陈琦 刘儒德 主编 学出版社 1997年4月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3.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 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 的气质类型是( )。(2008年教育学考
研单选题2分)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D
31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 、 1877 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 B 、 1886 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 、 1899 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 、 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200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31、[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标志的掌握情况。根据教育心 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 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 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早期代表著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 上的应用。而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则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 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独立。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教育心理实验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1、问卷法 优点: 缺点: 注意:
2、访谈法 内涵: 优点:适用范围广,能灵活地有针 对性地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缺点:费时费力费财,结果受研究 者影响,资料难量化。 3、教学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步骤
1、科研选题
二、发展时期(20s——50s)
– 20s和30s:
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 40s:
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 作用。
–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 践作用不大。
三、成熟时期(60s—70s)
– 教育心理教科书内容的比较:
第一究对象与应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内涵: ▲ 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发 展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
6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 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四、完善时期(80s以后)
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 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二)教育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学分支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教学与心理学思想的早期结合
– 中国: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荀子:“教学相长”
2、形成研究问题 3、确定变量及其测量技术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趋势
1、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 题。 2、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3、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 相结合
3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是(2007年教育学考研单选题2分) A.1877年卡普杰列大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D
– 西方:
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 方法四阶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
–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 理学》 – 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 桑代克(Thorndike)(美):
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 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 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 测量》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早期:
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现在:
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重
(四)教育心理学的根本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叉的产 物。它既是一门心理学科,又是一门教育学科。
首先,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 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 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科学 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 务在于研究如何应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 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技 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