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A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C 【解析】 l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A4.A 【解析】 桑代克的联结说、华生的习惯说、赫尔的内驱力递减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联想一反射说、格式塔的完形说、勒温的场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一同化说等等。

5.D 【解析】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 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6.C7.D8.D【解析】 l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都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9.D10.D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1.D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而非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12.A 【解析】 维果茨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13.Bl4.Al5.C16.A 【解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7.D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18.D 【解析】 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以本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独立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19.C 【解析】 研究趋势:①在理论思想方面,外因论和机械论被逐渐克服。

②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

③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

④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

⑤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⑥分析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

⑦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20.C 【解析】 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占优势。

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21.D 【解析】 扩大教育内容不是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任务。

22.D 【解析】 巴甫洛夫的联想~反射说,加里培林的学习活动。

23.B24.A 【解析】 维果茨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5.B 【解析】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处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26.A27.D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①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l913—1914年,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确立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著作主要集中在学习领域。

在理论上,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即行为主义学派和格式塔学派。

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一50年代末)。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但是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在理论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出现了折中倾向的学习理论。

③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一70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形成了公认的几个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形成了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在理论上,行为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认知派学习理论受到重视,并在一定意义上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出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④教育心理学的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日趋完善,而且越来越重视为教学实践服务,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潮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布鲁纳在194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①主动性研究。

②反思性研究。

③合作性研究。

④社会文化研究。

(2)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①教育心理学的引入与早期研究(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由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08)。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这一阶段,我国学者在教育心理学的引入、介绍和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践进行了本土化研究,但总体上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大多是模仿西方,没有太多的理论创新。

②教育心理学的改造、发展与曲折时期(1949—20世纪70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以马克思主义改造教育心理学、学习苏联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表现出的特点: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引入了与西方不同的学习理论;重视人际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等。

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儿童入学年龄问题的实验研究;学科心理的实验研究等。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教育心理学遭受了严重挫折,几乎陷入了中断状态。

③教育心理学的恢复和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在学习策略、教学心理、品德形成和发展、心理健康、特殊儿童教育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教育心理学教材建设方面,先后出版了由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1980)、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1988/1997)、韩进之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纲要》(1989)、冯忠良的《结构化与定项化教学心理学原理》(1998)等。

这些成果在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答案要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

确定这一内容为本学科的特殊性,否则就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体现本学科的特殊性。

教育心理学是从教育科学与心理学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定义要反映本学科的特殊性。

(2)明确临近学科的区分。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从教育科学与心理学中分离出的学科,其临近学科有母系学科,即普通教育学与普通心理学。

还有从共同的母系学科中派生出来的姊妹学科,如教育史、教学设计等。

(3)体现本学科的发展水平。

不宜沿用早期的泛而不切的教育心理学对象定义,否则本学科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总之,严格确定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本学科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摆脱危机、走出低谷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3.【答案要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叉的产物,它既是一门心理学科,又是一门教育学科。

它的产生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为此,本学科应以这种发展需要为根本任务,具体包括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1)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科学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本学科研究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揭示有关学生学习的一般性问题,同时要研究各种类型学习的特点。

研究学习的规律,不仅要揭示一般规律,同时要研究各种特殊规律。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应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所谓设计教育,即确定教育的目标系统、教材系统、教与学的活动系统以及教育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系统。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依据有关学生学习的规律性知识去组建及优化教育系统所必需的心理学原则。

依据以上观点,把教育心理学的任务说成仅仅是心理学知识或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是不恰当的、片面的。

这种说法使本学科失去了独立性,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分析论述题1.【答案要点】 (1)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以本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独立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①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

在关于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大体存在着两种不同见解。

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于教育实际的心理学,其对象是教育实际中的心理现象。

②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

许多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实际内容是教师所需知识的各种心理学知识的汇编。

教育心理学至今体系庞杂零乱,主要原因在于其对象问题至今没有解决,研究对象不明确。

③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上,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附属部分。

其次,在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上,许多学者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的心理或本性的过程,因此必然包括人类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

第三,在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教育法等教育学科关系上。

l9世纪初,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倡导者裴斯塔洛齐与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必须依据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科的基础。

与传统意见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教育心理学要依据教育学。

④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研究对象不明确,必然影响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当人们把教育心理学当作是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时,会忽视本学科的特殊性,生搬一些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2)教育心理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果:①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被人们所接受。

③对实践起着越来越明显的指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