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
3.3.1 催产的准备工作
• 产卵池
–形状:圆形或椭圆形 –位置:靠近亲鱼培育池和孵化池 –大小:直径8-10m » 池底由四周向中央倾斜 » 中心比四周低10-15 cm –密度:亲鱼60-100 kg –出水口:设集卵池
孵化桶
3.4 亲鱼的选择与配组
3.4.1 亲鱼的选择
看 摸 挤 挖卵检查
3.4.2 亲鱼的配组
块鳞片。 6-7块鳞片。 2.胸鳍内侧及鳃盖上出现追星,手 2.无或胸鳍上有少量追星。 抚摩有粗糙感觉。 3.腹部较雄鱼柔软膨大, 3.性成熟时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但比鲢鳙雌鱼小。
青 基本同草鱼。在繁殖季节性腺发育 胸鳍光滑无追星。 鱼 良好时胸鳍内侧及鳃盖出现追星外,
头部也明显出现追星。
3 人工繁殖
• 2.2 青鱼、草鱼、鲢、鳙 亲鱼
– GB/T 5055-2008 青鱼、草鱼、鲢、鳙 亲鱼
– 第十三条 (二)用于繁殖的亲本质量符合种质标准,有明确的来源地和记录资料,亲本质量 应符合行业或省级的种质标准要求,没有行业和省级种质标准的,应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青 草、鲢、鳙等“四大家鱼”、团头鲂(武昌鱼)、长吻鮠、黄颡鱼、斑点叉尾鮰等繁育亲本必 须来源于国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或经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来自长江等天然水域捕 捞的品种。(《湖北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第315号自2008年6 月10日起施行
)。
2.1 亲鱼培育
2.1.1 培育池塘:靠近水源,排灌方便;面积:3-4 亩
(667 m2 ),水深1.5-2.0 m,长方形,东西走向;彻底 清塘。
2.1.2 亲鱼的放养:单养或混养。
– 模式:青、草鱼养殖,可配3-4尾鲢鱼和2-3尾鳙鱼。鲢鱼池可配 鳙鱼或青、草鱼。鳙鱼池可配青、草鱼。注意:1、鳙不配鲢,青 鱼不配草鱼。2、最好雌雄分开,防止冬季突然升温产卵! – 可选择性地搭养适量的其他亲鱼或不同种的后备亲鱼,以便充分 利用天然饵料和池水空间,利于池塘水质的稳定。 – 放养量:主养鱼,150~200 kg/667 m2(亩) (50~100尾左右)。 配养鱼,20~40 kg/667 m2(亩)
效应时间:亲鱼注射完最后一针催产剂后到开始发情所需的时间叫
效应时间(effective time)。
草鱼﹤鲢鱼﹤鳙鱼、青鱼; 垂体﹤HCG﹤ LRH-A;水温每升高1℃,效应时 间要缩短1-2 h。2次注射比1次注射效应时间短。
3.6 自然受精与人工授精的比较
人工授精优点 1.设备简单,受条件限制少 1.适应卵子成熟过程,陆 2.受精卵不混有敌害及杂物 续产出,受精率高 3.便于进行杂交工作 2.对多尾亲鱼产卵不一致 4.在亲鱼受伤或水温偏高的时可得到 没有影响 部分受精卵 3.亲鱼少受伤 5.在雄鱼少时可保证卵子受精 自然受精缺点 人工授精缺点 1.设备较多,受条件限制 较多 1.较难掌握适当的采卵时间 2.受精卵混有敌害及杂物 2.多尾亲鱼在一起,排卵时间不一致 3.难作杂交工作 ,捕捞时影响其它亲鱼发情排卵 4.雄鱼少时,卵子受精无 3.亲鱼受伤可能性大 保证 自然受精优点
2.1 亲鱼培育
2.1.3 亲鱼培育的方法
– 根据家鱼性腺发育规律,亲鱼培育中应按照产后补偿 体力消耗,秋季促进性腺小生长和积累脂肪、春季促 使性腺大生长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水质、肥料、饲料 的调节合理使用和管理工作
– 看水施肥是养好鲢、鳙亲鱼的关键 施农家肥、冲水
– 草鱼投喂的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辅以适量的能量饲料和蛋白质 饲料
– 孵化桶(缸或瓶):密度:100-200万粒卵/m3水;滤水:46-55目/
英寸;流水:冲起鱼卵和鱼苗 – 孵化槽:形状:长方形;密度:70-80万粒卵/ m3水;槽底:喷头,在
槽内形成上下环流。 – 孵化环道: 水的流速依据生产规模而定。
3.8 孵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3.8.1 防止卵膜早破
3.5 催情剂
名称: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促排卵素2号 形状:人工合成,白色粉末,药量(μg) 保存:避光,最好低温避光 特点:易溶于水,低温下保存一个月。 名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来源:怀孕2~4个月的孕妇尿中提取 形状:白色或淡黄色无晶形粉末,IU计量 保持:易吸潮变质,低温干燥保存 特点:水溶液不稳定,有效期不超过24h
原因:卵子质量差;卵膜薄;水质偏酸;过大水流冲 击。 卵膜早破的恶果:胚胎提前出膜,增加畸形,降低孵 化率 常见预防措施:5~10 ppm的KMnO4液浸泡鱼卵5~10 min
3.8.2 防止水温过低与敌害
水温保持在20-28 ℃之间。 防止污物过多与敌害生物进入。
请大家一起观看视频
初级精母细胞 成 熟 期
精子细胞
变 态 期
精子
1.2 性腺的发育与成熟过程
鱼类性腺发育周期
(肉眼 Ⅰ期:线状, 1年,幼鱼。 不分雌 Ⅱ期:线状、条带状,1-2年,幼鱼。 雄) Ⅲ期:带状、长囊状,雌雄可分,2年以上,成 鱼。 Ⅳ期:囊状, 2年以上,成鱼,可催产。 Ⅴ期:囊状,卵、精游离于囊中,可流出。 Ⅵ期:空囊状,精、卵已产出,恢复至二期。
3.2 催产流程图
催产前准备
亲鱼的选择
催产
人工授精
孵化
3 人工繁殖
3.3 催情产卵
3.3.1 催产的准备工作
1.催产设备的准备
– 催产池 – 收卵设备
– 贮水池
– 孵化设施
2.催产剂及其相关工具的准 备 3.其它准备工作
– 家鱼人工繁殖应选择适宜 的时间进行
孵化池
3 人工繁殖
3.3 催情产卵
鱼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
襄阳市汉江水产研究所 襄阳水产品安全监测中心
主讲人:李修峰 教授
联系方式:xfl809@ 襄阳水产交流Q群:227837202
2014年12月
1 繁殖生物学基础
• • • • • • 性细胞与性腺的发育规律(性周期) 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 产卵条件与繁殖力 初次性成熟与副性征 催产剂的种类与注射方法 鱼类早期发育与人工孵化
鳙 鱼
1.在胸鳍前面的几根鳍条上缘,生有向后倾斜 的锋口,用手垂直鳍条抚摩,有割手的感觉。 2.腹部较小,性成熟时轻压腹部,有精液从生 殖孔流出。
1.胸鳍光滑,无割手的感 觉。 2.腹部膨大柔软,肛门稍 突出,有时微带红润。
3 人工繁殖
3.1 雌雄鉴别
雄鱼特征
雌鱼特征
草 1.胸鳍自然张开呈尖刀形,鳍条较 1.胸鳍自然张开略呈扇形, 鱼 粗大而狭长。向后可盖住体侧8-9 鳍条较细短。向后可盖住
卵子成熟情况的判别
观察 项目
形状 卵粒 组成 大卵 直径 卵核 位置 颜色 Ⅳ初卵 不饱满,粘连 小卵较多,不整齐 较小,不足1mm 正中 青灰色或白色 Ⅳ末卵 饱满,光泽好,分散 卵粒大小整齐 在1.1mm以上 全部或大部分偏位 青绿色或青灰色 退化卵 扁塌,分散,光泽 差 大卵多,不整齐 在1.1mm以上 无卵核 深黄色
3.7 孵化
3.7.1 影响孵化率的环境因素
– 温度:正常发育:18-30℃;适宜水温:25±3℃;最适水温:26±1℃.
鲢鱼胚胎发育速度
水温℃ 孵化时数 18 61 20 50 22 33 24 31 25 24 26 21 27 19 28 18 29.5 17 30 30.5 16 15.5
– 青鱼需投喂数量充足的螺、蚬和蚌肉等动物性饲料,辅以少量的饼粕类 饲料,做到四季不断食,吃饱为度。一般每尾亲鱼全年需投螺、蚬500kg, 饼粕类10kg左右。
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指标
• 1、怀卵量(brood amount) 水产动物产卵前卵巢中所怀成 熟卵子的数量。又分为绝对怀卵量(absolute brood amount)和相 对怀卵量(relative brood amount)。 • 2、繁殖力(fecundity) 在一个繁殖季节中,水产动物一雌体 或一种群雌体产卵的数量。可分为个体繁殖力(individual fecundity)、种群繁殖力(population fecundity)。 • 3、受精率(fertilization rate) 胚胎发育至高囊胚期时(有的以 胚胎尾芽期时计算),其发育正常成活的受精卵数占总卵数的百 分比。 • 4、孵化率(hatchability) 水产动物胚胎发育阶段中,从卵内破 膜而出的个体数量与受精卵数量之比值。 • 5、出苗率 在生产上真正的孵化率比较困难统计的,所以生产 上也有采用出苗率来统计,其计算方法为出苗数占孵化卵的百分 数。
PG
高效 催产 合剂
催情剂的注射
一次注射 鲢 鱼 10μg/kg♀ 10μg/ kg♀ 5~10μg/kg♀
1~3μg/kg♀,24~48h后,7~9μg 加上垂体1~2mg/kg。 2~5μg/kg♀,15 d后,5 μg/kg, 12~20h后, 10μg+垂体1~2mg/kg。
鳙 鱼 草 鱼
LRH-A
HCG
3.5 催情剂
名称:鲤鲫鱼脑垂体 处理:取出后浸在10倍垂体的丙酮中,4~5h 后,换丙酮,继续脱水脱脂,24h 后, 取出风干,阴凉低温处密封干燥保存 临时:直接用新鲜垂体 多巴胺排除(儿茶阶胺排除)剂:reserpine,RES; 多巴胺拮抗物:DOM,地欧酮,或马来酸地 欧酮;双氟基丁哌啶苯丙咪 唑酮,PIM; 高效催产合剂1号:RES+LRH-A 高效催产合剂2号:DOM+LRH-A
– 溶氧:耗氧:0.170-0.180 mg/万粒鲢鱼卵,多!水体:不低于4-5 mg/L。
控制:卵子密度!
– 水质:清水过滤:防敌害及污物,鱼、蝌蚪等直接吞食鱼卵和鱼苗,昆
虫附肢刺破卵膜或咬伤鱼苗;pH值 7.5 :偏酸:卵扁塌,膜软化,无弹 性,易破膜,大于9.5:卵膜提早溶解,胚胎死亡
3.7.2 孵化器
青 鱼
二次注射 混合用注射 10μg/kg♀,20~24h后, 1~2μg/kg♀,12 h后, 再8~9μg/kg♀ 再8~9μg加垂体或 1~2μg/kg♀,1~3 d后, HCG 0.5~1.0μg/kg♀ 再10μg/kg♀ 1~2μg/kg♀,12h后, 同上 再8~9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