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育

第二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育

一、性细胞的生长发育与成熟过程
(一)卵细胞的生长发育
1.卵原细胞增殖期这一时期内,卵原细胞进行长大向初级卵母细胞过渡。
2.生长期又可分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两个阶段。
(1)小生长期。是卵母细胞的原生质生长期。因原生质的积累而使初级卵母细胞的体积增大。此期以初级卵母细胞卵膜外生长了一层扁平的滤泡上皮细胞而结束。这一期内的卵母细胞称为第Ⅱ时相卵母细胞。
精子的发生可分为四个时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增殖期为精原细胞经过多次分裂繁殖,形成数目众多的精原细胞群,称为生精囊。精原细胞即在生精囊内生长,经过生长期后,变成初级精母细胞。在成熟期,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二次成熟分裂,最后成为精子细胞。精子细胞还需经过一系列的变态而长成精子。成熟的精子与液体混合而形成精液,当精液排出体外,遇到成熟的卵子,精子即可进入卵内进行受精。
5.第Ⅴ期卵巢卵从滤泡中排出,成为流动的成熟卵,易挤出或自行流出。卵粒透明圆整如玉。卵巢松软呈青淡色。池养家鱼的卵巢不能自动发育到第Ⅴ期,必须通过人工催产,使达到生长成熟的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完成成熟、排卵,而成为第Ⅴ期卵巢。
6.第Ⅵ期卵巢指池养家鱼卵巢发育到第Ⅳ期而没有进行人工催产,卵巢不能进入第Ⅴ期,经过一定时间后,卵巢内的第Ⅳ时相卵母细胞趋向生理死亡或自然退化。
6.第Ⅵ期呈淡黄色,体积显著缩小并充血,为自然退化或排过精的精巢。
(三)性周期
鱼类性腺第一次性成熟后,每隔一定时间,到一定时期性腺又发育到成熟进行再生殖,这种性腺成熟、生殖的规律性变化,称为性周期。池塘养殖条件下,若进行人工催产后,即可发育到第Ⅴ期,实现排卵、产卵。
三、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教学材料:《池塘养鱼》教材
教学设计:
1.组织教学:清点人数1min
2.提问(4min)
(1)养殖鱼类的选择及意义
(2)青鱼、草鱼、鲫鱼、虹鳟的外形特征及其食性特点?
3.导言
要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首先必须了解鱼类的生殖生物学知识以及鱼类繁殖活动的规律,本节要点是介绍鱼类性腺的发育规律,催产的原理,常用催产剂种类、性质及其功能
鱼类性腺的发育、成熟、排卵和产卵过程中,它的外感受器——视觉、触觉和侧线器官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光照、温度、水流、异性等),把信息传递到脑,经处理后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立即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毛细血管或神经纤维传入脑下垂体,触发PG间叶细胞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经血液循环到达性腺,促使性腺产生性激素和促使精、卵细胞发育成熟和排卵、产卵和排精。
3.成熟期。完成大生长期后,初级卵母细胞体积不再增大,而进行核的成熟变化:进行两次成熟分裂,并停留在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这个过程是卵细胞的生理成熟过程,此时成熟的卵细胞称为第Ⅴ时相的卵母细胞。在水温为25℃左右时大约2h,过长时间后卵子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因此,在人工授精时,掌握适时采卵。
(二)精细胞的发育
3.第Ⅲ期卵巢卵巢呈青灰色,宽度2cm左右,肉眼已分辨出卵粒,但不能分离。主要由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组成。达到性成熟年龄以后的家鱼雌鱼,都是以第Ⅲ期卵巢越冬,根据这一特点,可以作为选留亲鱼的依据。
4.第Ⅳ期卵巢卵巢体积增大呈长囊状,充满整个腹腔。卵巢膜出现网状分布的粗血管。卵巢一般为青灰色,或呈现淡灰黄色、棕黄色。卵粒大而饱满,已能分离。卵巢宽4~5cm以上。主要为第Ⅳ时相卵母细胞。
(二)精巢的分期
1.第Ⅰ期细线形,透明,紧贴体壁,肉眼不能辨别雌雄。
2.第Ⅱ期细带形,半透明或不透明,宽2~4mm。
3.第Ⅲ期圆杆状有筷子粗细,粉红色或淡黄白色,血管明显。
4.第Ⅳ期有大拇指粗细,乳白色,表面有皱纹,有明显的血管分布。4冬龄或4冬龄以上的雄性家鱼,都是第Ⅳ期精巢越冬。
5.第Ⅴ期精巢丰满,乳白色,表面凹凸不平,血管更加明显。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1.下丘脑是鱼类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间脑的腹下方,通过垂体柄与脑垂体紧连。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多种神经激素。例如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具有的作用有:①刺激PG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GTH)。②诱导排卵。③可诱导卵的成熟和精子的形成。
2.PG鱼类PG位于脑腹面,与下丘脑相连。PG分为神经部与腺体部两大部分,腺体部又可分为前叶、间叶和后叶(过渡叶)三个区。PG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能分泌多种激素。其间叶细胞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TH),具有促进性腺的性激素分泌,促进性细胞成熟和诱导性产物的排出等作用。
(2)大生长期。为卵黄积累时期。卵细胞内有卵黄颗粒出现,即为大生长期的开始。人为将大生长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卵黄开始积累阶段和卵黄充满阶段。卵黄开始积累阶段,滤泡上皮细胞分裂成二层,此时初级卵母细胞的体积逐渐进一步增大,称为第Ⅲ时相的卵母细胞。卵黄充满阶段末期,细胞核发生偏位,逐渐移向动物极精孔细胞所在位置的下方,此阶段的卵母细胞称为第Ⅳ时相卵母细胞。据卵径大小、卵黄积累的程度和卵核的位置,可以把第Ⅳ时期的卵母细胞分为早期(Ⅳ+)、中期(Ⅳ++)和末期(Ⅳ+++)。卵母细胞的生长成熟,就是指Ⅳ+++,若卵巢中大部卵母细胞均达生长成熟,即可进行人工催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性腺的发育过程
根据性腺的外观特征和组织学切片观察,人为将家鱼性腺分为六个阶段,即分为Ⅵ期。
(一)卵巢的分期
1.第Ⅰ期卵巢为宽1mm左右的细线状态透明体,左右各一个。呈淡玉色,紧贴在鳔腹面两侧,肉眼不能区别雌雄。主要由第Ⅰ时相卵细胞组成。
2.第Ⅱ期卵巢卵巢呈扁带状,一般为玉色,透明或不透明,宽1cm左右,已能分辨雌雄,但看不出卵粒。主要由第Ⅱ时相卵母细胞组成。
第二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育
第一节鱼类繁殖的一般知识
课程设计
基本课题:鱼类繁殖的一般知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卵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理解性腺的发育过程,掌握常用催产剂的种类、性质及其功能。
教学要点及主要技能:
1.了解卵子和精子的发生
2.了解性腺的形态结构,理解其发育过程
3.理解催产的原理,掌握常用催产剂的种类、性质及其功能
4.讲授新课
(1)性细胞的生长发育与成熟过程(15min)
(2)性腺发育过程(25min)
(3)催产剂的种类及注射方法(40min)
5.归纳总结(4min)
6.布置作业(1min)
组织实施过程
第二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育
第一节鱼类繁殖的一般知识
【点精】
了解性细胞的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掌握常用催产剂的种类及注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