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动产估价 第三章 比较法

不动产估价 第三章 比较法



(一)交易情况修正的含义 1、修正的含义 1)估价对象价格,看作“正常价格”; 2)修正的目的是要得到估价对象价格, 即要得到正常价格。 ∴ 修正的基准或参照系,就是估价对象;
二、选取可比实例
(Comparable property; comparables)


可比实例:交易实例中交易方式适合估 价目的、成交日期接近价值日期、成交 价格为正常价格的类似房地产。 ∴ 可比实例<交易实例
(一)质量要求

1、处在同一地段或同一供需圈 2、用途相同 小类用途相同 3、规模相当


(1)针对实际估价中选取可比实例的随 意性,或者为了达到高估或低估的目的, 明显有更合适的可比实例不选取,《规范》 做出如下规定: 在同等条件下,应将位置与估价对象较近、 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较近的交易实例,选 为可比实例。
《房地产估价规范》新的规定


(2)可比实例及其有关信息应真实、可 靠,不得虚构。 应对可比实例的外部状况和区位状况进行 实地查勘,并应在估价报告中说明可比实 例的名称、位置及附位置图和外观照片。
一、搜集交易实例
(Property sales/Property transactions)

(一)交易实例的搜集途径 1、政府有关部门 房地产交易中心(所)、土地交易中心 2、媒体 地方性报纸、网站 3、开发商、不动产经纪机构
一、搜集交易实例


(一)原理公式 (Principle Formula)


1、百分率下的修正系数连乘公式:
估价对象价格=可比实例价格×K1×K2×K3×K4
(一)原理公式

2、差额法下的公式 估价对象价格=可比实例价格+交易情况 修正数额+交易日期调整数额+区域因素 调整数额+个别因素调整数额
(二)经验公式 (Empirical Formula)

1、直接比较(Direct Comparison) 估价对象价格= 100 () 100 可比实例价格× × × ×
() 100 ()
100 ()
(二)经验公式


2、间接比较(Indirect Comparison) (1)区域因素间接比较 估价对象价格= 100 () () 100 可比实例价格×() ×100 ×() × ()

(二)交易实例的搜集内容 见调查表格 调查表格编号
名 坐 卖 买
称 落 方 方 货币种类 成交日期 用 途 权利状况
成交价格 付款方式 面 个 因 说 别 素 明 形 地 积 状 形 …… 商服繁华度 区 因 说 域 素 明 交通通达度 环境质量优劣度 …… 交 易 情 况 说 明 坐 位 简 落 置 图
4、各类不动产交易展示会 5、不动产交易当事人、四邻、经纪人、金融 机构、司法机关等 6、同行之间 7、实地调查 1)以学生身份、社会实践的名义进行调查; 2)以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调查; 3)以经纪人身份进行调查; 4)以商人的身份进行调查; 5)聊天法。
一、搜集交易实例
(Property sales)
■百分率法

若买卖双方应缴纳的税费是正常成交价格的 一定比率,则有:
案例之一




某宗房地产交易,双方在合同中写明, 买方付给卖方2325元/米2,买卖中涉及 的税费均由买方负担。 据悉,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缴纳 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应由买方 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5%。试求 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 答案:2500元/米2。
【2325/(1-7%)】
案例之二


某宗房地产交易,双方在合同中写明,买方付 给卖方2625元/米2 ,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均由 卖方负担。 据悉,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缴纳的税 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应由买方缴纳的税 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5%。试求该宗房地产的 正常成交价格。 答案:2500元/米2 。



动机、偏好、知识水平、市场信息、讨 价还价能力等→价格偏差。 但只要有较多的交易案例,其成交价格 均值就可以作为正常价格的参考值。 基于“大数法则”。
三、基本公式(Basic Formula)



采用比较法评估不动产的价格,需要 进行交易情况、交易日期、区域因素、个 别因素等修正。 【房地产估价规范】:交易情况修正、市 场状况调整、房地产状况调整(区位状况、 实物状况、权益状况)。 将修正后的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作为 确定估价对象价格的依据。
2、统一付款方式
【要求】:将可比实例不是成交日期、不 是一次付清的价格,调整为成交日期且 一次性付清的价格。
3、统一融资条件
【要求】: 将可比实例在非常规融资条件下的价格, 调整为在常规融资条件下的价格。 如:民间借贷,地下钱庄;酒店式公寓。
4、统一税费负担
【要求】: 将可比实例在交易税费非正常负担下的价格, 调整为在交易税费正常负担下的价格。 交易税费正常负担: (1)卖方应缴纳的税费:营业税、城市维护 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 (2)买方应缴纳的税费:契税、补交土地使 用权出让金; (3)买卖双方都应缴纳的税费:印花税、交 易手续费。
(一)质量要求

4、建筑结构相同 小类建筑结构相同 5、档次相当 在装饰装修、设备、环境等方面相当 6、权利性质相同 (1)国有土地与农民集体土地; (2)出让土地使用权与划拨土地使用权; (3)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房。
(一)质量要求


7、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接近
不宜超过1年,不得超过2年。
2、适用条件

1)要有充足的市场交易资料 ①不能少于3个;(3-10) ②比较案例必须是交易实例; ③比较实例具有合法性。 2)比较实例与估价对象具有相关性和替代性 特别注意用途的可分性。
3、适用对象



(1)适用于同类不动产数量较多、经常发生 交易且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房地产。 如:住宅(存量成套住房);商铺;标准厂房; 房地产开发用地等 (2)其它估价方法中有关参数的求取 如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空置率、资本化 率、开发经营期等。
案例之二

挂牌价能否作为可比实例? 挂牌价是非成交价格,只能作为估价的参 考,不能作为估价的依据!
三、建立比较基础
(establishing comparison basis)
对各个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标准 化处理。 【目的】:使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与估价 对象价值或价格之间、各个可比实例 的成交价格之间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不适用的对象


(1)同类不动产数量很少的不动产。 如特殊厂房、机场、码头、博物馆、教堂、寺 庙、古建筑等。 (2)很少发生交易的不动产。 如学校、医院、行政办公楼等。 (3)可比性很差的不动产。 如在建工程等等。
第二节 市场比较法的估价步骤

一、搜集交易实例 二、选取可比实例 三、建立比较基础 四、进行交易情况修正 五、进行交易日期修正(市场状况调整) 六、进行区域因素修正(房地产状况调整) 七、进行个别因素修正 (房地产状况调整) 八、求取比准价格 (计算比较价值)


8、交易方式与估价目的相吻合
若估价目的是抵押、抵债、房屋征收补偿等, 选择“二手房”买卖实例作为可比实例。

9、应为正常价格,或可修正为正常价格。
(二)数量要求


3≤可比实例的数量≤10
应注意的问题: (1)当可比实例较多时,在区域上应“由近 而远”;在时间上,也应“由近而远”;在类 型上,应优先选择最为类似的不动产; (2)应该是交易案例,不能是评估案例,更 不能是凭空编造的; (3)应该是合法的交易案例。 (使用上的合法,交易上的合法)


一、概念
选取一定数量的可比实例,将它们与估价对象 进行比较,根据其间的差异对可比实例成交价 格进行处理(修正)后得到估价对象价值或价 格的方法。 可比实例的选择规定。 “类似不动产” (Similar property), 是指在区 位、用途、权利性质、规模、建筑结构、新旧 程度等方面,与估价对象相似的不动产。
案例之一






估价对象:位于某市一商业区内一栋办公楼, 建筑面积为12000米2;在以下5个交易案例中, 哪些可以作为可比案例。 A. 建筑面积为12000米2,近期出租,年租金 1752万元,同一区域; B. 建筑面积为25000米2,三年前出租,年租 金2738万元,同一区域; C. 建筑面积为10000米2,现在空置,同一区 域; D. 建筑面积为12000米2,近期出租,年租金 为1000元/米2,位于24公里外的另一区域; E. 建筑面积为15000米2,近期售出,卖价 30000万元,同一区域。
三、建立比较基础
(establishing comparison basis) 1、统一财产范围 2、统一付款方式 3、统一融资条件 4、统一税费负担 5、统一计价单位
1、统一财产范围

三种情况: (1)含有非房地产成分 选取的可比实例,附有赠家俱、汽车等。 (2)带有责权责务的房地产 有拖欠工程款等。 (3)房地产的实物范围不同 阳台封闭与否;住宅是否带车位。
细分,尽量详细(分等定级) 细分,尽量详细(分等定级) 细分,尽量详细(分等定级)
建 平 简 调查日期
筑 面 图 调查人
资料来源
一、搜集交易实例
(Property sales)


(三)建立交易实例资料库 1、必要性 基础性工作,影响估价机构和估价师的 核心竞争力。 2、如何建 公司+个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