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 组织架构分析
CCTV传播特色
1.服务受众是CCTV传播的基本目标 不断优化的频道格局是服务受众的基本保 障,中央电视台始终坚持“频道专业化、 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发展战略, 努力提高为受众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注重 提升传播效果。
CCTV传播特色
2.民族特色是CCTV传播的基本内容。 中国是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国
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其在中国传媒市场上的地位,这种地 位也使央视具有其他电视台所没有的功能 。它是党、政府和人民 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这种政治因素也造就了 其在行业中“一家独大”的竞争局面。
三、央视的组织结构类型变化
我国的媒体基本上都属于事业单位法人, 基本上都是单一投资主体的全民所有制,产权归国家所有
3.走向世界是CCTV传播的崭新方向。 随着传媒业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中
央电视台作为世界传媒体系的一员,不能 画地为牢。作为一个孕育着巨大发展潜力、 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电视台,我们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拓宽视野,以更加开放 的眼光和恢弘的气度面向世界。
挑战与发展
• 首先,面对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中央电视台要加快推进国 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以适应我国快速崛起的环境。 中央电视台要做到国内国际并重,迅速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 点。在国际化战略中,还应该注意产业和事业并重、传统媒 体与新媒体并重,媒体在制定国际化战略的同时,还应该制 定企业化战略和新媒体战略。还要注意观念的提升和能力的 提升。
中央电视台拥有国内一流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深得中国广大电视观 众厚爱。播音员、主持人在业务上接受台播音员主持人指导委员会指导, 执行严格的出镜管理制度。2003年起,中央电视台定期评选出该年度10 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给予特殊津贴奖励。此特殊奖励政策将延伸至优 秀的制片人、编导人员。
中央电视台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工作。全台及直属单位共有 党员4317人,18个台属中心党总支、4个二级党委、199个党支部。
中心制下的中央电视台组织结构
中心制的弊端
• 1、各自为政,沟通不畅,责任主体不明 :强 势的领导才可以协调各部门的利益
• 2、靠“天”吃饭,进取心不足,市场化生存 艰难。 (大财政):广告回款和财政拨款
• 3、劳动与分配矛盾突出,缺乏有效的激励。 (在编和非编差别很大)
• 4、部门扩张使得供需脱节,资源大量浪费。
• 其次,面对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大局,中央电视台要迅 速提升运营能力,提高创收水平。尽管中央电视台的盈利能 力在国内已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在与国际一流媒体相比还是 显示出了问题。在收入结构方面,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达 70% 以上,低于国际一流媒体 50% 左右的水平,而来自国际 市场的收入也非常之少,远远低于 BBC、CNN 或新闻集团等 国际媒体。
中央电视台现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内设16个副局级中心(室), 包括办公室、总编室、人事办公室、财经办公室、机关党委、新闻节目中 心、海外节目中心、社教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广告经济信息中心、 体育节目中心、青少节目中心、网络传播中心、技术管理办公室、技术制 作中心、播出传送中心;有3个直属处级单位,包括监察室、审计处、中 国电视报社;以及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临时机构)。
节目评价和末位淘汰,是电视业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的 一些主流电视媒体,为整合节目资源、优化频 道资源配置、提高节目质量、增强竞争力,推 行了节目测评和栏目末位淘汰制度。
在央视频道制改革中,频道制管理实行成本 核算,栏目制片人直接对频道总监负责,打破现 有的中心——部门——科组——栏目的四级 管理,建立扁平化运行架构,力求“层次要少,人 员要精,成本要低,创收要增”。要建立一个科 学的频道评价体系,搭建一套新的管理制度。 今年将继续探索频道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频 道总监负责制,使频道成为中央电视台节目运 行和管理的基本单位。
二、国家政策及政治因素
中央对央视的政策:
发布中央政令,审片室电话可直通中南海 自1982年9月1日起审片室电话可直通中南海,中央明确规定, 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 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将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 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首次成为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之前,中 央政令和重要信息的发布渠道,以《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 台为主 一位多次送审样片的资深记者这样描述审看间里的场景:“沙 发中间的茶几上有两部引人注目的电话,其中一部是可以直通中南 海的红机。”
1、综合频道(高标清同播) 2、财经频道 3、综 艺频道 4、中文国际频道(亚洲版、欧洲版、美洲 版) 5、体育频道 6、电影频道 7、军事·农业频 道 8、电视剧频道 9、纪录频道(国内版、国际 版) 10、科教频道 11、戏曲频道 12、社会与 法频道 13、新闻频道 14、少儿频道 15、音乐 频道 16、英语新闻频道 17、法语国际频道 18、 西班牙语国际频道 19、阿拉伯语国际频道 20、俄 语国际频道 21、高清综合频道 22、中视购物频道 仅限境外落地的频道:1、娱乐频道 2、戏曲频道 3、中国电影频道(长城平台版、香港版)
• 如果央视能顺势而为并大有作为,相信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 期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媒体!
谢谢观看!
感谢下 载
3.抓流程管理:把住业务流程各关卡,杜绝跑、冒、 滴、漏
4.抓团队管理: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 品牌团队
五、节目改革历程
•
节目改革
历程
宣传效果 为王
末位淘汰
频道制改 革
五、节目改革历程
宣传效果为王 末位淘汰 频道制改革
作为国家电视台,中央重要的意识形态机构,宣 传报道无疑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节目 内容为核心的改革,改善宣传效果,也是第一位 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中国电视观众也早已在 接受这一观念,那就是央视报道的权威性。
人员配置简介
《 新 闻 联 播 》 第中 一央 代电 主视 持台 人
影响及地位简介
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体制的最大特征,就是将媒介 作为宣传、教育、组织大众的工具,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社会, 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 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当今中国最具 竞争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 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全国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 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上的影响正 日益增强。
分析角度
组织架构
管理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影响及相 关政策
特色 人员配置
节目改革 历程
一、人员配置简介
中央电视台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各类电视专业人才,是中央电视台最宝 贵的财富。这支队伍在历次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表现突出,屡次受到中央 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值得党 和人民信赖的队伍。
频道制改革弊端
• 第一,最大的弊端是资源分散,不利于资源的 整合。
• 第二,容易导致“台中台”增多,不利于统一 集权管理。
• 第三,容易导致无序竞争,恶性内耗。实行频 道制,很容易出现为争夺节目资源而导致的节 目。
四、管理思想演变
1.抓思想管理: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
2.抓制度管理:用ISO国际化标准建立长效机制,防 微杜渐
挑战与发展
• 第三,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央电视台要加快从传统的电视 媒体向多媒体融合的发展,以吸引下一代”的受众,保持媒 体的持续影响力。例如,央视网在 2006 年经过整合之后发 展迅速,从单一的网络平台扩展到了手机电视、车载电视、 IP 电视四大平台。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介绍的那样,一些国 际媒体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比我们更高,真正形成了电视与 新媒体的有机结合,例如 CCN 、BBC等在制作一则新闻的时 候,会同时考虑电视、网络和手机三个界面。在这一方面, 中央电视台的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庞大的办公室和人数众多的行政人员、服务人员 ,管理成本巨大 )
中央电视台在改革后以频道制取代中心制:中心— —部门——科组——栏目四级体制变为频道——栏 目二级体制(实现总监负责制)
频道总监
负责整体运营
节目总监
运营总监
行政总监
负责生产和播出 负责财务、推广、 行政、协调 经营
频道制改革后中央电视台频道数目
所以央视也不例外,其广告收入作为事业收入, 免缴所得税
事业部式组织结构以传媒组织总部与中层管理部门之间的分权行为。 而中心制下的中央电视台组织结构特征其本质上决定了 央视属于事业部为主的职能式组织结构
随着央视的频道制改革,央视由以前的中心制下金字塔型的事业部组织 结构向扁平化管理、频道总监负责制事业部为主的组织结构转变
频道制改革效果
• 第一,最核心的好处是能够最有效地激发积极性。 • 第二,非常有利于形成频道特色,进而实现频道品
牌化。频道成了独立负责的市场主体,必然要拉开 与作为竞争对手的其他频道的差距。这样,频道就 必须形成和突出自己的特色,打造品牌。 • 第三,效率较高,面对竞争能迅速反应。频道总监 直接在第一线接触到社会,最先掌握内外的信息, 能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年来, 中央电视台一直坚持以电视手段弘扬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中华历史文明,通 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增强新时代青年人对 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加海外的朋友对于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了 解,我想,这是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 台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CCTV的传播特色
中央电视台
组员:米晓斌 程亚民 叶忠品 叶志鹏 毕杨意 孙飞飞 周福斌 杨孙天
主要频道
央视节目多样,适合各年龄、各社会阶层:
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开 办有19套开路播出的 电视节目内容几乎涵盖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1958年5月1日试播 以来,一直高居全国收视率 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