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河西走廊
一、单选题
河西走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且有“风电走廊”之美誉,但是目前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弃风”(放弃使用风能)现象严重。
下图为河西走廓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河西走廊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B.地形C.气候D.资源
2.河西走廊成为“风电走廊”的原因是
A.距夏季风源地近,风力大B.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
C.植被覆盖率高,蓄积风能D.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3.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风能季节差异小B.风能分布分散
C.电力输送能力不足D.技术力量薄弱
1.B 铁路布局一般要考虑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工程的难度、造价等问题。
图中河西走廊铁路布局沿河西走廊的低缓地形分布,沿途没有河流,这里气候干旱,气候条件与铁路布局关联度不大,铁路是为沟通西北区域联系而建,并非针对沿线资源开发而建,据此选B。
2.B 河西走廊两侧都是山地,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风力大;走廊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风从这里经过时会被加速加大,因此区域风能丰富;这里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区域的工业不发达。
据此分析选B。
3.C 能源开发不仅需要区域能源丰富,而且还需要有能源市场,河西走廊风能季节差异大,分布集
中,风能丰富,开发风能技术力量较强,但区域电力市场较小且电力输送能力不足,因此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率低。
近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大规模发展以塑料大棚(图10)为主的设施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限制甘肃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水源不足B.光照不足C.地形崎岖D.昼夜温差大
5.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不利于
A.抵挡风沙B.增强光照C.保持土壤肥力D.减少水资源消耗
4.A甘肃河西走廊降水少,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水源。
5.B 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可以抵挡风沙、保水保肥,但塑料大棚遮挡了光照,选B。
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和内蒙古高原之间一块狭长的高平地,目前我国最大的玉米种植基地,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良种。
这里生产的种子籽粒饱满,耐储存,正常情况下储存3 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4以上。
下图示意河西走廊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河西走廊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A.南北向B.东南向C.东北-西南向D.西北-东南向
7.制约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水源D.光热
8.河西走廊生产的玉米种子耐储存的原因是
A.白昼长,光照强B.海拔低,气温高
C.云量少,温差大D.气温低,湿度小
6.D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河西走廊与纬线和经线斜交,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故选D。
7.C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故选C。
8.D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既有利于玉米有机质的积累,又有利于后期对种子的干燥脱水,由于气温低,湿度小,不容易霉烂,有利于储存,故选D。
玉米喜光,生长期需水量大。
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近一半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
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
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的气候优势不包括
A.夏季光照充足B.气温日较差大C.生长期降水足D.收获期晴天多
10.种子收获后须及时晾晒干燥,河西走廊玉米种子适宜的晾晒场地是
A.戈壁荒滩B.公路路面C.建筑屋顶D.草原牧场
9.C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的形成条件。
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颗粒饱满。
ABD都是优势,C不是优势,因为该地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生长期降水少。
10.A 河西走廊地处西北,降水少,戈壁荒漠广布,且戈壁荒漠地势平坦,可以当晾晒场地。
公路路面晾晒不利于行车安全,建筑屋顶晾晒面积太小,草原牧场当地较少。
河西走廊以绿洲和荒漠景观为主,其荒漠区域的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半固沙丘和固定沙丘。
目前河西走廊的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
下图为河西走廊自然景观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
A.①B.①C.①D.①
1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上游地区B.山麓地带
C.冲积扇D.河流出山口
1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11.D 流动沙丘的形成环境,必须有强风条件,读三角坐标图,甲图中风速最大的是①地,而且①地植被覆盖率较差,最有可能形成流动沙丘,故选D。
12.C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主要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上游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发展农业,A错误;河流冲积扇即具备水源条件,同时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绿洲农业,C正确;山麓地带不一定有水,不一定有绿洲,B错误;河流出山口处并不一定都能形成冲积扇,不一定有绿洲分布,D错误。
故选C。
13.C 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过度樵采、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等都会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C正确;ABD三个选项与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没有直接关系,均错误。
故选C。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
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A.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