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训简示康练习

训简示康练习

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甲]’;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乙]。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1、解释加粗的字词句2、从下列虚词中选择适当的两个词填入[甲][乙]处焉矣乎耳也3、下列各项与“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B.使吏召诸民当偿者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而诸将敢救者4、文中最能说明“但顺吾性而已”中“吾性”含义的一句话是。

5、分析第一段特色:6、《训俭示康》选自朝的文集。

他的主要著作是我国最大的史书《》,属于体史书,得名源自皇帝“,”的评语。

课文第一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一、在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句下加以解释: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管仲镂簋朱簋、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二、分析写作特点:举例繁富而不显累赘(结合2-5段内容分析)训俭示康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众人皆以奢靡.为荣()(3)今人乃以俭相诟.病()人争非之,以为鄙.吝()(4)奈何饮于酒肆.()妾不衣帛.,马不食粟()2.《训俭示康》一文选自《》,作者,字君实,世称先生。

他是我国时期著名的。

康,是作者的儿子。

“训俭示康”意为。

写作目的是教诲儿子不要追求奢靡,并要求其教诲子孙崇尚节俭。

文章列举了个人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的重要性。

3.根据课文,完成下列语句:(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2),今人乃以俭相垢病。

(3)由俭,由奢。

(4)俭,;奢,。

(5)君子寡欲则,,小人寡欲则(6)君子多欲则,,小人多欲则__________课堂练习4.课文第1段中,作者从自己的行为写起有何作用?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酒非内法.(2)人争非.之(3)以为鄙吝..(4)风俗颓弊..如是6.对“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还能忍心帮助他们吗?B.居高位有权势的人,即使不能禁止,还能忍心助长这种坏风气吗?C.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难道还能忍心助长这种人的作风吗?D.对居高位有权势者的这种恶劣风气,虽然不能禁止,还能忍心助长吗?7.对此段文字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士大夫以奢侈为荣是不得已B.作者认为,以奢靡为荣的风气是士大夫们助长起来的C.作者认为,以奢靡为荣的坏风气是“居位者”们助长起来的D.作者认为,以奢靡为荣的坏风气,士大夫们即使不能够禁止,也不能助长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远罪丰.家()(2)枉道速.祸()(3)豪侈冠.一时()(4)人莫之非.()9.前一段的论证结构是()。

A.并列B.总分C.层进D.对照10.后一段列举的很多事例所论证的观点是()。

A.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B.俭.德之共也。

C.侈,恶之大也。

D.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11.翻译“侈,恶之大也”:课后练习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2~16题。

雷义拒金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

义尝济人死罪,罪者后以金二斤谢之.义不受,金主伺义不在,默投于承尘(天花板)之上。

后葺理屋宇,乃得之,金主已死,无所复还,义乃付以县曹。

(范哗:《后汉书》第八十一卷)子罕辞宝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以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二年)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金主伺义不在()(2)默投于承尘之上()(3)后葺理屋宇()(4)献诸子罕()(5)以示玉人()(6)尔以玉为宝()1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之”字:(1)罪者后以二十金谢之()(2)默投于承尘之上()(3)后葺理屋宇,乃得之()(4)故敢献之()14.对“后葺理屋宇……义乃付以县曹”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雷义修理房屋,才得到这些金子,但姓金的人已不在人世,无法物归原主,雷义就把金子交给县里的官吏B.后来,雷义修理房屋,才得到这些金子,但金子的主人已不在人世.无法物归原主,雷义就把金子交给县里姓曹的官吏C.后来,雷义修理房屋,才发现这些金子,但金子的主人已不在人世,无法物归原主,雷义就把金子交给县里的官吏D.后来,雷义修理房屋,才发现这些金子,但姓金的人已不在人世,无法物归原主,雷义就把金子交给县里姓曹的官吏15.“若与以我,皆丧宝也”中有省略的内容,请在你认为适当的空格处补出:若与以我,皆丧宝也。

16.雷义和子罕对待财宝态度的共同之处是。

附参考答案:1.(1)nǒn tiǒn (2)gòu mí(3)gòu bǐ(4)sìbó2.《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司马光涑水北宋政治家司马康剖析节俭的好处给康看十二节俭3.(1)吾心独以俭素为美(2)古人以俭为美德(3)人奢易人俭难(4)德之共也恶之大也(5)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6)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多求妄用,败家丧身4.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更有说服力5.(1)(酿酒的)方法(2)讥评,认为不对(3)没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4)败坏6.B7.C8.(l)使……丰裕(2)招致(3)称第一(4)批评9.B10.D11.奢移是(各种罪恶中的)最大的罪恶12.(1)等待(2)悄无声息地(3)修理(4)之于,兼词(5)给……看(6)你13.(1)雷义,代人(2)的,结构助词(3)金。

代物(4)玉,代物14.C15.若(尔)与以(玉)我,(你我)皆丧宝也16.拒而不受训俭示康1 自己 , 古人 ----- 俭素为美众人 , 今人 ---- 奢侈2 先公客至置酒 ---- 俭(家风)正面教诲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士大夫设宴备酒 --- 侈3 李文靖公 ---- 居第隘 ---- 居住参政鲁公 ---家贫无器 --饮食深谋远虑赞扬同朝同地位同样节俭的事张文节 ---- 职位变 ----- 作风4 俭则寡欲君子不役于物直道而行小人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居官必贿小人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居乡必盗恶之大也5 正考父季文子以俭立名 ( 正 )管仲(身后败名)公叔文子何曾(祸延子孙)石崇(当代就败)寇准以侈自败(反)(本人子孙均受害)2.[甲]矣[乙]也3.C(题干句和A、B、D三句都是定语后置句,而C项是假设句)4.与其骄纵,无宁固陋(与其骄著,不如简朴等)5.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