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实验知识点汇总整理

生化实验知识点汇总整理

百分吸光系数:指在一定波长下,吸光物质的溶液浓度为1g/100ml,光程为1cm 时的吸光度,单位是ml/(g·cm)。

标准曲线:指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组分的标准物质的某理化性质,而得到的性质的数值曲线。

层析:指利用各组分物理性质的不同,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分离速度不同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及测定的方法。

层析法:混合物中各种色素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柱子,从而彼此分开。

分离开的色素形成不同的色带而易于区分,由此得名为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层析法。

重组子:两个突变位点之间可发生交换产生野生型的最小单位,即不能由重组分开的基本单位。

重组子另一定义是指,含有重组DNA分子的转化细胞电泳:带电粒子在直流电场中向着所带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电渗:电动现象之一,指在电场作用下液体(通常是水)相对于和它接触的固定的固体相作相对运动的现象。

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pH大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小于带负电)分配系数(Kd):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比。

反映了溶质在两相中的迁移能力及分离效能是衡量溶质分子被阻滞程度的一个特征性常数分光光度法:根据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和吸收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是利用物质对某种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建立起来的鉴别物质或测定其含量的一项技术。

分子筛:狭义上讲分子筛是结晶太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由硅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成,广义上讲,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孔径为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它只允许直径比孔径小的分子进入,因此能将混合物中的分子按大小加以筛分GOD法测定血糖:葡萄糖氧化酶(GOD)利用空气和水催化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氧化,生成葡萄糖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经过氧化物氧化酶(POD)氧化成水和氧;氧将4-氨基安替吡啉和酚氧化成红色的醌化合物,醌和葡萄糖成正比。

将醌与标准液比色,算出血糖的含量。

感受态细胞: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2,RuCl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多有外源DNA的载体分子通过的感受态细胞。

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T%):每100ml凝胶溶液中含有的单体(Acr,a)和交联剂(Bis,b)总克数称为凝胶浓度,用T%表示聚丙烯酰胺凝胶交联度(C%):凝胶溶液中,交联剂(Bis)占单体单体(Acr)和交联剂(Bis)总量的百分数称为交联度,用C%表示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域底物结构相似或部分相似,可与底物共同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

这种抑制使得Km增大,而Vmax不变。

碱裂解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质粒DNA的方法,碱变性抽提质粒DNA 是基于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与复性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目的。

交联度:用C%表示,表示交联剂克数占凝胶总克数的百分数。

交联度过高不仅凝胶变脆缺乏弹性且透明度降低交联度过低凝胶聚合不良呈糊状。

拷贝数:就是指某基因(可以是质粒)在某一生物的基因组中的个数.空白管:即管内溶液用与样本相同的一切试剂而不含被测定的物质的试管,用以抵消或减少实验误差Lambert-Beer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间的关系的定律,公式为A=Ecl,A为吸光度,E是吸光系数,c为浓度,l为厚度。

摩尔消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指一定波长时,溶液的浓度为1 mol/L,光程为 1cm 时的吸光度值,用ε表示,单位是L/(mol·cm)。

米氏常数(Km):米氏常数,是酶的一个特征常数大小反映了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强弱。

米-曼氏方程:定量地描述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S]:底物浓度V:不同[S]时的反应初速度Vmax:最大反应速度(maximum velocity) Km: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酶促反应速率以及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机制的影响的科学。

酶单位:在最适反应条件下1小时完全消化1ugDNA的酶量为1个单位凝胶层析:是指混合物随流动相流经作为固定相的凝胶层析柱时,混合物中各物质因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技术内水体积(Vi):层析柱中溶胀凝胶颗粒内部所含水相的总体积ml,也称内水体积,常用Vi表示逆转录:以RNA为模板,由逆转录酶催化4种dNTP聚合,产生DNA的过程,又称为RNA指导的DNA合成。

迁移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即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速度的快慢的量度,运动得越快,迁移率越大;运动得慢,迁移率小。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或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

琼脂糖链依分子内与分子间氢键及它力的作用使其互相盘绕形成绳状琼脂糖束,构成大网孔性凝胶。

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双倒数作图法:一个酶促反应速度的倒数(1/v)对底物浓度的倒数(1/[s])的作图。

X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代表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倒数。

外水体积(Vo):层析柱床中溶胀凝胶颗粒间隙中液体所占的体积,即空隙的总体积,也称外水体积,常用Vo表示洗脱体积(Ve):洗脱时间是指从加样开始到检测器检测出峰所经过的时间。

在这期间内流出的洗脱液体积称为洗脱体积,常用Ve表示。

限制性内切酶:一类具有严格识别位点,并在识别位点内或者附近切割双链DNA 的脱氧核糖核酸酶。

血糖:即血液中所含的糖,通常是葡萄糖,机体能源之一。

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正常值为3.89~6.10mmol/L(70~110mg/dl)印记术:将各种生物大分子从凝胶转移到一种固定基质上的过程称为印记术,已广泛用于DNA、RNA、蛋白质的检测。

转化:是将异源DNA分子引入一细胞株系,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质粒DNA:质粒为环形闭合的双股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命所必需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性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

质粒具有可自主复制、传给子代、也可丢失及在细菌之间转移等特性,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绪论简述分光光度法原理。

(5分)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某种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建立起来的鉴别物质或测定其含量的一项技术。

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为I/I0。

根据朗伯(Lambert)-比尔(Beer)定律,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与光程成正比:A=KLC,C为该物质浓度,K为吸光系数,L为光程。

简述分光光度法的波长选择的原则。

(5分)一般是选择待测物质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但在实际测验中应该全面考虑①应使被测溶液有适当的光密度.②应使干扰影响降低至最低限度③应使标准曲线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接近直线实验一、蛋白质定量分析技术简述标准曲线的作用及绘制要点。

(5分)作用:①标准曲线又称校正曲线或工作曲线,它是比色分析法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从浓度-光密度直线的直线特性,可以判断所采用方法的呈色反应是否符合Lambert-Beer定律。

②做多次平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可判断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操作、仪器等误差的大小,从而确定该测定方法的可靠性。

③从绘制标准曲线的斜率可以比较各种方法的灵敏度。

④当进行大批样品分析时,可省略多次计算,从光密度值直接查阅标准曲线而求得被测物质的浓度。

作法: ①标准液浓度的选择:在制备标准曲线时,标准液浓度选择一般应能包括待测样品的可能变异最低与最高值,一般可选择5种浓度。

浓度差距最好是成倍增加或等级增加,并应与被测液同样条件下显色测定。

②标准液的测定:在比色时,读取光密度至少读2-3次,求其平均值,以减少仪器不稳定而产生的误差。

绘制要点:①用普通方格纸作图。

图纸最好是正方形(长:宽=1:1)或长方形(长:宽=3 :2),以横轴为浓度,纵轴为光密度,一般浓度的全距占用了多少格,光密度的全距也应占用相同的格数。

②绘制标准曲线时,以浓度位置向上延长,光密度位置向右延长、交点即为此坐标标点。

然后,将各座标点和原点联成一条线,若符合Lambert-Beer氏定律,则系通过原点的直线。

③若各点不在一直线,则可通过原点,尽可能使直线通过更多点,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地分布在直线的两边。

④标准曲线绘制完毕以后,应在座标纸上注明实验项目的名称,所使用比色计的型号和仪器编号、滤光片号码或单色光波长以及绘制的日期、室温。

⑤绘制标准曲线:一般应作二次或三次以上的平行测定,重复性良好曲线方可应用。

⑥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只能供以后在相同条件下操作测定相同物质时使用。

当更换仪器、移动仪器位置、调换试剂及室温有明显改变时,标准曲线需重新绘制。

双缩脲测定蛋白质浓度原理: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也能与Cu2+反应产生紫红色化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方法:标准曲线法优点:操作简便、迅速、受蛋白质种类性质的影响较小;缺点:灵敏度较差,特异性不高。

-CONH2、 -CH2NH2、-CS-NH2等基团也有此反应。

注意事项: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范围为1-10mg。

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原理:二甲酸喹啉(BCA)与硫酸铜等试剂组成的试剂,混合在一起后颜色为苹果绿,即BCA工作试剂。

在碱性条件下,BCA与蛋白质结合时,蛋白质将Cu2+还原成Cu+,一个Cu+螯合两个BCA分子,工作试剂由原来的苹果绿变成紫色复合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优缺点:1.操作简单,快速,45分钟内完成测定,比经典的lowry改良法快4倍且更加方便。

2.准确灵敏,试剂稳定性好,bca试剂的蛋白质测定范围是20~200ug/ml,微量bca测定范围在0.5~10ug/ml。

3.经济实用,除试管外,测定可在微孔板中进行,大大节约样品和试剂用量。

4.抗试剂干扰能力强,但仍受一些物质,试剂的干扰。

方法:标准曲线法注意事项:实验操作的一般注意事项。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法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具有共轭双键的罗酪氨酸,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

它们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吸收高峰在280nm波长处,且在此波长内吸收峰的光密度值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故可作为蛋白质定量测量的依据。

但由于各种蛋白质的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不同,故要准确定量,必须要有待测蛋白质的标准纯品作比较,或且已经知道其消光系数作为参考。

优缺点:1.操作简便,快速,样品经稀释后,倒入比色杯即可测定2.样品不缺失,测定后可以回收,多用于纯化蛋白质的微量测定 3.主要缺点是精确度差,由于其他物质在同一紫外区又吸收以及不同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变动过大所造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