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开展网络表演市场整治行动2018年2月起至4月底,文化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表演市场专项规范整治行动①。
专项整治期间,文化部将部署各地依法查办一批网络表演典型案件,关闭一批价值导向严重偏差、内容格调低俗、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网络表演平台,封禁一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网络主播②,加大曝光力度,形成对违法违规网络表演平台及主播的强力震慑。
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网络表演平台丰富网络表演内容③,在春节期间举办“网络过大年”“民俗直播”“非遗直播”“网络文化进基层”等活动,组织优秀主播播报各地民俗风情、非遗展演、文艺演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变化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共同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思维导图】【创新演练】1.广电总局印发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防止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炒作个人隐私和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
这一通知体现的文化生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有()①追捧明星炒作个人隐私是应取缔的腐朽文化②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媒体健康发展③坚决奏响主旋律文化,反对市场对文化发展的调节④对文化市场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①错误,追捧明星炒作个人隐私不属于腐朽文化的范畴;③“反对市场对文化发展的调节”的表述错误;根据题意,《通知》要求,坚决防止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炒作个人隐私和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体现了政府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媒体健康发展,即要加强引导,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②④入选。
选D。
答案:D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网络红人到网红美食、网红景点、网红图书馆、网红文化、网红经——网红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对“网红”,人们褒贬不一,这是多元的时代,需要多元的文化,网红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网络红人”的走红,契合了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以及臆想等心理,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网红”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代表。
献身航天事业的优秀女飞行员余旭、武汉最美女交警张倩芳、“科普小能手”博物杂志等,他们深受网友点赞的原因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群众的热心服务,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但也有一些人,为了成为网红,不惜突破底线,以炫富、暴力、色情等内容过分媚俗、庸俗的表达,污染社会风气,损害“只有依靠才华和努力才能成功”的主流价值观,破坏公序良俗。
针对问题,政府部门联合APP官方整顿和过滤不良信息,对未成年等网络群众进行积极引导。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网红文化产生的原因。
(2)针对网红文化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联合APP官方整顿和过滤不良信息,对未成年等网络群众进行积极引导,这对我们发展大众文化有何启示?解析:(1)材料提到网红文化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所以可以发现,网络媒介也就是大众传媒在网红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作用。
从“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观”可以发现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文化市场呈现出斑斓色彩;受众心理需求也是重要原因,“多元的时代,需要多元的文化,网红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2)政府加强对网红文化管理和引导,可以看出,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对网红文化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答案:(1)①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推动了网红的产生与发展。
②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斑斓色彩。
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2)①不良信息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网红文化必须抵制落后文化,发展健康有益文化才能久远。
②对网红文化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基础巩固1.励志图书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励志图书的内容是关于“厚黑学”的精神糟粕,可能成为诱人走向失败的“精神毒药”。
该现象折射出()①市场上的励志图书已经成为精神毒药②文化产业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③励志图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④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良性引导和规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题干中的“厚黑学”的精神糟粕,可能成为诱人走向失败的“精神毒药”,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引导,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过于绝对,在复杂的文化市场中,优秀的文化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起着示范作用,故排除;③说法错误,文化的载体是物质状态的,故排除。
故选C项。
答案:C2.针对一些地方的电台和电视台节目出现的低俗化倾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连续下发多项规定,叫停部分节目,取消一些栏目,还对一些娱乐选秀节目做出明确限制。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国家广电总局采取这种措施是因为()A.良好文化氛围主要是靠政府部门的规定来限制而形成的B.娱乐选秀节目不利于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C.文化活动决定人的文化素养D.文化低俗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解析: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采取这种措施是因为文化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化低俗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个人的成长,D项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而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是自动形成的,而是靠全社会成员共同营造的,而不能仅靠政府部门的规定来限制而形成,A项错误;准确地说,低俗化的娱乐选秀节目不利于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B项错误;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逐步养成的,文化活动影响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但不能决定人的文化素养,C项错误。
正确选项为D。
答案:D3.近年来,大量文化节目的出现,使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加上观众年龄、民族、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因素,导致了春晚“众口难调”,使春晚面临不同声音。
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展大众文化,提高不同群体的文化满意度B.控制文化市场,缩小人们对文化的选择空间C.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D.普及文化知识,消除人们的鉴赏水平差距解析:观众年龄、民族、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因素,导致了春晚“众口难调”,这启示我们要发展大众文化,提高不同群体的文化满意度,A项正确;控制文化市场,缩小人们对文化的选择空间观点错误,B项不选;倡导高雅文化并不都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C项不选;“消除人们的鉴赏水平差距”观点错误,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答案:A4.一段时间以来,明星“天价片酬”的话题不断触痛大众神经。
不久前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剑指影视行业“阴阳合同”、偷逃税等乱象。
近日,部分行业协会和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互联网文娱企业也积极响应号召,倡议控制不合理片酬,力求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
这表明()①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②文化生产者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③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④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反对通俗、娱乐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表明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而文化生产者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依法纳税,自觉承担社会责任,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大众传媒的作用,③与题意不符;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但并不反对通俗、娱乐文化,④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答案:A能力提升5.某知名文学评论家指出,当前许多流行的通俗文学作品本质上就是一种快餐文化,美味却未必营养,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倾向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该观点主张()①净化文化环境,改造抵制落后文化②加强文化建设,倡导风格与形式多样化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④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①错误,应该是改造落后文化,而不是抵制落后文化;材料并没有表明要倡导风格与形式多样化,②不符合题意;“当前许多流行的通俗文学作品本质上就是一种快餐文化,美味却未必有营养,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倾向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表明该观点主张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答案:D6.“我们确实需要一些通俗的娱乐节目,但一些电视、网络节目和文艺作品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所谓收视率、卖座率,而不惜丧失原则,走向低迷、粗俗、恶搞的边缘,由通俗演变为低俗。
作为一个母亲,我很担心孩子们会在这些假、丑、恶的东西中迷失自己。
”材料给我们的警示是()①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②传媒具有商业性,需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③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克服传媒的商业性④文化生产者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大众传媒具有沟通、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故①错误;“传媒的商业性”是无法克服的,故③错误;材料说明传媒具有商业性,需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也说明了文化生产者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故②④正确。
故选C。
答案:C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某市强调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文艺评论者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为文艺创作指明方向。
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原因。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文化由人创造又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艺工作应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优秀文化塑造人的作用。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艺创作应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文艺创作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