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主要海湾水环境

福建主要海湾水环境

福建省主要海湾水环境
质量通报
(2013年第四季度)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二O一四年一月印发
根据2013年第四季度我省13个主要海湾和平潭海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经分析评价,现将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海湾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水质状况
2013年第四季度,我省13个主要海湾和平潭海域海水水质监测面积5148平方公里,其中劣四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比2013年第三季度有所上升。

13个主要海湾和平潭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海湾海水水质状况如上图所示,大部分海湾以劣四类及第四类海水水质为主,主要原因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高。

主要海湾海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闽江口和泉州湾局部海域粪大肠菌群含量超出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二)主要功能区水质状况
2013年第四季度,各功能区水质状况如下:
农渔业区
监测的农渔业区水质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富
营养化水平保持较高水平。

港口航运区
符合功能区要求的海域面积为360.1平方公里,占监测港口航运区海域面积的21.6%,较去年同期基本一致。

海洋保护区
宁德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水水质由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偏高,难以满足保护区海水水质要求。

旅游娱乐区
由于粪大肠菌群或悬浮物含量偏高,三都澳旅游娱乐区和闽江口旅游娱乐区不符合功能区要求。

(三)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变化趋势
2013年第四季度,主要海湾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较第三季度含量均有所升高。

13个主要海湾和平潭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变化趋势
13个主要海湾和平潭海域无机氮含量变化趋势
二、原因分析
2013年第四季度,大部分海湾第四类及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比例升高,主要是由于第四季度水温较低,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对海水中营养盐消耗量降低;同时大量米草枯死,浮游植物腐败分解,释放氮和磷等营养元素。

泉州湾及闽江入海口海域粪大肠菌群含量超出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原因是陆源污水排放所致。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大多数海湾氮和磷含量偏高的现象,建议各级政府依照海洋功能区划划定的功能区,进一步开展米草治理工作,增加红树种植面积,保护海湾的生态环境;同时,按照水产养殖规划,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防止水产养殖无序增长。

针对闽江口和晋江入海口海域粪大肠菌群含量超出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现象,建议福州市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对侵占河道的堆放垃圾、养殖畜禽、开设饮食摊档等行为加强
管理,确保沿河污水达标排放。

分送: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环保司,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林业厅,省外经贸厅,省监察厅,省旅游局,省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环保处,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处,省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沿海设区市、县(市、区)海洋与渔业局。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厦门大学,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闽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各设区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