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5)
公元1736——1911年 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
可编辑ppt
3
中国古典园林
• 启示:
从发展阶段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正好 与以汉民族为主题的封建大帝国从开始形成而转化为全盛、 成熟直到消亡的过程相当。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方 面的制约。
可编辑ppt
4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的生成期
可编辑ppt
2
中
中国古典园林 公元前11世纪——公园220年
国
生成期
是中国园林的产生和成长期,主要包括殷、
古
周、秦、汉。
典
园
林 阶 段
转折期
公元220——589年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图
全盛期
公元589——960年 相当于隋、唐时期。
成熟期
公元960——1736年 相当于两宋到清初。
成熟后期
1. 农业文明建立后,狩猎成为一种统治阶级的娱乐活动。
2. “囿”成为统治阶级专门的狩猎场所。
“ 囿,所以域养禽兽也。” 《诗经》毛苌注。
“囿,苑有垣也。”
《说文》
3. 囿除了为帝王提供祭祀、丧纪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 味,还能在其中进行游玩。
可编辑ppt
7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之二——台
1. “积土四方而高曰台。”
——殷、周、秦、汉
(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可编辑ppt
5
背景介绍 1.殷、周、秦、汉的兴衰
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 黄土高原出现农业曙光 • 原始农业使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 原始公社 • 夏王朝建立 • 出现“城市化”倾向 • 殷商建立
可编辑ppt
中国古典园林
6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之一——囿(yòu )
“物我对立”
西方思想以物我对立、主客体对立的方式去看待自然, 自然是人通过理性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可编辑ppt
15
中国古典园林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 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 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 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5. 食用植物与药用植物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
中国古典园林
可编辑ppt
9
中国古典园林
影响风景式园林发展的三方面因素
• 囿、台、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其中囿和 园圃属于生产基地的范畴,它们的运作具有经济意义, 台则关涉到通神、望天,可以说栽培、圈养、通神、 望天是园林雏形的源初功能,观游在其次。其后观游 功能虽然上升,但是其它源初功能一直延续到秦汉时 期。(经济因素)
3.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 静。”“山水”成为自然风景的代称。
可编辑ppt
17
中国古典园林
意识形态因素之三——神仙思想
1. 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 要观点。
可编辑ppt
16
中国古典园林
意识形态因素之二——君子比德
1. 君子比德的思想到源于先秦儒家,他们从功利、伦理 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
2. 君子比德是指大自然山林川泽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美 感,在于它们的形象能够表现出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 似的特征,从而将大自然的某些外在形态、属性与人 的内在品德联系起来。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 代表。
可编辑ppt
参考: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 国古代的生态智慧1”4 》
中国古典园林
“天人合一”
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 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 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上古的原 始农业经济。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始终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天人合一”的命题由宋儒提出,但作为哲学思想在西周就已 经出现。
可编辑ppt
13
中国古典园林
“天人合一”思想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 内容:1. 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 2. 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 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 天是主宰人、特别 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 天 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
——刘杰武
可编辑ppt
1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时期划分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 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叶的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这三 千余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 系——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不同,它的发展表现 为缓慢的、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
可编辑ppt
11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的最初的发展还受到三方面意识形态因素的影 响:
一、“天人合一”思想 二、“君子比德”思想
三、 “神仙思想”
可编辑ppt
12
中国古典园林
意识形态因素之一——天人合一
影响中国园林的三个重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 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二分” (季羡林)说相对立。
中国园林缓慢、持续演变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题,工商业经济始 终处于附庸的地位。
二、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与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 家机器,有效地控制着全国的广大地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
三、儒家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 思想,始终占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促成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 素是人们对于大自然生态美的认识——山水审美观念
的确立。(社会因素)
可编辑ppt
10
中国古典园林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小雅·斯干》)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诗经·小雅·蓼莪(liǎo é )》)
2. 台的原始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
3. 台是古代人们对山岳的模仿。 可登高、可观风景。
• 例如:鹿台。
中国古典园林
可编辑ppt
8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之三——园圃
1. “园,所以树木也。”
毛传。
2. பைடு நூலகம்种菜曰圃。”
《说文解字》
3. 西周时,园圃并称,其意互通。
4. 《周礼·地官》:“以场圃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