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如何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如何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余胜海/文企业管理之神杰克·韦尔奇告诉我们:“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像教练一样,培育自已的员工,带领自己的团队,给他们提供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企业的成长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集中体现,创业者能否走得更远,取决于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基本素质。

创业者能否走得更远,取决于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基本素质。

企业的成长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集中体现。

企业的成功也是人才的成功。

搭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对任何创业者而言,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决定着创业的成败。

优秀团队的标准是高度责任感,成功的行业经验,合作的心态。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组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呢?扬长避短,恰当使用笔者在做记者和管理咨询期间接触过许多失败的创业者。

创业者之所以多遭失败厄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

可以说,失败的创业者从创业一开始,就奠定了创业失败的命运。

我国唐朝著名诗词家邵谒有云: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可见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在中国古代就引起了广泛地重视。

近代中国开国之父孙中山先生也说过,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有了人才,不一定有事业,但是没有人才,就一定没有事业。

世上的人虽然是各种各样,但是,以创业者用人的眼光去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可以信任而不可大用者。

这是那些忠厚老实但本事不大的人;二是可用而不可信者,这是那些有些本事但私心过重,为了个人利益而钻营弄巧、甚至不惜出卖良心的人;三是可信而又可用的人。

作为创业者,都想找到第三种人。

但是这种人不易识别,往往与用人者擦肩而过。

为了企业的发展,创业者各种人物都要用。

只要在充分识别的基础上恰当使用,扬长避短,合理配置,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人有所长,必有所短。

创业伙伴之间的优势最好呈互补关系。

选择的时候要看清其长,以后也要学会包容其短。

所谓取长补短,是取别人的长补自己的短,此为团队的真正价值,长城不是一人筑成,想做出点成绩,就得有做事情的开放心态。

当你是内向型性格,不善于交际,只适合从事技术工作时,那你就最好找富有公关能力、会沟通、能处理复杂问题的搭档;当你是急性子,脾气比较暴躁且又自认为很难改正时,那最好找慢性子、脾气温和的搭档——因为合作中的摩擦是在所难免的,一急一缓可以相得益彰。

郭广昌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团队:“我们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分至80分,但是我们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企业的发展像一条河,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我们每一个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无论是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汇入的位置。

”郭广昌建议创业者:“我觉得在你决定谁可以成为你的合作伙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两种感觉,第一种感觉,你的人生的基本价值的信条他跟你一致不一致;还要找到彼此之间有互补性的人。

你就需要对自己加以了解,你擅长的是什么方面?你要寻找跟你互补的人,从共同点上你可以筛掉一批人,有的人对钱太斤斤计较,你根本就不能要,就不用去考虑。

”创业需要的是一个系统,而非某一两个单点,作为单独的一个人,不可能具备创业所需要的所有技能和资源,大量创业事例告诉我们,单个创业者通常只能达到维持生计。

要想单枪匹马地发展一家高潜力的企业是极其困难的。

如果创业者不顾实际情况,一门心思单打独斗,就很有可能延误企业的发展。

创业者如果成为孤独的“狼”,无法与他人相处共事,那只能算是地摊式的小业主而无法成为统领千军万马的企业家。

既要讲独立,也要讲合作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既要讲独立,也要讲合作。

适当的合作(包括合资)可以弥补双方的缺陷,使弱小企业在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

春秋时代战国七雄尚讲合纵连横,创业者更需要从创业整体规划出发,明确哪些方面的技能和资源是自己所欠缺的,再以此来寻找相关具备此类技能和资源的合作人,大家的资源和技能实现整合,共同发展。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季琦告诉青年创业者,“携程网”的成功,除了抓住当初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是关键。

“携程网”的团队成员来自美国Oracle公司、德意志银行和上海旅行社等,是技术、管理、金融运作、旅游的完美组合。

大家在一起创业,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避免了很多创业“雷区”。

团队是公司的魂、是公司最终成功的重要的保证。

一个好的合伙人,可以帮助企业腾飞;同样,一个不合格的合伙人,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灾难。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合作伙伴,意味着将企业未来几年的命脉与人共享。

那么在共享权力之前,就必须认真地考察合作伙伴。

对创业者而言,可能在创业初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会造成见到光头就以为是和尚、捞到根稻草就以为能救命的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鉴别能力,冷静地分析可能的合作伙伴,谁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志同道合,目标明确找创业搭档就跟找对象一样重要,对方是你事业上的另一半,在共同的创业过程中是否会与你福难同当、同舟共济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拳头”。

一个拳头由五个手指组成,如果五个指头握紧地打出去,可以打死一个人,但分散开来,用每个手指去戳人,也许连皮都推不破。

团队的成员应该是一群认可团队价值观的人。

团队的目标应该是每个加入到团队里的成员所应认可的。

否则的话,就没有必要加入。

在明确了一个团队的目标时,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应该以这个共同的目标为出发点,来召集团队的成员。

团队是不能以人数来衡量的。

如果你有一群人,但没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那这就不是一个团队,而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样的团队是打不了仗的。

所以,你和你的伙伴应是志同道合的,有共同的或相似的价值追求和人生观。

合伙人应该都是有梦想的人,是为了做出一番事业而走到一起,而不是为了简单的现实利益。

电子资讯系统公司(EDS)、佩罗系统公司(Perot Systems)的创始人罗斯?佩罗曾经说过:“我在找人,找那些喜欢赢得胜利的人。

如果我没找到,我就找那些憎恨失败的人。

”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必须是对企业的创业项目有热情的人。

因为任何人才,不管其专业水平多么高,如果对创业事业的信心不足,都将无法适应创业的需求。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团队精神在企业管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微软集团在用人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团队精神,理由是即使你才华横溢,有超群的技术,可是如果你不懂得与人合作,那么就不能发挥出最好的成绩,只有把企业内部里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各种人才有效地联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效的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现代企业很看重团队合作,但许多创业者依然还有以个人为主、个人为尊的思想意识:我的生意我的事业我作主,容不得他人染指,要掺进来很多人,这个事业倒底是算谁的,其他人不要参与到我的思想中来,更不要参与到瓜分我的利益上来。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如果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

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

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六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的颜色,六个人的友谊。

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绝大多数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都很少,一般是三四人,多也不过十来人,如此少的团队成员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实在是“小儿科”,因为人数太少,几乎每个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觉得能够轻易驾驭。

但实际上,这个创业团队成员虽少,但是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更有一股藏于内心的不服管的信念。

因此,我们对创业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不能抱以轻视的态度。

优秀的创业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应该相互非常熟悉,知根知底。

《孙子兵法》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创业团队中,团队成员都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同时对其他成员的长处和短处也一清二楚,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团队成员之间因为相互不熟悉而造成的各种矛盾、纠纷,迅速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现在,国内许多大学生选择创业,他们选择的合作伙伴也多是同学、朋友、校友,但是还是很快就失败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选择的合作伙伴虽然都是他的“熟人”,但是他的那些“熟人”之间是缺乏交流、沟通的,说到底,还是团队成员是相互陌生的。

甚至在许多校园BBS上,笔者看到某个同学有一项新发明,或者是好创意,立即广发“英雄贴”,虽然都是同龄人,但是毕竟没有共同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这样的团队成员之间是缺乏凝聚力的。

所以,优秀的创业团队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团队内所有核心成员都是相互非常熟悉的人。

记住:创业团队不需要陌生人!完善股权,利益共享在个人创业的初始阶段,一定要具有群做群分的意识,这里所指的群做群分,就是指创业主导者来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合作人一起来合作起步发展,并且,还要做到清晰且无争议的利益分配。

创业团队中无论有几个合作者,所持有的股份上可以做到大家平均,但在统一规划方面必须得确立一个主导者,不然就很容易出乱子。

各人的资源不通过一个整体的框架进行调配整合,就是浪费,每个人的执行力若是没有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也是浪费,尤其是大家形成决议后,就必须确保集中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向一个确定的方向前进。

若是在形成决议后,每人的思想和行动方向没有一个主导者进行统一规划约束的话,那么很容易大家的新思想就会不断的否定原来的老思想,新的行动方向又会不断的取代原设定的方向,很快就会导致巨大的内耗和矛盾。

郭广昌在《赢在中国》现场告诉创业者:“既然是一起创业,肯定不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那当然要有股份了。

如果不是在股份合作这个层面的话,就不存在一起创业的问题。

至于怎么分,我觉得你要将心比心,很好地跟你的团队去沟通,也就是合作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不是你看到对方的长处而是你能不能容忍对方的短处。

如果怎么分变成一个很大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可能你们之间的默契还有问题。

就以我们自己为例,怎么分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成问题。

”另外,创业企业的股权结构不能太复杂,或者说不能在开始阶段赋予别人太多权利,因为后续的投资人特别是风险投资人,会关注公司的股权结构,如果股权结构太复杂,谈判就很难进行。

对于创业者来说,从企业创立开始就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股东协议,明确各个创业者之间和原始投资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创业,已经不是原生态的打白条年代了,而是股份+期权的契约年代。

国内兄弟创业也好,伙伴创业也好,能够做大、做好的企业不多,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创业契约文化的不了解。

在团队组合时,有一些事情是要坐下来板着面孔谈清楚,提前做好约定的。

叫朋友到公司来做事,千万别说“请你来帮我”,而是要事先讲好规则。

友情不能维持合伙关系,事实上生意上的合伙关系很容易破坏多年的友情。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

凡涉及到权利义务与利益分配问题,还是要一切先说清楚讲明白,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回避不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