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转基因农作物回归自然界

4转基因农作物回归自然界


• 在进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时,我们应从两个方面考 虑这一问题。 • 一个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区没有存在与其可以杂交的近缘 野生种,则基因漂流就不会发生。如在加拿大种植转基 因棉花,因没有近缘野生种存在则不可能发生基因转移。 同样,在中国种植转基因玉米,因没有野生大刍草,所 以也不会发生基因漂流。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环境 安全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环境 安全
• 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所 用的许多基因是与抗虫或抗病性有关的,其直 接作用对象是生物。如转入Bt杀虫基因的抗虫 棉,其目标昆虫是棉铃虫和红铃虫等植物害虫, 如大面积和长期使用,昆虫有可能对抗虫棉产 生适应性或抗性,这不仅会使抗虫棉的应用受 到影响,而且会影响Bt农药制剂的防虫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抗虫棉推广时一般要求 种植一定比例的非抗虫棉,以延缓昆虫产生抗 性
人如何选择人际关系中人的 行为规范?
• 人的思想模式:
系统结论 基本概念+逻辑推理
预先设定(公理,论点)
信仰(世界观) 人(时代、民族、个人)
常见伦理体系
伦理体系 自然论伦理学 进化论伦理学 快乐论伦理学 实践伦理学 处境伦理学 中国人的伦理观 犹太人的伦理观 基督教的伦理观 论点 人依自然而生 人依进化的方向而活 快乐是唯一的善 在可选择的行为中,看哪一 件会产生较善的结果 伦理的唯一原则就是爱,是 行为人当时处境决定行动 三纲五常、家庭、良心 十诫 尊荣上帝、爱人如己
二、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食品 安全
• 食品安全性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 要方面。经合组织1993年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 价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 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 为是安全的。如转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抗病毒 植物及其产品与田间感染病毒的植物生产的产 品都带有外壳蛋白,这类产品应该认为是安全 的。若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不存 在实质等同性,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
三、理性地看待转基因农作物的 安全性
• 科学家当如何自律? • 实验要客观公正全面 • 勇敢停止有问题的实验
四、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评估权 ---国际管理条例
•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 已制定了各自对转基因生物(包括植物) 的管理法规,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和监控。 • 如美国是在原有联邦法律的基础上增加 转基因生物的内容,分别由农业部动植 物检疫局、环保署及联邦食品和药物局 负责环境和食品两个方面的安全性评价 和审批。
基因制药的反思与管理
• • • • 基因药物的质量管理问题 活体生产,不容易进行质量控制 负作用难以预料 需要新的检测标准和系统
基因治疗的伦理和法规
• 合理性:忍看病人痛苦、死亡? • 风险性:死在治疗中或者治疗后 • 商业性:倾家荡产为医治
基因治疗的伦理和法规
• 2002年美国和法国暂停“气泡儿童”类似的基因 治疗 • 2003年9月15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了赛百 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当他看到重组P53腺病毒 注射液的商品名叫“今堤森”时,提出建议: “叫‘今又生’怎么样?老百姓一看就懂,意思 是有了肿瘤今天就用,用了可以复生。”公司董 事长彭博士兴奋地答道:“谢谢首长取这么好的 名字,这将是公司巨大的无形资产” • 2003年10月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 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
第四讲 转基因农作物回归自然界
• 目的要求:介绍转基因农作物基本内容,并了 解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以及决策。 • • 教学内容 • 1、 转基因农作物 • 2、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疑虑和争论 • 3、 理性地看待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 • 4、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评估权
转基因动植物图片
一、转基因农作物:技术路线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环境 安全
• 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
•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栽培植物会和周 围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交。从而 将栽培植物中的基因转入野生种中。若在 这些地区种植转基因植物,则转入基因可 以漂流到野生种中,并在野生近缘种中传 播。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环境 安全
• 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
美国联邦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负 责人弗朗西斯· 柯林斯博士在当地时间 14日11时许在华盛顿宣布,人类基因 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 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中新社 图
2003年4月15日,六国元首联合 声明
•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温家宝等六国首 脑联名祝贺 • 2003年04月15日15:43 •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五日电(记者齐彬) 中国总理温家宝十五日与美、英、日、 法、德等国政府首脑联合发表声明,祝 贺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 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环境 安全
• 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 • 除了目标昆虫外,我们还要考虑转基因植物对 非靶昆虫的影响。如有人用Bt蛋白饲料喂棉田 中6种非靶昆虫,当杀虫蛋白浓度高于控制目 标昆虫浓度100倍时,对非靶昆虫均未出现可 见的生长抑制。另外,Bt蛋白对有益昆虫如蜜 蜂、瓢虫等都无毒性。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食品安全
• 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在
基因工程中如果将过敏源基因转入新的植物中, 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转入 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批准商品化。如美国有 人将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 虽然使大豆的含硫氨基酸增加,但也未获批准 进入商品化生产(因为有人对它过敏)。
转基因植物的类型
• • • • 抗病转基因植物:抗病毒转基因烟草 抗虫转基因植物:抗虫棉 抗逆转基因植物:抗旱、抗盐碱 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玉 米、大豆、棉花、油菜 • 改良品质转基因植物:转VA水稻 • 转基因药品植物:生产霍乱疫苗的胡萝卜
转基因植物的贡献
• • • • • 增加农作物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改善农作物品质 提高经济效益
• 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
• 另一个可能是存在近缘野生种,基因可从栽培植物转移 到野生种中。这时就要分析考虑基因转移后会有什么效 果。如果是一个抗除草剂基因,发生基因漂流后会使野 生杂草获得抗性,从而增加杂草控制的难度。特别是若 多个抗除草剂基因同时转入一个野生种,则会带来灾难。 但若是品质相关基因等转入野生种,由于不能增加野生 种的生存竞争力,所以影响也不大。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 环境安全
• 环境安全性评价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
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 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或是否会破坏自然 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 衡,包括: • 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 • 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 • 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环境 安全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评估权- --国际管理条例
• 总体来说,美国和加拿大对转基因植物的管理较 为宽松。美国在2000年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 3030万公顷,占当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的70%。若再加上加拿大和阿根廷,这三国种植 的转基因作物占全世界的98%。 •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洲国家。从研究水平上 来说,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法国、德国等在 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开 发出一批可用于生产的转基因作物。但直到现在, 欧洲作为商品种植的转基因作物还很少。欧洲的 消费者很难接受转基因食品
小结
• 生物技术引发安全与伦理问题,需要我 们面对并采取措施。需要知识
• 在公众利益与小团体利益不一致时,我 们当为公众正当利益而努力。需要思想 • 在冲突、协商中推动工作。需要方法
小测验
• 什么是伦理学?提到伦理,你会想到那些 相关的词或概念?(3分) • 在我国,你认为生物伦理学的使命是什么? ( 2分) • 生物伦理学有几个发展阶段,从中你得到 什么启发?( 3分) • 如何形成基因治疗法规?(2分)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评估权- --我国的管理条例
• 国家科委在1993年12月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办法”。根据这一原则,农业部在1996年7月颁布了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 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农业部设立了农业生 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并成立了农业生物基 因工程安全委员会,负责全国农业生物遗传工程体 及其产品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的安 全性评价。 • 从1997年开始,农业部的安全委员会每年受理两次 申请。截止2003年,农业部共受理了8批200多项申 请,批准转Bt基因抗虫棉,反义RNA技术延熟番茄、 改变花色的矮牵牛、抗病毒的甜椒和番茄的商品化 生产
三、理性地看待转基因农作物的 安全性
• 是否比传统育种更危险? • 传统育种也有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 传统育种也可能产生过敏物(如黑麦中 及含让部分人过敏之蛋白) • 传统育种也会产生新的性状
三、理性地看待转基因农作物的 安全性
• • • • • • 潜在危险有那些? 毒害人畜 超级杂草 新型病毒 昆虫产生抗性 危害其它昆虫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伦理之争 的反思
• 1、正义的力量终会得胜 • 2、为正义而战需要付出代价 • 3、为正义而战需要勇气:“作张伯伦还 是邱吉尔” • 4、加大宣传力度、团结一切正义的力量 • 5、以实力为后盾、努力谈判
基因制药的反思与管理
• • • • • 需要思考的问题 基因药物需求量有限、重复生产多 国家投资、少数人得利 开发投资大、周期长 对生产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

四、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评估权 ---国际管理条例
• 由于各国在法规和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相应的法律法 规,一些国际组织如经合组织(OECD)、联合 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粮农组织(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在近年来都组织和 召开了多次专家会议,积极组织国际间的协调, 试图建立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 接受的生物技术产业统一管理标准和程序。但 由于存在许多争议,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条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