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筹建From 2016
7
MANTHS
Advance 项目投资
3956万元
2017年5月18
日试运行
A
B
建立了统一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实现了统一平台、集中管理、信息共享、分布应用。

一个平台
建立了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高位监督指挥机制,形成了一个监督指挥机构驱动众多乡镇(街道、管委会)和专业部门切实履职尽责的长效机制。

一级监督、一级指挥
建设一个平台、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管理体系
系统架构
基础层数据层
应用层
平台层
高标准建设办公场地、中心机房、服务器、交换机、终端设备、宽带网络等软硬件平台
建设一个全市统一、数据高度集中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库
按照住建部要求,结合新郑实际,部署了9大基础应用子系统和8大特色应用子系统
建设了实现各系统内部数据高速交换的数据交换平台
搭建四个层次系统架构
部件5大类85小类公共设施、交通设施、
市容环境设施、园林
绿化设施等
01
0302
04事部件
管理法覆盖区域
整个市区约40平方公里事件6大类93小类市容环境、宣传广告、
施工管理、突发事件、
街面秩序等
接入单位
共接入47家责任单位,涉及178项城市管理问题
实施万米单元网格、部(事)件管理法
1、2“市民随手
拍、微信公
众平台”
4
移动处置
子系统
6、7
视频监控子
系统和车辆
管理子系统
3
领导督办
子系统
5
城管网上
办案子系统
8
专项普查
子系统
特色应用子系统
系统平台。

建设了信息快速传递的基础系统平台,满足了基于网络的各项应用的需要,并在社会服务管理、社会安全和应急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拓展。

评价体系。

建立以《新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和《新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评办法》为主体的内部评价体系和以“媒体曝光”、“领导督办”、“群众举报”等为主体的外部评价体系。

数据平台。

通过对40平方公里的地理编码数据、部件数据、网格数据进行处理建库,并制作20平方公里三维影像实景图。

处置流程。

建立了基于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为中枢,责任单位各司其职的“发现问题——受理立案——人物派遣——任务接受——处理反馈——处理核实——结案考评”7个环节案件处置闭环流程
人才队伍。

采取“教育培训强素质、规章制度塑形象、双向选择分优劣、严格考核作保障”等一系列措施,打造了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服务为民的数字城管铁军。

完成五大要素建设


处置
受理




办结率



n 99.75%
n 162181件
n 93.22%
n 161663件
案件处置情况
住建部专家高
萍主任调研
指导
得到徐光副
省长等领导肯定,
在省数字化城管推
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河南
省县
级市最高分87.5分通过预
验收
全省
城市
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新郑模式”再次
得到
省厅一致
认可
“四个得益于”
得益于省厅政策指导、标准规范得益于市局工作引领、协调督办得益于郑州监督中心业务指导得益于领导高度信任、全力支持
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疏通老百姓城市管理
问题反映渠道,奠定全民共治共
享的基础
第一次
让领导深刻认识到科技
力量管理城市产生的效果
第一次
全面客观的给市领导提供
城市规、建、管科学性决策依据第一次
让政府拥有统一的全市层面
的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
第一次
真正拓展
城市管理
广度和深度
新郑市数字化城管产生的影响
新郑市数字化城管具体做法
抓准建设重点,夯实平台运行基础
按标准建设以技术立身坚持高站位
严格按照建设导则和国家(行业)标准建设,特别是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的高标准建设,为平台运行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安全快捷的运行环境支持和丰富实用的软件功能支持。

组织人员技术攻坚,大量研读
文献资料,长期的技术力量积
累,使中心有能力发现诸多不
足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平台高
效运转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行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管
理模式,建立了监督考核相
对独立的城市管理机制。

抓细工作流程,保证平台高质量运行
组织确权
组织精确权、二次确权、无主案件认定确权和行政管理边界精细确权,厘清权属关系,消除派遣阻力建立规范
印发《新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事部件立案结案规范》,定期召开案情研判会、网格跟班纠偏、疑难案件现场办公会等,做到采集派遣有依据,处置结案有标准
研发系统
研发部署移动处置终端,分级建户,使案件的接收派遣、处置反馈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严控标准
严把案件处置标准,对所有延期、回退、督办和联合执法案件实行中心主任审批制,树立各单位按标处置意识,避免取巧应付思想
业务培训
开展座谈、考评、演练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提高案件采集、派遣、核查的准确率
加强管理
采取中心行政管理为主、采集公司业务管理和素质提升为主的“1+1”管理模式,制作单元网格采集说明书,将采集、坐席岗位打造成标准化流水线
对接
短板
建议
分析
短板
配合相关部门发现城市管
理中的规划缺项、弥补城
市建设中出现的漏项、强
化城市运行管理中的短板
弱项并积极协调解决
对接
处置单位主动登门对接,
与数字城管一道发挥各自
专长更好管理城市,实现
了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分析
通过疑难案件处置分析,
发现住建局存在工程施工
移交断档、施工前置不到
位等现象
建议
为处置单位提供意见建议,
找出问题根源,从根本上
解决工作难题
做好处置部门发现问题和督办完成情况的眼睛、查找工作存在问
题的伙伴,源头发现、降低处置成本的帮手
抓好服务展示,争取各方最大认可
主动对标,精细梳理,全区域、全覆盖、全时段采集,查摆晾晒,保证了创卫、创文秩序常态化
“双迎攻坚”
1
2
3
4
通过工作群、简报、通报展示问题细化归类程度、重难点案件处置实效、考评数据公开公正特点、管理决策意见建议
数据展示
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全过程预先管控,洁、净、靓、美的市容环境赢得陈省长六赞新郑“戏曲下乡”“省百城提质观摩”
对于12319热线、微信平台、网站、市民通等渠道受理的所有城市管理问题,不推不卸,在数字城管范围内
的第一时间立案派遣,超出范围的纸质督办处置
畅通渠道
抓好服务展示,争取各方最大认可
坚持内外“两手抓”,提升平台运行效率
让管理部门感觉到问题处置的“压力感”“紧迫感”
为了推动问题有效
解决,中心追根溯
源,现场勘查取证、
走访调查,协调相
关单位会商解决。

公开、公平、公正的
奖罚机制
推行了“日督查、旬通报、月
考评、季奖惩、年评比”制度,
每周召开案情分析会;每旬通
报案件处置情况;每月印发案
件处置情况通报,公布各单位
考核排名,进行问题分析,并
由市领导亲自签批进行公示。

督办考评
硬碰硬
狠抓业务
练内功
两手抓
促进融合提实力,注入平台新活力
B
C
A
实现了农委蓝天卫士禁烧系统、住建局建筑工地监管系统、渣土车运行监管系统、公安“雪亮”工程、建筑渣土收纳管理系统等平台的无缝对接
n 已完成
通过不同活动和交流时机,先后与爱卫办、文明办、社管办、新城办进行管理融合,求同存异,长短结合,力量互补,主动承担各种普查、网格化管理等公益性服务
n 持续进行
市委市政府督察局的智慧督考系统、住建局的地下综合管网普查系统、热力公司的产品在线检测监控系统等也将在建成后进一步对接
n 将要进行
04积极主导勇担责,筑牢平台权威性
0302长效化01大型活动市容秩序保障
领导信赖、百姓依赖、部门信任的城市综合性指挥调度
平台
市城管委办公室、市城市精细化“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
01
部分领导科技管理城市的意识有待增强
02平台负责人的作用发挥极为重要
03平台管理服务主线不能模糊
04平台融合障碍要积极消除
05平台配套建设要持续跟进
3
2
1
n 资源融合
n 提升转型
n 综合平台
在涵盖园林、市政、环卫、综合执法范围基础上,把社区管理、住房与建筑业管理、乡镇管理等数据以及地下管网、社会服务等数据全部统一建库并提供综合服务,实现住建行业的全部管理服务一体化
转型城市综合管理的服务平台并提升到智慧城管的新高度,为建设智慧化城管平台发挥引领作用,率先在全省实现智慧化的城市管理目标
利用平台独有的地理基础信息优势、高质量的软硬件环境优势、多部门管理融合优势以及城乡一体精细化管理优势,在节约大量投资的前提下,为政府建设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时监控、综合监测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和党建平台
新郑市数字化城管下步工作计划
后记postscript
数字化城管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事业。

下步,新郑将以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数字化城管平台向城市综合服务平台转型工作,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努力寻求工作的新突破,全面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奠定智慧城管基础,不断推动城市高质量高品位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