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的性质(知识点总结+典例导析)

分子的性质(知识点总结+典例导析)

分子的性质【学习目标】1、知道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会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理解范德华力、氢键的概念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

4、了解“手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5、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共价键的极性--极性键和非极性键1、分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发生偏移为极性键;不发生偏移为非极性键。

说明:极性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的一方带负电荷用δ-表示;共用电子对偏离的一方带正电荷用δ+表示。

2、判断技巧: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是否为同种原子,如相同,为非极性键;如不同,为极性键。

原子电负性(元素非金属性)差值越大的,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大,键的极性就越大。

要点诠释:化学键类型和物质类别的关系1)、不含有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分子。

2)、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如:H2、P4、金刚石等3)、只含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

如:HCl、NH3等4)、既有非极性共价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如:H2O2、C2H2、CH3CH3、C6H6等5)、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如:Na2S、CsCl、K2O、NaH等6)、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CaC2等7)、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物质:如:NaOH8)、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组成的物质:如:NH4Cl要点二、分子的极性1、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称为非极性分子,它的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

例如:X2型双原子分子(如H2、Cl2、Br2等)、XY 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的分子(如CO2、CCl4等)都属非极性分子。

2、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它的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

例如:XY型双原子分子(如HF、HCl、CO、NO等),XY 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SO2、H2O、NH3等)都属极性分子。

3、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全部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O3例外)(2)由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在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中,如果结构对称则键的极性得到抵消,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结构不对称,则键的极性不能完全抵消,其分子为极性分子。

(4)ABn型分子极性简便判别方法A.孤对电子法在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A无孤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则是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有孤对电子则是极性分子。

例如:CO2、CH4、SO3中心原子(C、S)无孤对电子,是非极性分子。

而像H2O、NH3、NP3中心原子(O、N)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

B.空间形状法具有平面三角形、直线形、正四面体形等完全对称结构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而折线形、三角锥形等非完全对称型分子为极性分子。

例如:SO3、BF3(平面三角形),CO2、CS2(直线形)、CH4、CCl4(正四面体形)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H2O、H2S(折线形),NH3、PH3(三角锥形)的分子是极性分子。

C.化合价法ABn型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最高正价)时,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例如:PCl5中P的化合价为+5价,所以PCl5是非极性分子。

PCl3中P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PCl3是极性分子。

要点诠释:(1)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非极性键与非极性分子不存在对应关系。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一般都是非极性分子。

(3)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要点三、范德华力1、概念: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其结合能大约只有几个千卡·摩尔-1,比化学键能约小一二个数量级。

气体分子能凝聚成液体或固体,主要就靠这种分子间作用。

因为范德华第一个提出这种相互作用,所以常叫做范德华力。

2、影响因素: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强;(主要因素)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强。

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也越高要点四、氢键1、概念: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半径很小的原子X(F、O、N)以共价键形成强极性键H-X,这个氢原子还可以吸引另一个键上具有孤对电子、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形成具有X-H∙∙∙Y形式的物质。

这时氢原子与Y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氢键(以H∙∙∙Y表示)。

分类:分子间氢键与分子内氢键2、一般分子形成氢键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分子中必须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

(2)分子中必须有带孤对电子,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的元素。

3、影响因素:(1)氢键的强弱与X和Y的电负性大小有关,电负性越大,氢键越强。

(2)氢键的强弱还和Y的半径大小有关,Y的半径越小,越能接近H-X键,形成的氢键也越强。

4、氢键的键长和键能:氢键的键长是指X-H∙∙∙Y中X与Y原子的核间距离。

氢键的键能是指被破坏H∙∙∙Y键所需要的能量。

氢键的键能约为15-30kJ mol-1,比一般化学键的键能小得多,和范德华力的数量级相同,比范德华力要大。

5、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沸点和熔点的影响在同类化合物中,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其熔点、沸点要比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的熔点、沸点高些。

因为要使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不仅要破坏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还必须提供额外的能量破坏氢键。

(2)对溶解度的影响在极性溶剂中,如果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说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分子具有环状闭合的结构。

一般会使物质的熔沸点下降,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

要点诠释:(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熔沸点:O2>N2,HI>HBr>HCl,CS2>CO2,CCl4>CH4。

说明:有机物中,同系物之间遵循这个规律。

(2)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CO与N2,前者为极性分子后者为非极性分子,所以熔沸点:CO>N2(3)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的说,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例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4)芳香族化合物中,其熔沸点高低顺序是邻>间>对位化合物。

例如:沸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5)当分子中存在氢键时,其熔沸点会突然增大。

例如:沸点HF>HI,H2O>H2Te要点五、溶解性1、相似相溶原理(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Br2、I2等)(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1)内因:相似相溶原理(2)外因: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3)其他因素:A.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解度增大,且氢键越强,溶解性越好。

如:NH3。

B.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增大其溶解度,如:SO2。

要点六、手性1、概念原子组成和原子排列方式相同,但是不能重合,而互为镜像关系的两种物质,互称为手性异构体2.手性碳原子的判断同一个C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为手性碳原子3.手性分子的判断一般来说,分子中有手性碳原子即为手性分子。

要点七、无机含氧酸的酸性1、经验规律:将酸改写成(HO)-m RO n的形式,n值越大,酸性越强2、规律:同主族,从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同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元素含氧酸酸性高价大于低价。

【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例1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可以把共价键划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C.极性键肯定没有非极性键牢固D.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个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有极性【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共价键的极性以及共价键形成分子的极性,注意区分两者间的差别。

【解析】B中应该是非极性键;C中键能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的极性反映的是分子中电性分布情况,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D中键的极性表示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离情况,只要是同种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一样的,所以无论共有几对电子,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A【总结升华】若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相同,则该键必为非极性键;若不同则为极性键。

由共价键构成的分子,若高度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反之为极性分子。

例2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其理由是( )A.NH3分子是极性分子B.NH3分子内三个N—H键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C.NH3分子内三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07°18′D.NH3分子内三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20°【解析】本题可以通过反证法来分析。

假设NH3分子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则其键角应为120°,分子无极性;若NH3分子是极性分子,说明NH3分子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故A正确。

若键角为107°18′则接近于正四面体的109°28′,说明NH3分子应为三角锥形。

【答案】A、C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固体:(1)干冰,(2)石英,(3)白磷,(4)固态四氯化碳,(5)过氧化钠,由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2)(3)(5)B.(2)(3)C.(1)(4)D.(1)(3)(4)(5)【解析】(2)石英:属于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不存在SiO2分子。

(3)白磷:P4中只存在非极性键,属于非极性分子。

(5)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C【变式2】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的是( )A.PCl3B.SO3C.BF3D.CS2【解析】PCl3中P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化合价为+3,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属于极性分子,A正确;SO3中S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化合价为+6,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属于非极性分子,B错误;BF3中B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化合价为+3,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属于非极性分子,C错误;CS2中C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化合价为+4,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属于非极性分子,D错误。

【答案】A【变式3】CH4、NH3、H2O和HF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H4、NH3、H2O、HF B.HF、H2O、NH3、CH4C.H2O、HF、CH4、NH3D.HF、H2O、CH4、NH3【解析】非金属性越强,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电子对偏离的程度越大;所以,共价键的极性强弱与非金属性强弱成正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