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课件
二者均可有自发电位(纤颤电位、正锐波)。
临床上针极肌电图可有助于鉴别是否为广 泛神经源性损害:
✓ 广泛神经源性损害:≥3个节段(延髓、颈、胸、 腰骶)
针极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结合起来:
✓ 针极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相应的运动与感 觉神经传导正常,提示前角或神经根受累;
✓ 节段性分布肌肉针极肌电图异常,且有相应神
小力收缩: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时限、波幅、多相 波的百分比(注:时限比波幅更有意义)
大力收缩:相型,募集电位的峰-峰值
插入电位:
✓ 减少或消失:肌肉纤维化或为脂肪组织所代替; ✓ 延长或增加: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不合并纤颤电位
或正锐波时意义不大。
纤颤电位与正锐波:
✓ 单个肌纤维兴奋性增高而自发放电的表现; ✓ 见于进行性失神经改变和肌病活动期,一般在失神经支
✓ 为一组肌纤维同步放电,频率和波幅一致,类似机关枪的响 声;
✓ 见于慢性失神经或肌病活动期。
肌强直放电:
✓ 频率和波幅逐渐下降,类似摩托车声音; ✓ 强直性疾病的特异性表现,见于先天性肌强直,先天性副肌
强直,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高钾周麻,糖原累积病,中央核 肌病等。
MUAP:
✓宽时限(≥20%)、高波幅(>70%)提示神经源性损害,见 于轴索损伤后的数个月,是神经再生支配的表现; ✓窄时限、低波幅提示肌源性损害; ✓多相电位(≥4相):≥20%可见于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疾病。 募集相: ✓肌肉大力收缩的多个运动单位同时兴奋的综合电位,既 有I型肌纤维也有II型肌纤维;
配2周后发生;
✓ 神经再生恢复期,严重肌肉萎缩晚期不会出现。 束颤电位:
✓ 单个运动单位的电位不规则发放。 ✓ 可见于前角,神经根,脱髓鞘,轴索,正常人。 ✓ 只有当束颤电位同时合并正锐波、纤颤电位或运动单位
为高波幅、宽时限时才有意义。
颤搐电位:
✓ 一个或多个运动单位的重复放电,见于多种疾病。
肌强直样放电
经感觉传导异常时应考虑丛性损害。?
正中神经支配肌肉:
拇短展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APB) 旋前方肌(pronator quadratus) 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 指浅屈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2,3指深屈肌(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 radialis) 旋前圆肌(pronator te)、传导速度、CMAP的 波幅及时限。
分类:运动(MCV)和感觉(SCV)
测量方法: ✓运动:刺激在神经,记录在肌肉 ✓感觉:刺激在神经,记录在神经
意义: ✓1.反映运动神经纤维和有髓感觉纤维的情况,不 能反映无髓痛觉纤维或自主神经的病变。 ✓2.神经纤维损害可分为轴索损害和髓鞘损害。
CMAP的波幅:基线到负相波波峰间距离,反映去极化神 经纤维的数量。
波幅下降(大于60%)见于:轴索损害,神经肌肉接头 病变,明显肌肉萎缩,脱髓鞘(传导阻滞等)。
传导阻滞:近端波幅较远端波幅下降超过50%,可见于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
CMAP时限:CMAP偏离基线至回到基线之间的时间,反映 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一致性,可用于分析波形离散的程 度,时限越宽,波形离散程度越重。
F波是神经干在超强刺激下,肌肉动作电位M波后 出现的一个小的动作电位。其传入、传出均为运 动纤维。
可以反映近端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周围神经传导 速度正常时,F波异常提示神经根、神经丛、近端 运动神经病变。
F波的参数:潜伏期、传导速度和出现率。潜伏期 和传导速度明显延长提示近端存在脱髓鞘病灶; 出现率下降(小于80%)是脱髓鞘改变最早的表现。
➢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下降,波形离散,传导阻滞 见于脱髓鞘改变,主要见于AIDP,CIDP,副蛋白血症, POEMS,MMN、CMT1,压迫性或嵌压性周围神经病。
➢注: ① 任何运动、感觉或混合神经传导速度在上肢<
35m/s,下肢<30m/s,均被认为是原发性脱髓鞘 引起的。 ② CMAP波幅下降不仅见于轴索损害,还见于神经肌 肉接头病变,明显肌肉萎缩,脱髓鞘,可见于多 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如毒素、代谢等。
哪些疾病需要行常规肌电图检 查?
常规肌电图只用于检测下运动 神经元病变------前角,神经根, 神经丛,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 头,肌肉。
申请----看------做,当我们了解到什么疾病需要肌 电图的帮助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是什么?做肌电图, 是个不错建议,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那接下来 是什么呢,我觉得是看,只有会看,才能为肌电图为我 们所用。
✓正常为干扰相或混合相,表现为参差不齐,正常值为24mV; ✓单纯相或单混相:峰峰值多大于4mV,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病理性干扰相:峰峰值小于2mV,见于肌源性损害。
神经源性损害: MUAP时限宽、波幅高,多相波百分比增高,大力 收缩为单纯相。
肌源性损害: MUAP时限窄、波幅低,多相波百分比增高,大力 收缩为病理性干扰相。
远端潜伏期:也称起始潜伏期,指由刺激开始至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起始点之间的时间。反 映最快神经纤维的传导状态。远端潜伏期延长见 于脱髓鞘。
传导速度:为最快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只要存 在部分快纤维,传导速度就可正常。
远端潜伏期延长(大于20%)、传导速度延长(大 于20%):见于脱髓鞘改变。
注:当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很低时,F波很难引出。
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有感觉纤维传入,胫神经 运动支传出,引起腓肠肌收缩。
主要参数:潜伏期
✓潜伏期延长见于近端胫神经病、坐骨神经病,腰骶神经 丛病,骶1神经根病变。
H反射的存在与踝反射存在有很大关系。
静息状态: ✓ 1.插入电位 ✓ 2.自发电位:正锐波(Wave),纤颤电位(Fibs),束颤 电位(Fasc),复合重复放电CRD(又称肌强直样放电), 肌强直电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