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目录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二)编制依据(三)适用范围(四)基本原则(五)预案启动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一)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二)县防火办(三)乡(镇)人民政府三、预警(一)预警分级(二)预警发布(三)高森林火险预警分级响应(四)高森林火险预警响应后期处置四、信息报告五、应急处置(一)分级响应(二)扑救指挥(三)扑火原则(四)扑火安全(五)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六)转移安置人员(七)保护重要目标(八)后勤给养(九)维护社会治安(十)救治伤员(十一)善后处置(十二)信息发布(十三)应急结束六、后期处置(一)火案查处(二)灾后恢复(三)火灾评估(四)工作总结七、综合保障(一)物资储备保障(二)应急资金保障(三)后备力量保障(四)预案演练培训八、附则(一)预案管理(二)预案解释部门(三)预案生效时间一、总则(一)编制目的贯彻落实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按照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科学扑救,以人为本,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高森林火险的预警响应及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各项工作,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时,准备充分、反应迅速、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编制依据依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南平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光泽县行政区域内出现高森林火险天气和森林火灾的紧急应对工作。
(四)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响应的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制。
2.部门配合。
各级各部门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3.以人为本。
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4.健全机制。
建立健全处置突发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认真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各项预防、扑救、保障措施得到落实。
(五)预案启动当本行政区域内出现需启动本预案之情形时,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防火办)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总指挥(县林业局分管副局长、县林业局局长和县政府办主任)或总指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报告,并提出初步应急处置意见,经指挥部领导批准后,即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本预案启动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承担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组成部门应快速响应,按照职责任务,积极配合做好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一)县森林防火指挥部1.组成总指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常务副总指挥:县林业局局长副总指挥:县政府办主任、县人武部副部长、县林业局副局长值班室主任:县防火办常务副主任成员:县人武部、法院、检察院、政府办、林业局、发改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局、卫生局、广电局、气象局、森林公安分局、电信光泽分公司、县供电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光泽支公司、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等单位负责人。
2.职责在省、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县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灭工作。
具体工作任务在本预案分级响应中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工作组组成及职责附后(附件1、2)。
(二)县防火办负责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发生森林火灾后,负责有关的综合调度,全面掌握火情信息、火场天气和扑救情况。
协调组织扑火力量、扑火物资调配、通信联系、火场监测及各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工作。
县防火办办公地点设在县林业局。
(三)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本预案,制定本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进一步细化职责与任务,明确火场的组织指挥、扑火力量组织、扑火物资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森林火灾发生后,所在地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应立即组织扑救。
明火2小时后未灭的森林火灾,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在火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到场指挥扑救;明火6小时后未灭的森林火灾,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在火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县政府分管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和包片挂点领导到场指挥扑救;明火12小时后未扑灭的森林火灾,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场指挥扑救。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火灾发生地的乡(镇)政府要积极开展救治工作,死难者由当地政府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三、预警(一)预警分级森林火险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蔓延难易程度的一种重要度量指标。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五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其中三级、四级、五级为高森林火险等级,五级为最高级别。
根据森林火险等级、行为特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森林火险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级别的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制定。
(二)预警发布县林业局和县气象局共同制作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并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或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渠道向涉险区域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
进入森林防火期,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上级提供的火险信息,结合本区域气温、湿度、风力、降水量、可燃物状况等因子,向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个人和公众发布森林火险信息并提出要求。
(三)高森林火险预警分级响应1.黄色预警响应1.1 启动条件(1)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3天晴天,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天连续出现三级以上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且后期未来几天将无有效降水。
(2)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晴天,当日气温高于20℃、气温日较差在7~15℃、空气最小相对湿度在75%~60%、风力在3级以上,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将无有效降水。
(3)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晴天,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天内仍为晴天,同时,未来3天内有重大节日或活动,将使进山入林人员陡增。
(4)其它需要启动黄色预警应急响应状况。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启动黄色预警应急响应。
1.2 响应措施(1)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立即将黄色预警信息报告县政府,并及时传达到乡镇、场(所、站)及指挥部成员单位。
(2)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适时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严格野外生产性用火的审批管理,确保安全用火。
组织护林人员加强对野外违章用火的查禁,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4)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有一名副指挥长在位,防火办人员24小时值班,随时掌握县内火灾防控情况,及时处置各类情况。
(5)组织各级森林消防队伍加强戒备,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2.橙色预警响应2.1 启动条件(1)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3天晴天,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天将连续出现四级以上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2)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晴天,或已启动黄色预警应急响应,气象部门预报未来5天以上将连续出现三级以上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3)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晴天,当日气温高于20℃、气温日较差在15~20℃、空气最小相对湿度在60%~55%、风力在3级以上,且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将无有效降水。
(4)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晴天,或已启动黄色预警应急响应,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天内仍为晴天且气温高、空气干燥,同时,未来3天内有重大节日或活动,将使进山入林人员陡增。
(5)其它需要启动橙色预警应急响应状况。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启动橙色预警应急响应。
2.2 响应措施在黄色预警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应急措施:(1)迅速将橙色预警信息通过媒体和网络向社会发布。
(2)县政府或县森林防火指挥部适时发布森林防火戒严令。
(3)县防火办全员进入戒备状态,加强24小时值班和火情调度,加强各级防火值班督查,及时收集报告本地区防范动态。
(4)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到位进入工作状态,组织召开指挥部成员会议,分析辖区森林火灾发生的趋势,提出应对性工作措施。
(5)县政府应迅速部署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组织工作组深入重点区域督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
(6)县气象局加强对森林火险天气及趋势的研判,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通报火险天气情况。
(7)严格控制野外用火活动,组织护林员和瞭望台(哨)的瞭望员到岗,加强对重点地段和重点部位的野外火源巡查、监测。
(8)组织林区各类基层护林防火协会和有关防火责任单位,深入一线,进村入户全面开展各项防火宣传和火源管理。
(9)组织所属森林消防队伍进入戒备状态。
县级专业和乡(镇)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集结待命,组织模拟实战演练,进一步落实扑火机具、车辆、通讯设备的准备到位情况。
3.红色预警响应3.1 启动条件(1)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3天晴天,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天将连续出现五级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2)森林防火期内,已启动黄色或橙色预警应急响应,气象部门预报未来5天将连续出现四级以上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3)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晴天,当日气温高于20℃、气温日较差在20℃以上、空气最小相对湿度在55%以下、风力在3级以上,且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将无有效降水。
(4)森林防火期内,前期天气连续晴天,且已启动黄色或橙色预警应急响应,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天内仍为晴天且气温高、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同时,未来2天内有重大节日或活动,将使进山入林人员陡增。
(5)其它需要启动红色预警应急响应状况。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启动红色预警应急响应。
3.2 响应措施在橙色预警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应急措施:(1)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将红色预警信息向社会发布,并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宣传。
(2)县政府或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发布禁火令,严禁林区一切野外用火。
(3)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实行每日零火情报告和高火险天气发布制度。
(4)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组织召开森林防火指挥部全体会议,分析辖区森林火险形势,研究制定防控措施。
(5)组织动员各乡(镇)、村场、林业站、森林公安和护林员,全面查禁林区野外用火行为;组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深入包片责任区督查,抓好各项防扑火措施的落实。
(6)远程视频林火监测站和各瞭望台(哨)全员进入戒备状态,实行24小时林火监测,及时掌握火情。
(7)各级森林消防队伍进入临战状态,县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集中食宿,集结待命,全面落实应急救援力量和各类物质,及时果断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高森林火险预警响应后期处置1.应急结束由启动预警应急响应的原机构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2.工作总结预警应急响应结束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由县防火办汇总情况后书面报送市防火办。
四、信息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要严格按照《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火灾信息报送处置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森防〔2013〕6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速报机制的通知》(闽政办〔2013〕80号)要求,及时、准确、规范报告森林火灾信息,及时通报受威胁地区有关单位和相邻行政区域森林防火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