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抗精神失常药一、单项选择题1.氯丙嗪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抗精神病作用B.镇静作用C.催吐作用D.退热降温作用E.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2.关于氯丙嗪,哪项描述不正确( )A.可阻断α受体,引起血压下降压B.阻断M受体,引起视力模糊C.可用于晕动病之呕吐D.可用于治疗精神病E.配合物理降温方法,不但能降低发热者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3.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 )A.抗精神病、镇吐、人工冬眠B.镇吐、人工冬眠、抗抑郁C.退热、防晕、抗精神病D.退热、抗精神病及帕金森病E.低血压性休克、镇吐、抗精神病4.氯丙嗪引起的急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其机制主要是( )A.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DA受体B.阻断中脑-皮层通路的DA受体C.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D.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A受体E.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5.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原因是( )A.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 D1RB.阻断黑质-级状体通路的 D2RC.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1受体D.阻断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E.阻断第四脑室底部后极区的DA受体6.锥体外系反应较轻的药物是( )A.氯丙嗪B.氟奋乃静C.三氟拉嗪D.奋乃静E.甲硫哒嗪7.氟奋乃静的特点是( )A.抗精神病作用强,锥体外系作用显著B.抗精神病作用强,锥体外系作用弱C.抗精神病作用与降压作用均强D.抗精神病作用与镇静作用均强E.抗精神病作用与锥体外系作用均较弱8.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 )A.焦虑症B.精神分裂症C.抑郁症D.躁狂症E.帕金森病9.阿米替林的主要适应症为( )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状C.神经官能症D.焦虑症E.躁狂症10.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合理的处理措施是用( )A.多巴胺B.左旋多巴C.阿托品D.减量,用安坦E.毒扁豆碱11.长期应用氯丙嗪的病人停药后可持久存在下列哪种症状( )A.帕金森综合症B.静坐不能C.迟发性运动障碍D.急性肌张力障碍E.体位性低血压12.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A.氯丙嗪可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的多巴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B.冬眠灵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C.冬眠灵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D.氯丙嗪可阻断a受体和M受体E.氯丙嗪可引起溢乳13.下列药物能阻断α受体,除外( )A.多巴胺B.酚妥拉明C.氯丙嗪D.酚苄明E.妥拉苏啉14.在何种情况下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最强( )A.阿司匹林加氯丙嗪B.哌替啶加氯丙嗪C.苯巴比妥加氯丙嗪D.异丙嗪加氯丙嗪E.物理降温加氯丙嗪15.氯丙嗪对哪种病的疗效好( )A.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妄想症D.精神紧张症E.其它精神病16.抢救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宜选( )A.ADB.ISOC.NAD.DAE.Atropine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药物是吩噻嗪类药物( )A.氟哌啶醇B.泰尔登C.奋乃静D.氯丙嗪E.苯海索2.氯丙嗪使血压下降,其机制有( )A.阻断M受体B.阻断α受体C.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D.抑制血管运动中枢E.激动M受体3.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有( )A.哌替啶B.氯丙嗪C.酚妥拉明D.吗啡E.奋乃静4.冬眠合剂由哪些药物组成( )A.哌替啶B.异丙嗪C.氯丙嗪D.芬太尼E. 氟哌啶醇5.可用于躁狂症的药有( )A.碳酸锂B.氯丙嗪C.氟哌啶醇D.多塞平E.泰尔登6.氯丙嗪长期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A.鼻塞、口干、便秘、B.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C.搏动性头痛D.锥体外系症状E.过敏反应7.氯丙嗪应用时的禁忌症有( )A.严重肝功能障碍B.有癫痫病史者C.糖尿病患者D.肾功能较差者E.中枢抑制药用后出现昏迷8.丙咪嗪的药理作用有( )A.抑郁症患者用药后情绪提高,精神振奋B.抑制突触前膜对NA与5-TH的再摄取C.治疗量不影响血压,不易引起心律失常D.直接激活中枢与5-HT受体E.阻断M受体,引起阿托品样副作用9.氯丙嗪降温作用特点是( )A.降温作用随环境温度改变而变化B.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加C.降低正常及发热者体温D.使散热减少,不影响产热E.降温是由于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10.氯丙嗪用作人工冬眠的理由是( )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和耗氧量B.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机体对病理刺激的反应性C.阻断α受体,改善微循环D.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E.收缩血管,升高血压11.下列描述哪项有错( )A.奋乃静、氟奋乃静都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的不良反应B.丙咪嗪可用于躁狂症C.碳酸理可用于抑郁症D.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可用左旋多巴治疗E.治疗量丙咪嗪常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12.氯丙嗪体内过程具有的特征是( )A.口服吸收无首过效应B.吸收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甚少C.口服与注射均易吸收D.易透过血脑屏障,脑组织分布广,浓度高E.主要经肝药酶代射13.氯丙嗪对受体的作用包括( )A.阻断M受体B.阻断中枢DA受体C.激活5-HT受体D.阻断α受体E.阻断β受体14.氯丙嗪的作用和副作用与下列哪些叙述有关( )A.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质通路中的DA受体B.激动H1受体C.阻断CTZ之D2受体D.阻断α受体E.阻断结节-漏斗处DA通路的DA受体三、判断题1.氯丙嗪是最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是因为其抗精神病作用较其它药强。
( )2.氯丙嗪可阻断α、β受体及 N受体。
( )3.AD可升高血压,因而可纠正氯丙嗪起的血压降低。
( )4.碳酸锂可抑制甲状腺功能,出现甲状腺肿大。
( )5.泰尔登是兼具抗焦虑、抗抑郁作用的抗精神病药。
( )6.氯丙嗪能抑制中枢,故大剂量可产生麻醉作用。
( )7.碳酸锂安全范围大,在治疗剂量下,不良反应少。
( )8.长期使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易产生耐受性。
( )9.氯丙嗪和巴比妥类一样,其催眠作用都是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 )10.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机理是由于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 )四、填空题1.氯丙嗪通过阻断 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和促进 分泌。
2.长期使用氯丙嗪,常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产生这一不 良反应的原因是 ,此时可选用 治疗。
3.氯丙嗪小剂量能抑制 ,大剂量可直接抑制 发挥镇吐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 和 引起的呕吐,但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无效。
4.翻转AD升压作用的药物有 和 。
5.泰尔登的作用特点是 、 和 ,主要 于 。
五、问答题1.试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氯丙嗪为什么会发生锥体外系反应?3.氟哌啶醇的作用特点如何?4.氯丙嗪过量或中毒所致血压下降,为什么不能用AD急救?药理学习题集答案第十三章 抗精神失常药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C5、D6、E7、A8、D9、B 10、D11、C 12、C 13、A 14、E 15、B 16、C二、多项选择题1、CD2、BCD3、ABCD4、ABC5、ABC6、ADE7、ABE8、ABE9、ABCE 10、ABC 11、BCD 12、CDE 13、ABD 14、ACDE三、判断题1、Ⅹ2、Ⅹ3、Ⅹ4、√5、√6、Ⅹ7、Ⅹ8、Ⅹ9、Ⅹ 10、Ⅹ四、填空题1、结节-漏斗处DA通路的DA受体;催乳素2、锥体外系反应;阻断黑质-纹状体DA受体,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所致;中枢性抗胆碱药(安担或氢澳酸东莨菪碱)3、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呕吐中枢;疾病;药物;4、氯丙嗪:酚妥拉明5、抗精神病作用较氯丙嗪弱;镇静作用较氯丙嗪强;有一定的抗抑制、抗焦虑作用;精神分裂症、焦虑性神经症、更年期抑郁症状。
五、问答题、1、药理作用:(1)中枢作用①抗精神病作用:用药后幻觉、妄想症状消失,情绪安定,理智恢复。
②镇吐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除晕动病外)都有效。
③影响体温调节:用药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升降。
④加强中枢抑制药作用,合用时宜减量。
⑤内分泌系统:促进催乳素释放,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抑制促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
⑥长期应用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2)、植物神经系统作用阻断α、M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舒张血管,主要引起血压下降,口干等副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精神病。
治疗神经官能症。
止吐,但对晕动病呕吐无效。
治疗呃逆。
人工冬眠。
2、主要是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DA受体所致。
黑质-纹状体系统有多巴胺能神经元,其递质D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此外还存在有胆碱能神经元,其递质Ach是一种兴奋性神经元。
正常时两者互相制约,互相拮抗,处于平衡状态,共同调节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
DA 受体被阻断后,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下降,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因而表现出一系列锥体外系症状。
3、氟哌啶醇其作用及机制与吩噻嗪类相似,抗精神病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均很强,尤以抗躁狂、幻觉、妄想的作用显著,镇吐效应亦强,镇静、降压作用弱。
4、氯丙嗪降压主要是由于阻断α受体。
AD可激活α和β受体产生心血管效应。
氯丙嗪中毒时,AD用后仅表现β效应,结果使血压更加降低,故不宜选用,而应选用主要激动α受体之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