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综合检测及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综合检测及答案

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陆地
B.南极地区是海洋
C.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下图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3.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A是半岛
B.B是海峡
C.C是岛屿
D.D是群岛
我国有一探险队,准备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4~6题。

4.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5.关于探险队出发地所在大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A.跨南、北两半球
B.跨东、西两半球
C.西面直接濒临大西洋
D.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
6.航船由①→②经过了A、B两大洲分界线()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马六甲海峡
7.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A.非洲和印度洋
B.亚洲和印度洋
C.亚洲和北冰洋
D.北美洲和北冰洋
8.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
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B.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D.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9.读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
B.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C.图示是大陆漂移说的一项科学依据
D.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非洲板块上
10.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西海岸(图
中A处)发生里氏8.9级地震。

关于这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球内部能量的急骤释放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11.下列半岛位于亚欧板块的是()
A.索马里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印度半岛
D.中南半岛
二、综合题
12.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字母代号填出各大洲的名称。

(2)根据图中数字代号填出各大洋的名称。

(3)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大陆和_________大陆。

(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5)苏伊士运河是______洲和_______洲的分界线。

13.(探究创新题)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

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

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________。

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2)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些地方存在着图一这种运动并说明板块名称。

(3)在图中红海两侧的板块上画出其运动方向,预测红海面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地球表面29%为陆地,71%为海洋,俗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解析】选C。

由大洲轮廓可知A是北美洲,B是非洲,C是亚洲,D是南美
洲。

北美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非洲濒临印度洋、大西洋,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南美洲濒临太平洋、大西洋。

3.【解析】选B。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是海峡。

B是海湾。

4~6.【解析】4选D,5选C,6选C。

由图知探险队航线是:从中国出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返回中国,因此船队在探险过程中没有经过北冰洋。

亚洲西面与欧洲连成一体,没有直接濒临大西洋。

由图知A是亚洲,B是非洲,亚非两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7.【解析】选C。

世界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太平洋;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大洋洲、北冰洋。

8.【解析】选B。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是潮汐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

9.【解析】选D。

此题反映了大西洋两岸生物的相似性,它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科学依据,甲是南美洲,但位于美洲板块上。

10.【解析】选B。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急骤释放,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

读图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地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11.【解析】选D。

A属于非洲板块,B、C属于印度洋板块。

此处难点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都属于亚洲,但不属于亚欧板块,此题需熟记板块构造图。

【误区警示】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虽然属于亚洲,但却属于印度洋板块,不属于亚欧板块,尤其是阿拉伯半岛容易被误认为属于亚欧板块。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上,容易误解为大洋洲板块。

1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上大洲、大洋的相关知识。

第(1)题,根据大洲轮廓、半球位置和大洲间的相对位置即可判断。

第(2)题,主体位于西半
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图中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东侧,欧洲、非洲西侧。

第(3)题,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和非洲中部。

第(4)题,极点处跨经度最多,太平洋约占海洋面积的一半。

第(5)题,掌握苏伊士运河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1)南美洲非洲亚洲
(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非洲南美洲(美洲)
(4)南极洲太平洋
(5)亚非
13.【解析】此题借助实验深入理解板块挤压和张裂运动时产生的现象,并结合板块分布图考查板块分布,解释各种地理现象。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实验,实验中的书本(纸张)代表板块,手的用力方向代表板块的移动方向,图一中表示板块做相对运动,板块挤压产生褶皱隆起,在地表容易形成山脉。

图二表示板块相背运动,板块拉伸,产生张裂、断裂,在地表容易形成裂谷。

板块挤压或张裂、断裂都易引发火山、地震。

答案:(1)板块挤压褶皱隆起形成山脉或引发火山、地震。

张裂断裂产生裂谷或新的海洋或引发火山、地震。

(2)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

(3)画图略。

逐渐扩大红海两侧的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4)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从板块运动方向看,地中海两侧的两大板块做挤压运动,因此,地中海面积会逐渐缩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