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 二级资本 =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 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重估储备(资产重估或证券未实现收益或损失) +优先股+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券 •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是指商业银行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超过最 低要求的部分。贷款损失准备最低要求指100% 拨备覆盖率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应计提的贷 款损失专项准备两者中的较大者。
• 一级资本(核心资本) =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权益+一般准备 =所有者权益+一般准备 • 一般准备 金融企业运用动态拨备原理,采用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计算风险资产的潜在 风险估计值后,扣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 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 • 动态拨备 金融企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采取的逆周期计提拨备的方法,即在宏观经 济上行周期、风险资产违约率相对较低时多计提拨备,增强财务缓冲能力; 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风险资产违约率相对较高时少计提拨备,并动用积累 的拨备吸收资产损失的做法。 • 内部模型法 指具备条件的金融企业使用内部开发的模型对风险资产计算确定潜在风险估计 值的方法。 • 标准法 是金融企业根据金融监管部门确定的标准对风险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后,按财 政部制定的标准风险系数计算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的方法。
信用风险
6. 向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7.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8. 全部关联度 9.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10. 利率风险敏感度
11. 累计操作风险损失率
类别
指标 12.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正常贷款
风险迁徙 不良贷款
13.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14. 次级贷款迁徙率
15. 可疑贷款迁徙率 16. 成本收入比
平均净资产回报率
每股收益 净息差
(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100%
本期净利润/期末总股本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
净利息收益率(NIM) (净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利润增长率
风险调整后资本回 报率
(本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
(营业收入-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资本扣除项
• • • • • • • • 商誉 其它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 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 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 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 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 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 流储备,若为正值,应予以扣除;若为负值,应予以加回 • 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 实现损益
(2)存款定活比 定活比高,付息成本高 • 存款基准利率:定活比与其同向变化。 • 资本市场活跃程度:定活比与其反向变化。 (3)存款期限结构 • 定期存款:期限越短的区间占比越大,成本越低。 • 活期储蓄存款 • 活期对公存款
五、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
(一)非利息收入构成 1.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结算 • 清算与现金管理 • 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 • 对公理财 • 银行卡 • 投资银行:企业投融资顾问、银团贷款、金融债承销、短期融资券 承销 • 资产托管 2. 其他 • 交易损益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进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净损失 • 金融投资损益 • 汇兑及汇兑产品损益
15.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额/期初可疑类贷 款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额 16. 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折旧)/营业收入 17.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 18.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19.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应 计提准备 20. 贷款损失实际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计提准备 21.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 2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风险加权资产 23.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 • 银监会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1.5%,对中 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0.5%。
三、利息收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净利息收入 净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存放中央银行及同业往 来利息收入 (二)贷款利息收入影响因素 1. 贷款规模及增长率 2. 贷款收益率 • 贷款议价能力 • 贷款品种结构 公司贷款、票据贴现、个人贷款 • 贷款期限结构
• 非利息收入:收费收入、投资业务收入、其他中间业 务收入 • 客户结构的二八定律 2. 规模性指标 巨额生息资产+庞大网点+广泛客户群 =高额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
2. 盈利性指标
指标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计算方法 (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拨备前利润(PPOP)当期税前利润+当期提取的拨备
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一、与非金融企业相比银行财务报表的特点 (一)资产负债表 1. 资产的特点 • 非金融企业资产的构成主要是固定资产等实 物资产 • 银行资产的构成主要是贷款等金融资产 2. 负债的特点 • 银行的负债远远大于非金融企业
(二)利润表 • 非金融企业主要通过销售实物商品、提 供劳务性服务获得收入 • 金融企业主要通过提供金融服务获得利 息收入、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收入
4. 效率性指标
指标 成本收入比 人均营业收入 人均净利润 计算方法 (营业费用+折旧)/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员工总数 净利润/员工总数
人均员工费用
员工费用/员工总数
(三)监管指标体系
类别
流动性风险
指标
1. 流动性比例 2. 核心负债依存度
3. 流动性缺口率
4. 不良资产率 5. 不良贷款率
风险水平
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二、银行评价指标体系及监管指标体系 (一)英国《银行家》杂志银行排名评价指标体系
• • • • • • • • • • • 一级资本 总资产 资本资产比 税前利润 资本回报率 资产回报率 资本充足率 不良贷款比率 贷款资产比 风险加权资产对总资产 成本收入比
美元
2876.00 1160.90 1715.10 870.45 1598.00 -426.35 -1153.90 562.75
港元
549.90 607.10 -57.20 109.95 140.35 -0.95 -31.35 -88.55
其他
267.70 219.00 48.70 297.95 130.05 -4.25 163.65 212.35
盈利能力
风险抵补 准备金充足程度
17. 资产利润率 18. 资本利润率
19.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20.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21.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程度 22. 核心资本充足率
1. 流动性比例=人民币流动性资产余额/人民币流动性负债余额 • 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期限在1个月内 2.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 • 核心负债: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定存和债券+50%活期存款 3.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 • 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表内外负债 4.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 • 信用风险资产: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反售资产、 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 5.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100% 6. 向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 额 7.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 8.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
(三)影响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因素 1. 汇兑损益 外汇敞口规模 2. 金融交易损益和金融投资损益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由宏观 经济变化决定。
2007年12月31日某银行外汇敞口(以人民币标价,亿元)
资产负债币种
即期总资产 即期总负债 即期净敞口 远期买入 远期卖出 净期权头寸 远期净敞口 集团外汇敞口净额
信贷成本
资本及流动性 资本充足率
(当期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年均贷款余额)*100%
(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00%
一级资本充足率
贷存比 市场风险 风险价值
(一级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00%
(贷款/存款)*100% 使用专业软件计算
风险价值:银行运用计量模型软件,估算利率或汇率变化对银行可 能造成的影响。
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 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
3. 风险性指标
指标
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不良贷款形成率 (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100% (不良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100% (当年新增不良贷款/上年正常类贷款总额)*100%
计算方法
四、利息支出影响因素 1. 存款规模及增长 2. 存款付息率 (1)存款品种结构 • 对公存款 对公客户要在银行存放一定量活期存款用于结算和业务往来, 银行有一定主动性,付息率一般低于个人存款 • 对个人存款 影响因素:开发销售理财产品的能力、客户基础、网络资源 • 同业存款 同业存款:证券公司证券结算存款、期货公司结算存款、基金 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银行、财务公司存款,信托公司集合信 托理财存款。 影响因素:资金市场流动性、利率走势、资本市场状况、银行 结算网络和结算服务能力。
(二)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1. 结构性指标
指标
资产结构 生息资产结构 贷款结构 各类生息资产(贷款、债券、资金业务)/总资产 零售贷款/全部贷款 各行业贷款、各地区贷款/全部贷款 负债结构 付息负债结构 存款结构 各类付息负债(存款、发行债券、资金市场负债)/全部负债 存款/全部负债 公司存款/个人存款 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业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