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人教版)

2019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人教版)

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第一章:声现象一、【自主学习】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

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

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

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

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A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 、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声具有。

【拓展变式】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___。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例4】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歌唱家的歌声通过传到收音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乐音/噪声)。

【拓展变式】城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三、【课堂检测】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

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4.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岸——空气——鱼D.岸——水——鱼5.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图中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该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导学提示例1全面考察学生对“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掌握情况。

教者在此可提醒学生,烧杯下垫有石棉网,可均匀受热。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酒精灯外焰的温度高。

拓展变式,是针对性的变式训练。

在此可补充画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C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第二章:物态变化一、【自主学习】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一切物体都具有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体温计量程为 ,分度值是 。

2、人们将物质的 称为物质的三态。

3、 叫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与 有关,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即吸热的物体能量 ,放热的物体能量 。

物态变化有 、 、、 、 、 六种形式,其中的三个吸热过程是 、 、其中的三个放热过程是 、 、 。

4、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以 形式汽化的。

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等上面成小水珠,这就是露。

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形成雾。

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ºC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 而形成固态的小冰晶,这就是霜。

5、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熔化图像,可知 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

二、【课堂导学】【例题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器材除了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 纸板外,还需要器材有 和 。

(2)为节省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 (3)实验中观察什么? (4)水中气泡在沸腾前 ,沸腾时_ __;水的 声音在沸腾前_ 沸腾时__ _。

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 __;沸腾 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 __。

【拓展变式】 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点,取了200g 的水加热,右表是他们 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 01 2 3 4 5 6 7 8 9 水温/℃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加热前水的温度19℃,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吸收的 (2)热量为 J 。

(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3)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

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

例2考查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状态变化情况,同时训练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例3旨在强调晶体熔化的条件。

拓展变式强调液体沸腾的条件。

例4的复习,让学生明确日常生活中的“烟雾”、 “白气”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只是水蒸气的来源不同而已。

(4)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例题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从图中可看出:海波是_ ____(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 _____;熔化过程用了 _____分钟的时间;在B 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 __;在D 点海波的状态是__ ____。

【例题3】0℃冰放在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水中的冰会不会熔化呢? 为什么? 【拓展变式】水饺在水中为什么怎么煮都不会变黄变焦呢? 【例题4】舞台上常需“烟雾”的效果,它是借助于干冰形成的,试分析“ 烟雾”的形成 【例题5】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沾着一些“白花花” 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如果把冰棒放在装水的茶杯里, 过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

请解释这些现象 三、【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刚写的毛笔字一会儿就干了 。

(4)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很快又变成了岩石 。

(5)人工降雨时,飞机向云层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吸热,云层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小冰晶变大后,下落后 成水,落到地面形成了雨。

(6)夏天,自来水管“出汗”,这是 现象。

(7)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 现象。

(8)雾的形成,是 现象。

(9)霜的形成,是 现象。

(10)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这是 现象。

(11)寒冷的冬天,眉毛上结成小冰晶,这是 现象。

(12)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内表面结成的冰花,这是 现象。

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光的反射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例2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理解。

知道光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了解不可见光的作用例3考查学生对光的直线传图1 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第三章:光(第1课时)一、【自主学习】1.光源:自身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___________光源(是/不是)2.光的颜色:(1)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白色的,将白光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4)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即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获得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5)颜料的三原色: _____________,即这三种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获得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颜料。

3.人眼看不见的光(1到,就象次声波和超声波人们无法听到一样,(2)_________________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它能使被照的物体________,具有热效应(3)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它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

4.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__________。

在可见光中,____光的发热本领最大。

5.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_____ 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都是由_______ 造成的。

(2)光在_________中传播得最快,其数值为v =____ _____m/s =____ _____km/s 。

二、【课堂导学】 【例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 .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 .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 .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 .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举一反三】在无其它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 上衣。

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色,裙子是_____色。

【例2】如图1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________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_________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___来辨别真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