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PT骨肿瘤讲课中文-魏任雄

CPPT骨肿瘤讲课中文-魏任雄


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瘤段切除重建) Case 2
肿瘤型关节置换
术后影像
骨巨细胞瘤 case 3
骨肉瘤
1 骨肉瘤起发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成 骨细胞瘤,故名成骨肉瘤,恶性程度非 常高。其特征为从肿瘤细胞直接形成 骨和类骨.
2 多见于10-20岁,在成人也可因放射治
疗,Paget骨病,甚至个别经久不愈的慢性骨 髓炎引起骨肉瘤。
谢谢
14.2%
6.6% 6% 4.6% 4%
发病年龄
幼儿 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 青少年 骨肉瘤、骨软骨瘤 成人 骨巨细胞瘤 老年 转移性骨肿瘤
部位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
(恶性多见)
肱骨 11.8%
脊柱、骨盆、肩胛骨
(转移性肿瘤多见)
股骨
膝关节和肘关节以远
39.7%
骨骼(良性多见)
胫骨
17.7%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规范化治疗,综合治疗。(MDT)
截肢手术指征 Amputation
Indication
严重移位性病理性骨折
肿瘤侵犯周围重要神经血管束 术前化疗期间肿瘤增大且侵犯周围重要神经血 管束
化疗 Chemotherapy
Doxorubicin(多柔比星,阿霉素) Cisplatin(顺铂) Ifosfamide(异环磷酰胺) Methotrexate(甲氨蝶呤) 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
骨肿瘤
Bone Tumor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 魏任雄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Zhongnan Hospital ,WHU
Wei Renxiong. Consultant,AP,MD,PhD
Case
周X,男,30岁。左
环指肿胀不适一月余。 无外伤史,无明显诱 因出现,提重物、拧 毛巾时症状加重,休 息时缓解。局部皮肤 无发热,稍肿胀增粗, 环指末梢感觉、循环 正常,屈伸功能正常。 无其他全身系统症状。
3
好发部位
股骨、胫骨和肱骨近端
是最常见发病部位,大约有50%- 70%骨肉瘤发生在膝关节周围
4
在组织学上可以很大的变异,表现为
肿瘤不仅可产生大量肿瘤性骨或瘤性类骨, 还或产生软骨,纤维组织,粘液样组织
骨肉瘤
临床症状 最早的为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 以夜间痛为重,患部包块并进行 性增大,表面皮肤发热,静脉怒张 X线表现 有溶骨性破坏和成骨性破坏
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外生骨疣)
骨软骨瘤的大体外观
骨软骨瘤的组织学切片
内生软骨瘤
它是骨骺软骨部分未骨化,在髓腔内始终 保持软骨状态,形成内生软骨瘤病的组织学 基础。
1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称Ollier病。
2 伴有血管畸形者称为Maffucci综合征。
好发部位
40%-65%发生手部,特别是近节指骨最常见
建立一个肿瘤分期体系以利于判断预后
根据不同分期合理选择外科手术方案
提出辅助性治疗意见
骨肿瘤治疗
手术 Surgery
截肢 Amputation 保肢 Limb Salvage
瘤段切除+肢体重建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新辅助化疗和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分子生物学靶向治疗
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X光片 CT
MRI
DSA
ECT
骨肿瘤与X线病理
有些肿瘤产生类骨或
肿瘤骨称为反应骨, 在X线片上表现为高 密度区。(成骨型)
有些骨肿瘤破骨或使
骨吸收,在X线片上表 现为低密度区。 (溶骨型)
混合型
骨膨胀性改变
葱皮样改变
骨肿瘤刺 激骨膜是阶段 性,使骨膜阶 段性形成板层 状新骨,在X 片上表现为葱 皮样改变。
Codman 三角
日光类似虫蚀样改变。
血管增生
恶性骨肿瘤的血管改变
外科G
G
T M分期
表示骨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分化程度 发生方式。 T 表示骨肿瘤侵袭范围,以肿瘤囊室和 间室为分界。 M 表示骨肿瘤有无转移。
外科GTM分期的意义
几种临床常见骨肿瘤
骨软骨瘤
最常见的软骨性病变 骨骼中的 软骨未分化,生发错误,而不是真正肿瘤 2 外生性骨疣(骨软骨瘤) 3 多发性骨软骨病,也称干骺端续 连症(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1
好发部位 1股骨 2肱骨 3胫骨
临床特点 无压痛并逐渐长大包块
合并症
1骨折
2骨畸形
3血管和神经损伤
4滑囊肿形成 5恶变(1%)
骨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38959例骨肿瘤发病率及性质
原发良性骨肿瘤 原发恶性骨肿瘤 21691 10791 55.7% 27.7%
瘤样病变
转移癌
4369
2108
11.2%
5.4%
原发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43.7% 骨巨细胞瘤14.6% 软骨瘤10.1%
原发恶性骨肿瘤
骨肉瘤 44.6%
软骨肉瘤
纤维肉瘤 骨髓瘤 尤文肉瘤 恶性骨巨细胞瘤
内生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
它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其来源
不明,现在多认为主要为基质细胞、可能来自
末分化结缔组织细胞。
其生物学特性为具有较强侵蚀性,采 通常的刮除法复发率较高。
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
属于交界性肿瘤。
骨巨细胞瘤的分级
Jaffe于1940年提出的分级主要 依据巨细胞的数量多少和基质细胞
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征
实验室检查 血沉 碱性磷酸酶 微量元素分析
中央型骨肉瘤
皮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
继发性骨肉瘤 如 Paget氏骨瘤 放射后骨肉瘤
皮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
骨肉瘤治疗的发展史 过去 现在
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 5%-23% 手术加新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 60%-80%
骨肉瘤最常用的化疗药
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
根据GTM分期选择相应手术
对恶性程度较低的早期病例,可作保肢手术 (瘤段切除)。 对恶性程度较高的晚期骨肉瘤,应作截肢术 或关节离断术。
本课总结
1.骨肿瘤的诊断 2.骨肿瘤的GTM分期 3.骨肿瘤的治疗原则 4.常见几种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影 像学特点及治疗
的分化程度。
骨巨细胞瘤流行病学特点
20-40岁成人(3/4),10岁以下儿童罕见
股骨下端最多见,其次为胫骨上端及桡骨远端, 三处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60-70% 病灶位于骨端,邻关节面(不累及骨骺的骨巨 细胞瘤诊断基本不存立)。
骨巨细胞瘤X线特点 溶骨性 偏心性 膨胀性 皂性改变
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Case1(病灶刮除 灭活)
疼痛
良性肿瘤一般无痛或轻度
疼痛是恶性肿瘤早期症状,进持性加重
休息时疼痛反而加重,考虑恶性病损 夜间疼痛是骨肿瘤的重要特征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肿胀和功能障碍 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不同
骨肿瘤的肿胀程度不同 病理性骨折 其他 发热,静脉怒张等
骨肿瘤的诊断必须依靠
临床、影像学、病理三相结合(MDT)
好发年龄
30-40岁为好发年龄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无痛性肿胀,常并有病理性骨折。有极 小恶变机率。
临床特征
1.好发手足短管状骨,占 40-50% 2.扁骨少受累 3.除病理性骨折,无疼痛 4.骨内透光度常有钙化
X线特征
局限的、边界整齐,呈分叶外形 的椭圆透明阴影,周围有一薄层的 增生硬化层,其中可见散在的沙粒 样致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