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形式逻辑-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3形式逻辑-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例如:从“他们都不是学生”可推出一 个等值命题:“他们都是非学生”。
A、E、I、O都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换质 法变形推理:
原命题 SAP SEP SIP SOP
换质命题 SE﹁P SA﹁P SO﹁P SI﹁P
⑵换位法,改变原命题主项和谓项的位 置而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推理方法。
步骤:第一,只更换主、谓项的位置;第 二,换位命题的主、谓项不得扩大原命 题中的对应项的周延情况。
(2) 按照前提和结论一般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推理分为演 绎、归纳和类比。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到个别性的结论; 演绎推理的前提必须蕴涵结论,即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的前提 如果是真的,则结论一定是真的,所以它一定是必然性推理。 归纳是由个别性的前提推到一般性的结论;类比是由个别性的 前提推到个别性的结论。归纳和类比就是所说的或然性推理。
2.命题和语句
(1)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句,但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 命题。只有能区分其真或假的语句才构成命题。
语句主要有四种,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 叹句。其中陈述句一般是能区分真假的,它是命题的最 基本语言形式;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直接表 达判断,所以不是命题;但反诘疑问句、预设句因为隐 含着判断,所以是命题。
(2)一类推理的正确性,必须分析到简单命题即原子命题所包含 的概念即词项才能判定,则这种推理就称为简单命题推理即词 项推理。相应的逻辑称为词项逻辑。
例如:所有谎言是不可信的
所有S是P
有些谎言是不可信的
有些S是P
另一类推理的正确性,如果只要分析到其中所包含的简单命 题即原子命题为止即可判定,那么这类推理就称为复合命题推 理即命题推理。相应的逻辑称为命题逻辑。
直言命题A、E、I、O四种形式的换 质位情况归纳如下:
SAP→SE┐P→┐PES→┐PA┐S→┐ SI┐P → ┐SOP 。 SAP→PIS→PO┐S。 SEP→SA┐P→┐PIS→┐P O┐S。
SEP→PES→PA┐S→┐SIP→┐SO┐ P。
SIP→SO┐P(先换质就不能得到 换质位命题)。 SIP→SIP→PO┐S。 SOP→SI┐P→┐PIS→┐PO┐S。 SOP→不能先换位。
人们通常从两个方面来考察推理:(1) 前提是否真实,也 就是前提判断的内容是否符合事实,这是由实践和各门具体科 学解决的问题。(2) 推理形式是否正确,也就是推理的逻辑形 式即推理的形式结构是否符合思维的规律和规则。这是逻辑学 着重研究的问题。
逻辑学制定出一系列规则,保证推理形式正确,以便从既 定的前提出发,合乎逻辑地推出一定的结论。一个推理,只有 在形式上是正确的,即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才是有效的。这 里所说的推理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合乎逻辑性是一致的。一个 推理成立,并不要求前提一定真实,因为在假命题之间也可以 进行合逻辑的推理。
性质命题的四种基本形式:
⑴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 SAP, 简称:A命题。
⑵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SEP, 简称:E命题。
⑶特称肯定命题:有些S是P 、 SIP, 简称:I命题。
⑷特称否定命题:有些S不是P、SOP, 简称:O命题。
注意∶(1)特称量词“有些” 的逻辑含义:
它在具体数量上是不确定的: 至少有一个,至多可以是全 体。
主项和谓项是逻辑变项。
全称量词可以省略,特称量词则 不能省略。
2.性质命题的种类 从质上区分:有肯定与否定之分 从量上区分:有全称、特称、单称之分 把质与量相结合: 全称、单称肯定—所有S是P 某个S是P 全称、单称否定—所有S不是P 某个S不是P 特称肯定—有S是P 特称否定——有S不是P 单称命题是对作为主项的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断 定,所以,通常将单称命题当作一种全称命题来对 待。
有些在座的同学不是团员。
⑶差等关系,指A和I、E和O间的 关系,特点是:全称真则特称真, 全称假则特称不定;特称真全称 不定,特称假则全称假。
故从全称为真可加强特称结论。 从特称为假可削弱全称结论。
例如:
所有在座的同学都是团员。
有些在座的同学是团员。
⑷下反对关系,指I和O间的 关系,特点是:不能同假, 可以同真。
例如:从“计算机软件工程师都是大学 毕业生”可推出一等值命题:“有些大 学毕业生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直言命题A、E、I、O的换位情况可归纳 如下:
原命题
SAP SEP SIP SOP
换位命题
PIS PES PIS 不能换位
⑶换质位法或换位质法,通过连 续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从原命题中 推出一系列新命题的推理方法。
4.推理的种类
推理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 按照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蕴涵关系,可以把推理
划分成两大类: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前面的例(1)和例 (2)的推出关系有重要区别。在例(1)中无论用任何具体判断代 入“p ”与“q” ,只要代入后的前提是真的,那么代入后的 结论也必然是真的。在例(2)中,代入以后,当前提是真的, 结论只是或然地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例(1)的前提与结 论之间有必然性联系,而例(2)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或然性联 系。
3.性质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问题
在语言表达中,有的性质命题的 主谓项可以交换位置,但并非全都 能作这样的处理。例如:
Ⅰ.所有18岁以下的人都不是有 选举权的公民。
Ⅱ.所有鸡蛋都是圆的。
这就涉及到概念的周延性问题。
(1)周延性就是指主项和谓项概念 的外延在命题中被断定的情况。
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在命题中被 全部作出了断定,那么这个概念就 是一个周延的项;反之,则是一个 不周延的项。
例如:A.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B.珠峰是世界最高峰吗?
C.明天我们应当攀登珠峰;
D.珠峰多么雄伟!
E.珠峰难道无人攀登到顶峰吗?
(2)命题种类及它们的逻辑结构
■简单命题:①性质(直言)命题: 所有S是(不是)P
有些S是(不是)P
某个S是(不是)P
②关系命题:
aRb或Rabcd……
■复合命题:
①联言命题:
(3) 按命题的结构分: 简单命题推理与复合命题推理
(4) 按前提的数量分:直接推理与间接推理
5.推理的有效性或合理性
(1)推理得出真实结论的条件:前提真实、形式有效(前提与 结论的内容必然相关性)。符合以上条件的推理具有“保真 性”。狭义的逻辑有效性仅指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一个推理是正确的,是指从真的前提出发一定能够得到真 的结论,即不可能得出假的结论,否则就是一个不正确的推理。
故可以一假断定另一为真
例如:
有些在座的同学是团员。
有些在座的同学不是团员。
三、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
直接推理就是以一个命 题为前提而进行的推理。以 性质命题为前提的直接推理 主要有两种形式。
1.运用命题变形法的直接推理
⑴换质法,改变原命题的质而推出一与 原命题相等值的新命题的推理方法。
步骤:一,改变前提命题的质;二,把 谓项改为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
例如:如果甲是作案者,那么甲有作案时间 如果p,那么q
甲没有作案时间
非q
甲不是作案者
非p
第三类推理只能说合理的,即具有合理性。在广义理解的归 纳逻辑中有效性的概念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其结论所涉及的 范围大大超出了前提所提及的范围。但是,这种结论的得出仍 然是有其一定根据的,即其前提(论据) 对结论有一定的支持 度。对结论有相关性的论据越多,那么所得出的结论可靠性程 度也就越高。所以,我们就说这类推理具有合理性。
p并且q
②选言命题:
或者p或者q;要么p,要么q
③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如果p,那么q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只有p,才q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p当且仅当q
④负命题:
并非p
■模态命题: ①必然命题:
S必然是(不是)P
②可能命题:
S可能是(不是)P
(3)对命题(判断)的逻辑要求
命题要恰当:被表达的判断内容要真实;

香蕈没有叶绿素

地衣没有叶绿素

蘑菇、香蕈、地衣都是菌类植物 ④
式三部分构成。
前提是已知的判断,是整个推理的出发点。通常叫推理
的根据或理由。结论是推理所引出的新的未知的判断,
是推理的目的和结论。推理形式是从已知判断与未知判断之
间的“推出”关系的类型或模式。逻辑常项是判定一种推理形式 的类型的惟一根据,也是区别不同类型的推理形式的惟一根据。
2.依据“逻辑方阵”的命题间关 系的直接推理
在逻辑上,根据前面所讲的A、E、 I、O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可由一个命题的真假推知其他三 个命题的真假情况,这便是“逻 辑方阵”的直接推理。
如:“所有团员都是青年”为真
A、E、I、O四种形式的命题的直接推理 情况归纳如下图:
二、性质命题(直言命题) 1. 性质命题及其结构
(1)性质命题即断定思维对象具有 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又称直 言命题。性质命题是一种简单命题。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 的。”
(2)性质命题的逻辑结构由主项、 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构成。
公式为:所有(有的)S是(不 是)P。
量项和联项是逻辑常项;


关关

系系
系系
SIP 下反对关系 SOP
⑴反对关系,指A和E的关系, 特点是:不能同真,可以同 假。
故可以一真断定另一为假。
例如:
所有在座的同学都是团员。
所有在座的同学都不是团员。
⑵矛盾关系,指A和O、E和I 之间的关系,特点是:不能 同真,不能同假。故一真与 一假可互相推定。
例如:
所有在座的同学都是团员。
(2)四种性质命题主谓项周延情 况的具体分析。
AEIO四种性质命题主谓项周延情况表:
命题形式 主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