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九章).pptx
《现代投资心理学》课件(第九章).pptx
(一)禀赋效应的具体表现:WTP—WTA缺口
对大量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人们为了买入 一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Willingness to pay, WTP)和放弃该商品而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Willingness to accept,WTA)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即WTA明显高于 WTP,这被称为WTP—WTA缺口,有时也用WTA/WTP来 描述该缺口。
禀赋效应并不仅仅限于表现自爱实物商品或法律权利方面。 个人和公司经常以早先的交易为参考点,人们不愿意亏本出售 商品,这种不情愿能够解释两种交易不足。第一种是房地产价 格,当房价下跌的时候,交易量也常会下跌;当房价下跌时, 房子比房价上涨时更难出售。类似地,股价下跌时交易量比股 价上涨时交易量更低。
二、禀赋效应的心理学解释——前景理论
Kahneman 和 Tversky在1979年的《前景 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Prospect
在第一个教室,学生们不愿意以4元买下杯子,说明他们对 杯子的价值评价要低于4元,即在需要卖出的时候,他们可 以以任何高于4元的价格卖掉。但是为什么一到要卖出,在 第二个教室价格增加到6元时又没多少人肯卖呢?
2、有一次,小刘在家电展销会上闲逛,看到有一家品 牌的彩电经销商保证在7天内可以无条件退货。小刘心想, 他家客厅有一台电视,但是卧室里还没有,不如把这台电 视买下来先回去看看,要是不好,反正下星期还可以回来 退掉。厂商还安排上门送货和取退货,小刘甚至觉得在这 里买彩电,可以每星期来换一次,这样家里的电视永远都 是新的。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小聪明一笑,立刻买 下了一台29寸的大彩电。买回家后,小刘把彩电放到卧室 里面,每天晚上和爱人、女儿一起躲在被子里看电视,一 家人其乐融融。他们对新买的电视机很爱护,看完后用防 尘罩盖好。电视机本身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虽然有时候接 收某些频道清晰度不够高,但是大家似乎都不介意。一个 星期后,没有人提出去退掉彩电,虽然那只需要打一个电 话而已。至今,那个29寸的彩电还安放在小刘的卧室里呢。
第九章 禀赋效应与 投资心理
禀赋效应与投资心理
• 引言 • 禀赋效应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 投资决策中的禀赋效应——处置
效应 • 案例分析与探索实践
——基于禀赋效应的投资决 策模型
引言
• 想象一下下面的情景: 1、某天一位老师拿了一批印有校名和校徽的保温杯来
到教室,问在场的同学们是否愿意花4元来买这个杯子。同 学们对这种保温杯没有多大兴趣,买的人寥寥无几。接着 这个老师又来到了另外一个教室。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 他一 进门就先送给每个同学这样一个杯子。但过了不久, 这位老师又回来了,此时老师说他愿意花6元把之前发下去 的杯子买回来,当然学生们可以选择卖还是不卖,但是不 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他问有多少同学愿意把这个杯子以6 元的价格卖回给老师。没想到这次,居然愿意卖的人也是 少数,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把杯子以6元的价格卖掉。理论 上说,同样的一批保温杯,面对差不多的两个班级学生,
禀赋效应的存在使消费者均衡理论也受到了 挑战,禀赋效应导致无差异曲线相交。禀赋效应 的存在破坏了可逆性。经济学家假设人们的偏好 与禀赋条件是无关的,但实验表明人们的偏好依 赖于他们的参考位置——初始禀赋。
(四)禀赋效应与科斯定理
按照科斯定理,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源分配情况 与初始产权无关。但是,如果不同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受禀赋 的影响,那么,对某商品有产权的人会比没有产权时更希望保 留这件商品。科斯定理假定产权估价与谁拥有权利无关,这一 假定受到实验观测出的买卖价差的质疑。
然而,禀赋效应表明WTA/WTP比率可能非 常大,从而实际的均衡数量明显低于市场均衡, 塞勒称这种现象为交易不足。
(三)禀赋效应与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序数均衡理论认为:任 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无差异曲线的斜 率,即边际替代率递减;在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 曲线的切点上。消费者在既定价格水平和一定数 量的消费指数下所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使其效用 最大化。
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通过对这些实验结 果的综合分析回答上述问题。
他们的第一个发现是实际检验和假设检验之 间的结果差异并不明显,因此,通过假设式的询 问得到的结论不会影响WTA/WTP比率。
第二个发现是越是市场上的普通商品,其 WTA/WTP比率越低。 (见表9-2)
表9-2 不同类型物品的WTA/WTP比率
平均值
标准差
实验个数
公共物品或非 10.41
2.53
46
市场物品
保健和安全用 10.06
2.28
32
品
普通的私人物 2.92
0.3
59
品
彩票
2.10
0.2
25
时间安排
1.95
0.17
39
所有物品
7.17
0.23
201
(二)禀赋效应与供求均衡
经济学的供求均衡理论认为,人们为获得某 商品愿意支付的最大价格WTP和失去同样的禀赋 所要求的补偿WTA应该是没有多大差异的,以至 于可以忽略两者之间的差别。从而由不同的WTP 形成需求曲线,由不同的WTA形成供给曲线。供 给和需求互相调整,从而自发地实现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禀赋效应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一、禀赋效应的基本内涵
禀赋效应是指人们一旦拥有了某个物品,就 会高估该物品的价值。换句话说,一旦人们对某 个物品的财产权确立了,人们就会赋予该物品更 高的价值。
这一现象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环境经济 学家们所发现的。Hammack和Brown曾在1974 年发现野鸭涉猎者要以每只野鸭247美元的价格 支付费用用以维持适合野鸭生存的湿地,但是要 他们放弃在这块湿地涉猎野鸭,他们的要价却高 达每只1044美元。
自从20世纪70年代WTP—WTA缺口被发现以来,在三 十多年的时间中,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检验,该现象得到了 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影响WTA/WTP比率的因素到底有 哪些,为何不同商品的WTA/WTP比率会不同等问题的探 讨尚未得出公认的解释。John K.Horowitz和Kenneth E.McConnell对涉及巧克力、自来水笔、杯子、电影票、 狩猎许可、可见度、核废料、三明治等物品的45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