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2、大风天涂装采取措施或停止施工;
3、涂装好的构件存放时不得沾染泥污。
37
漆膜破损
1、涂装后待漆膜干后方可翻转、吊运、摆放;
2、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
3、涂装前应确认构件合格,涂装后不再进行焊接、矫正作业。
38
标识不规范或不清晰
1、统一部位,统一标识大小、形式;
2、在明显的位量喷涂标识,做到清晰醒目,标识数量宜多不宜少。
4、分析产生裂纹的原因,制定返修方案。
19
焊缝产生未焊透
1、坡口角度或间隙放大,钝边放小;
2、焊接电流要适当调大;
3、根据超探结果返修。
20
焊接变形过大
1、号料时要留焊缝收缩裕量;
2、正确安排焊接顺序;
3、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
4、采取强制约束或反变形法技术措施。
21
焊接飞溅多
1、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尽量防止磁偏吹;
2、焊前焊条烘干;
3、用混合气体代替CO2气体。
22
电弧损伤母材
1、电焊把线绝缘良好,不得裸露导线;
2、带电焊钳不得接触钢板;
3、不允许在焊道以外引弧,按规定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23
焊缝成型质量欠佳:焊缝高低不平,焊缝宽窄不一,焊缝不直,焊肉与母材过渡不平滑
1、严格执行焊接工艺,严格控制坡口度数,坡口间隙力求一致;
2、调整好抛头或喷枪角度;
3、夜间施工要保证照明亮度;
4、随时进行自检,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7
高强螺栓摩擦面残留氧化铁皮、铁锈、毛刺、油漆等
1、保证除锈工序质量;
2、钻孔后及时打磨毛刺;
3、板切割后,清除边缘氧化铁皮。
28
漆膜返锈
1、涂装前清净构件基层铁锈、灰土、水分、油污;
2、除锈后及时涂装;
3、涂刷均匀,不出针孔,达到设计要求涂层厚度。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钢结构加工制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序号
质量通病现状
防治措施
1
钢材表面卡具压痕或划痕损伤
1、深度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1/2时,采取局部补焊后再打磨平整;
2、小于0.5mm时,予以磨修平整。
2
火焰切割面存在大于1.0mm的缺棱,切割边熔化物不清理
1、选择合适的切割工艺;
2、焊肉超高的部分用磨光机修磨。
24
涂装前构件表面有油污
1、防止吊车和其机械设备漏油;
2、构件上有油污及时清理。
25
涂装前构件表面有药皮、飞溅、尘灰
1、严格工序交接制度,涂装前药皮、飞溅等应清除干净;
2、涂刷底漆或两道漆之间,构件表面的尘灰均要用抹布擦干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6
喷砂或抛丸除锈、达不到设计要求
1、抛丸机行走小车速度要保证表面除锈质量;
2、非焊接面的缺棱,应予补焊并打磨平整;
3、切割边熔化物予以清理。
3
现场焊缝坡口不规范
1、坡口角度、鈍边误差要在允许公差之内;
2、坡口表面割痕要打磨;
3、尽量不用手把火焰切割。
4
焊缝应力孔切割不规范
1、严格按详图尺寸或规范要求开孔;
2、用样板号孔,割孔面应打磨。
5
螺栓孔倾斜,孔边毛刺不清除
1、钻孔前钻头与构件表面调垂直;
13
焊缝产生咬边
1、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
2、采取短弧焊;
3、掌握合适的焊接角度。
14
构件上有焊瘤
1、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要适当;
2、装配间隙不能太大;
3、坡口边缘污物清理干净;
4、临时固定件割除后要打磨。
15
焊缝产生弧坑
1、熄弧前焊条回弧填满熔池;
2、焊接电流要适当;
3、焊接时要加引弧板。
16
焊缝产生气孔
2、厚板或环境温度较低时,要先预热后点焊;
3、开裂定位焊缝必须刨掉。
9
隔板、肋板装配不垂直
1、按组装工艺要求组装;
2、用直角尺找正后再焊接,两侧焊缝对称焊接;
3、用机械或火焰方法矫正。
10
钻孔定位基准线或基准面随意改变
1、基准改变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积累,尤其对长度较大的构件更明显;
2、对每一组螺栓孔中心,应从构件中部位置作为基准线或基准面。
39
栓钉不垂直、焊缝不连续
1、用机械方法矫正,符合规范要求;
2、调整栓钉焊机参数;
3、用手工电弧焊补焊。
40
高强度螺栓摩擦面不采取保护措施,孔周边留不涂漆距离不足
29
连接板等小件局部漏刷油漆
1、技术人员向涂装人员进行现场交底;
2、给涂装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30
漆膜起皱、流坠
1、检查油漆粘度,稀释剂掺兑是否合适;
2、刷涂或滚筒涂装时,刷子和滚筒不能蘸漆太多;
3、底、中、面漆逐层干后再涂装。
31
漆膜起泡、局部脱落
1、喷涂时,保持压缩空气干燥;
2、雨天或湿度超过8 5%时禁止涂装;
1、清理焊接区表面油污、浮锈、底漆、水分等污物;
2、焊前焊条、焊剂烘干。
17
焊缝产生夹渣
1、仔细清理熔渣(每一层);
2、稍微提高焊接电流,加快焊接速度;
3、加大坡口角度,增加根部间隙;
4、正确掌握运条方法。
18
焊缝产生冷裂纹
1、使用低氢型、韧性好、抗裂性好的焊条;
2、正确安排焊接顺序;
3、进行预热或后热控制层间温度,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3、构件表面温度超过4 3℃时不宜涂漆。
32
漆膜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漆膜厚度偏差要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2、坚持油漆质量检查监督制度;
3、保证涂刷遍数。
33
不按规范要求补刷油漆
1、损坏漆膜后及时补涂油漆;
2、补涂前用小铲、钢丝刷将烧坏漆膜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光泽;
3、补涂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涂装遍数进行。
34
漆膜表面粗糙,不光滑
1、涂装前处理好构件基层,尤其是清除残留在表面的砂粒灰尘;
2、保证油漆合适粘度;
3、均匀涂刷;用喷涂代替刷涂。
35
漆膜色差大
1、面漆批次间颜色有差异,必须对照色卡验收;
2、同一批构件,尽量用同一批次面漆涂装;
3、一次均匀涂装,减少返工。
36
漆膜表面受污染
1、清除、隔绝现场周围污染源;
2、孔周边毛刺,用磨光机打磨清除。
6
构件矫正后仍存在变形超标
1、在涂装前重新校正;
2、根据变形类型,选择矫正方法和矫正工艺。
7
薄板或较薄中厚板用单头火焰切割后出现侧弯曲
1、火焰切割时宜间断进行,留短长度的固定点,待板冷却后再彻底断开;
2、尽量采用多头抽条机切割。
8
零部件组对后出现定位焊缝开裂
1、加大定位焊缝的长度和角焊缝焊脚高度;
11
成品构件编号、中心、重心标识不清晰、不规范
1、严格要求,加强精品意识教育;
2、按施工详图统一编号;编号要求在施工技术文件中予以明确;
3、中心、重心位置用规定油漆颜色标注清楚;
4、出口构件,还应按国际惯例标识。
12
构件在装卸倒运时,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1、在详图设计时,设临时吊耳,安装后割除;
2、钢丝绳捆扎处必须垫木板或橡胶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