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价和房价关系研究

城市地价和房价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
核心观点 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 本化
理论基础
土地价格是地租 的资本化 既土地价格 =地租 /土地还原利率
土地租金是出租土地的资本 化收入
劳动价值论
现代土地价格理论学派
现代地价理论的核心 :土地价格由土地收 益和资产市场共同决定. 1)土地收益理论 2)土地供求理论
(1)土地收益理论
三.城市地价和房价因果关系分析
• 我认为城市地价和房价因果关系分析的前提条件 是: • 假定的时间序列内(短期和长期) 城市地 • 假定的政府政策(政府规制); 价和房价 因果关系 • 假定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 • 假定的区域范围; 我认为:城市地价和 • 假定的物业类型; 房价不具有一般性 • 假定的市场类型和供求关系结构 因果关系,因根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假定市场信息对称情况下
出发点:土地收益在资本市场上如何 决定土地价格
代表人物:弗· 冯· 维塞 (F.V.Wieser),伊利(R.T.Ely)
(1)土地收益理论
• 公式表示如下:
• 进一步推导出:
R Vq i q q
e
q q PVR(n 1) n (1 i)
式中:PVR(n-1)——到 n-1年后的利用收益现 值和; e qn ——n年后的预期地价
e n
q ——地价 R ——土地的利用收益 i ——利息率(土地以外 的资产收益率) Vqe ——心理预期地价 上升额
(1)土地收益理论
• 在不考虑税收的前提下,资产市场的均 衡条件是:土地资产的收益率等于其他 资产的收益率。 • 考虑到现实生活中,n年后的预期和n年 后的现实地价一般是不一致的,此地价 公式比古典地价公式更有现实意义.
• 城市土地价格的本质内涵是一种产权价 格,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城市土地所有者 转移土地地租的资本化价值。 2001年我国颁布《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国家标准,规定我国城镇土地估价的价 格内涵是:“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一定年期 的土地使用权未来纯收益的现值总和。
我国地价体系构成
二.我国城市房价内涵界定
• 城市房价影响因素 1)供求关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①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②本地区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③本类房地产供求状况,即结构性供求状况; ④本地区本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二影响(政治 安定状况,社会治安状况,城市化水平) 3)物理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房地产位 置、地质、地势、光照、通风状况,建筑物 外观,以及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设备配置状 况、内部格局、结构和朝向) 4)行政法规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土地 制度和住房制度,房地产价格政策,城市规 划,住宅政策,房地产税制状况)
(2)土地供求理论
出发点: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土地 价格 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 ,哥德伯戈和钦洛依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边际效用价格理论基础上, 应用古典学派的供应—成 本模型分析地租地价,认 为供给与需求同时对价格 发生作用,完善的市场机 制使价值、价格与成本达 到均衡,构建了市场均衡 价格理论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
土地的自然供给是无弹性 的,而土地的需求是一种 引致需求,土地的价格由 土地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 求决定。由于土地供给无 弹性,因此,土地价格主 要由土地需求决定。

哥德伯戈和钦洛依
存量土地市场和增量土地市场之间价格比例的投资理论
一.城市地价内涵界定
城市房价的构成
• 商品房销售价格构成
成本法公式分析
• 房屋租赁价格的构成
收益还原法 的折现值 租赁净收益
(折旧费+管理费+维修费 +利息+保险费+地租 +税金+利润)
我国房价体系构成
三.城市地价和房价关系经济学分析
(1) 供给需求规律
地价对房价的影响(主要通过供给曲线的平移实现) 房价对地价的影响(主要通过需求曲线的平移实现)
2)空间经济学的角度
Alonso(1964)和Muth(1969)通过构建空间竞价函数,认为高地价是由高 房价引起.--只考虑了需求者之间的竞争没考虑供给者的行为.
3)采用经济计量分析工具
Davies(1977)通过回归分析,认为地价不仅与房价相关,而且与土地利 润率和贷款高度有关. Raymond(1998)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对香港房价和地价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显示房价和地价不存在因果关系. Glaeser,Gyourko和Hilber(2002)通过回归分析,认为地价与地区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高低呈正相关,与房价没有直接关系.
三.城市地价和房价因果关系分析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2003 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格兰杰提出了检 验两个变量X和Y序列是否真正存在单向成因 或互为成因的方法,即“格兰杰成因检验”。 • 原理和方法是: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 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人序 列X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提高Y值的被解释程度。 如果是,则称序列X是序列Y的格兰杰成因。
(1)供给需求规律
• 开征土地增值税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响
(2)四象限理论模型
三.城市地价和房价因果关系分析
国外学者的研究:
1)从引致需求的角度-土地作为住房的生产要素
特点:建立在传统经济学瓦尔拉均衡的基础上 Smith(1976)将土地作为住房的生产要素分析了城市住房的供给,探讨 了地价和房价之间的比例关系. O.Sullivan(2000)运用引致需求分析框架,高房价是高地价的结果而不是 原因.
城市地价和房价关系分析
分析框架
城市地价和房价内涵的界定 城市地价和房价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地价和房价因果关系分析 城市地价和房价相关性分析 结论与思考
一.城市地价内涵界定
1.城市地价理论文献综评 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 现代土地价格理论
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
理论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 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 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 用价值,并存在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