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
论文题目:论旅顺万忠墓与西方列强侵华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授课教师:***
院(系):高级翻译学院
年级、班:2016级6班
学号:*********
******
一个旅顺口,半个近代史。
为了更好的了解近代史,我利用假期,再一次的来到了旅顺的万忠墓。
旅顺的万忠墓不是第一次来,小学时扫墓去过一次。
那次的印象也就仅存于上前献了几朵白花,这次再来,却是真切的了解了历史,带着一番尊敬与悲痛。
万忠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东麓,那里埋葬着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的两万多名中国同胞的尸骨。
一丘隆起,碑褐纪忠,故名为万忠墓。
同仇敌汽灭强虏,万众忠魂垂千秋,。
旅顺万忠墓是旅大人民用鲜血写成的中华民族反帝斗争史的光辉见证。
作为一个大连人,我对旅顺也有些了解,从小也经常听到关于旅顺惨烈的故事。
提到万忠墓就不得不说起惨烈的旅顺大屠杀。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在黄源偷袭清政府从旅顺港到丹东的运兵船后,又兵分两路侵入我国东北。
有一路在庄河花园口登陆后侵占金州、大连湾。
11月21日,日本第二军开始向旅顺进犯,驻守军临阵脱逃,只有爱国将领徐帮道等人率领士兵在土城子等地展开了英勇顽强的阻击战,曾两次赶走侵略者。
之后,日军集中百门大炮轰击旅顺口,徐邦道领士兵奋战在东鸡冠山下白玉山麓,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
日本侵略军闯进旅顺在旅顺城区进行了四天三夜的疯狂屠杀!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婴儿均遭杀害。
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条条街巷血流成河。
秀丽的旅顺变成血染的人间地狱。
2万名无辜同胞惨死在日本帝国主义屠刀之下,幸存者只有36人(扛尸队人员)1895年2月,当地居民将死难同胞尸体分三处集中火化,骨灰丛葬于白玉山东麓。
日军为掩世人耳目,曾经在墓前立一木牌,上写“清军将士阵亡之墓”。
1896年11月,清政府委派直隶候补道员顾元勋接收旅顺,由他出面主持建立了甲午战争遇难同胞墓,并亲书“万忠墓”刻在一块石碑上。
那时正是旅顺同胞遇难两周年之际,故在万忠墓前建享殿三间,殿堂匾额包以铁板皮,书“万忠墓”三字。
自此以后,官民年年祭祀不衰。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沦陷的进程,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旅顺口作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是这场战争陆地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有近两万无辜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万忠墓就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
当人们从血泪斑斑的甲午痛史中走出,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时,会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繁荣富强才能捍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然而旅顺大屠杀的惨案仅仅是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冰山一角。
万忠墓简单的白色墓碑,上面的三个大字不知包含的多少悲痛,包含了多少控诉与悲痛。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伤害实在是罄竹难书。
他们甚至把屠杀中国人作为一种乐趣,一种比赛形式。
这次实践让我收获了愤怒与悲痛,但更多的也让我明白了们为什么要学历史,要学中国近代史。
古人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看见我们民族的前世今生。
在历史上,我看见了无辜倒在外国列强枪口的同胞;看见三元里人民的拼死抗争、“致远号”二百五十名将士以舰殉国的英勇悲壮。
而看见则是为了更好的记住。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本沉甸甸的血书,翻阅其间,字字句句写满了屈辱与不甘,血与泪的教训让我们明白:无实力无以言尊严,不自强无以论实力,不变革无以图自强。
因为政府的腐败,让我们一直被欺负,没有实力,又何谈尊严。
在签署条约时,我们的官员苦苦哀求,甚至都抛下了自己的自尊,可是没有实力,别人又怎么会给你尊严?我们的哀求换来的只是一次次的否定。
当年签署巴黎条约时,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得到该有的利益,这一切的根源就源自于中国本身的实力不
高。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的实力赢来的。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虽无情,却也确实有道理。
大国的实力来源于国民的团结。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却被外敌欺负,几个人屠杀一整个村子的事件十分常见,经常有人评论这些历史事件时说:“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淹死他们”,这句话虽然说的夸张,可确实有几分道理。
国民的冷漠与背叛,导致了灾难的加重。
那些汉奸,那些帮着列强占领中国的中国人,使我们的国家就像一盘散沙,一打就散。
历史告诉我们,13亿中国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屹立不倒。
一个一直屹立不倒的民族令我们敬佩,但一个能够重新站起来的民族同样令我们敬佩。
中国的近代史带给我们的教训,也会指导我们更好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