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6圆及椭圆偏振光的获得和检验
§5.6圆及椭圆偏振光的获得和检验
偏振态 自然光
偏振片,透振方向 绕光束旋转
光强不变
先通过1/4波片,再通过 偏振片
光强不变(鉴定)
圆偏振光 光强不变
光强改变,出现消光(鉴定)
平面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光强改变,在某一 角度消光(鉴定)
光强改变,但不消 光
光强改变,但不消光
椭圆偏振光 光强改变,但不消 转动1/4波片和偏振片,出
光
现消光(鉴定)
Ay2 A1 sin sin y
Ey2
x
P197
y
o
P2
P1
Eo
E1
e
Eo2
Ee
ex
Ee2
Ex2
Ax2 A1 cos cos
I Ax22 Ay22 2Ax2 Ay2 cos
A12 (cos2 cos2 sin2 sin2
o
2cos cos sin sin cos )
e或o光轴与波片偏振方向成45°; 圆偏振光
其它位置。
椭圆偏振光
任何位置
线偏振光
椭圆偏振 e或o光轴与波片同椭圆主轴一致 线偏振光
光
其它位置
椭圆偏振光
光的偏振态的鉴定
• 1、使用线检偏器,可鉴定平面(线)偏振光 • 旋转检偏器,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 自然光:光强不变 • 圆偏振光:光强不变 • 平面偏振光:光强改变,在某一角度消光 • 部分偏振光:光强改变,但不消光 • 椭圆偏振光:光强改变,但不消光
Ax Ay
cos t cos(t
2
)
左旋椭圆 偏振光
在三四象限是右旋
入射
出射
例: 线偏光经过方解石(负晶体)
o轴 y
o轴 x y
入射光在二 四象限振动
x y为慢轴
e轴
片
4
Ex Ax cost
Ey
Ay
cos(t
)
2
Ex Ax cost y为快轴 Ex Ax cost
Ey
Ay
cos(t
)
e轴
cos(t
)
o轴 y
z
x
x
e轴
e轴
通常建立右手系
1、经过1/4波片
• 产生π/2的额外相位差
一三象限
Ex Ax cost
E
y
Ay
cos(t
0)
y为快轴
Ex Ey
Ax Ay
cos t cos(t
2
)
右旋椭圆 偏振光
在一二象限是右旋
Ex Ax cost
Ey
Ay
cos(t
)
二四象限
y为快轴
Ex Ey
o光比e光滞后
2
(no
ne )d
2m 2m
/2 3 / 2
所以,1/4波片不仅要标注所适用的波长,还要标 注光程差是1/4波长,还是3/4波长。要指出哪个方 向是快轴。
各种偏振光通过 λ/4波片后的偏振态
O光轴
e光轴
λ/4波片
入射光
λ/4波片的位置
出射光
线偏振光 圆偏振光
e或o光轴与波片偏振方向一致; 线偏振光
no ne KP 其中K为比例系数
如果应力分布均匀,通过它不同部分的o光e光均有相同的相位差
2
no ne
d 2 dKP
如果P不均匀由其后将能观测到干涉条纹
二、电光效应
1. Kerr效应
• 某些各向同性的物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具有双折 射特性,这是一种电光效应 (Kerr electro-optic effect, or DC Kerr effect )
• 入射光,正交分量间有 任意的固定相位差
• 经过波片,产生额外的 相位差,出射光为
• 相位差仍是固定的任意 值,仍是椭偏光
Ex Ax cost
E
y
Ay
cos(t
0)
Ex Ax cost
E
y
Ay
cos(t
0
)
o轴 y
x e轴
0
4
2
3
4
5
4
3
2
7
4
2
们是两束光矢量相互垂直、频率相同、位相 差恒定的光 一般合成为椭圆偏振光。 不会产生干涉! ♀能否采用把两束光矢量相互垂直的光,改造 成振动面相互平行的光? 分振动面法(分波前法、分振幅法)
一、 干涉装置及各光学元件的作用
p1 的作用是将自然光改造成线偏振光。
波片的作用:1) 分振动面把线偏振光分成振动相互垂直,
电光效应的应用
• 1.激光光强的调制 • 激光的特点是稳定,但要用于光通信,必须加载
2、相位差的确定
• 除了波晶片产生的相位差之外,还要考虑在坐标 系中偏振片取向而产生的相位差
y
o
P2
Eo
E1
e
Eo2
Ee
ex
Ee2
P1
o
P198
双折射晶体产生的相位差
c
2
(no
ne )d
偏振片取向而产生的相位差
0或 波片光轴在P1P2之间,
1
----------------------之外,0
三、偏振光的干涉现象
1、厚度均匀的晶体,屏上照度均匀
1)单色光入射,转动晶体,振幅改变,光强改变;若 引起π的相位差,屏上光强突变,亮暗位置互换。
2)白光入射,不同波长的光,相位差不同,因而光强
也不同,屏上呈现彩色,转动晶体,光强改变,色
彩改变,显色偏振.
P1 o
P2
e
o
P1
e
P2
显色偏振现象
偏振片P1
• 电场中介质中的光波沿两个方向偏振,具有不同的
折射率,感生折射率差Δn与电场成二次方关系(二
阶电光效应)
n B()E2 KE2
溶液的Kerr效应
x
Ee ne
y no Eo
n
no
ne
KE2
K
V h2
2
K:Kerr常数
c
2
(no
ne )l
2 K
V 2l h2
E
光 轴
外 Ee
电E
场
Eo
y
N2
Ee
• 在 c k(n0相同ne的)d条件下,两偏振片 平行和
正交时,两者总相位差为π。
• 这两种情况的干涉光强互补,即
I I11 A02 C
若两偏振片正交,光强最大即 I IM A02
此时位相差恰好使两偏振片平行时的光强为最小值
I11 I min 0 转动 p1 ,使 p2由正交变为平行,接收屏光强将由最大变为消光
Ex Ax cost
Ey
Ay
cos(t
0)
o轴 y
0
(0,
2
)
x
e轴
Ex Ax cost
E
y
Ay
cos(t
0
/
2)
o轴 y
( , )
2
x e轴
五、波片的相位延迟
• 同一种晶体的波片,当厚度不同时,对偏振态的 改变不同
• 例,方解石的1/4波片 L Lo Le (no ne )d
§5.6 圆及椭圆偏振光的获得和检验
• 利用波片的相位延迟作用,使得从其中出 射的两列振动相互垂直的光波之间有一定 的相位差。
• 这两列光合成,可使得出射光具有不同的 偏振态。
• 合成光的偏振态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
一、自然光经过波晶片
• 自然光可正交分解。 • 每一个分量都含有相位随机的多列波。 • 在晶体中分为相互正交的o光、e光。 • 经过波片Ax22 Ay22 2Ax2 Ay2 cos
e P2 偏振片
显
色
偏
转动各个元件
振
振幅逐渐改变,相位差突变
c
2
(no
ne )d
黄与蓝;绿与红均为互补色。如白光中少了黄光屏上呈现蓝色
2、厚度不均匀的晶体
• 经过不同厚度(尖劈状)的光,相位差不同, 屏上呈现干涉条纹(等厚)。
• 白光入射,会出现彩色条纹
• 可以用作应力分析。 • 可以用塑料制成金属部件的形状,则可用于分析金属
部件内部的应力。
玻璃的内部应力
Visualisation of Strain in a glass blank (here a 200mm f/2.5 telescope mirror) using a Polarizer in front of a LCD monitor.
的多列波。 所以,正交分量合成后,仍是自然光 • 不考虑波片的吸收,光强不变。
自然光经波晶片
仍然是自然光
二、平面(线)偏振光经波晶片
• 在波片中分为正交的e光、o光,δ0=0,π • 出射后,产生额外相位差Δφ
Ex Ax cost
E
y
Ay
cos(t
0)
o轴 y
Ex Ax cost
Ey
Ay
2、进一步鉴定
• 先让光通过1/4波片! • 自然光:仍是自然光 • 圆偏振光:变为平面偏振光 • 部分偏振光:仍是部分偏振光 • 椭圆偏振光:仍是椭圆偏振光,当光轴与
椭圆长短轴重合,可以得到平面偏振光。 • 再通过线检偏器,可以将自然光与圆偏振
光鉴别;部分偏振光与椭圆偏振光鉴别。
偏振态的鉴定
P196
Ee2
Eo2
N1 x
Eo
I0
N1
电极
C6 H 5 NO 2
硝基苯
l
克尔盒
x
hy
I z
N1 N2 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