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旅游199行3年业作为发我展国旅进游程企业开始走向资本市场的一个开端,
共计有两家旅游企业上市。上海锦江投资作为我国第一家旅游上 市企业,于1993年6月7日在上交易所挂牌上市,1996和1997年 是我国旅游企业上市的高峰期,共计12家旅游公司在此期间获得 上市,占到所有旅游上市企业的57%。主要那段时期我国证券市 场的成熟和繁荣,中央政府将证券市场与国有企业改革联系起 来,开始有意识地推动市场发展,使得更多的优秀的旅游企业获 得了上市的机会,这一期间上市的旅游上市公司囊括各种类型的 旅游企业,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抓住企业上市的过程 中,较好的进行了资产的重新配置,获得了较多的资金,很快壮 大了企业规模,实现了企业的扩张。
从表中可以看出旅游公司发展较为平稳, 比较可得东方明 珠、中青旅、首旅股份和 国旅联合经营效益较好。西藏圣地净 资产收益率突出, 虽然资金实力不足, 但发展潜力巨大, 结合 报表分析发现该公司资产周转较快, 但负债率有点高。天伦置 业和西安旅游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西安旅游净资产收益率 较低, 主要是因为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较小造 成,说明该公司一方面已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又不敢 大胆借用资金进行投资
成本费用利润率
中青旅 国旅联合
2011 9.13 -31.48
2010
2009
9.82
11.82
17.49
17.91
上图可以看到中青旅的
成本费用率09年到11年
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进
一步分析收入成本变化
可以得知,有所下降是
因为利润总额有所下降,
营业成本增加所致。
对比国旅来看,虽然中
青旅开始低于保利,但
据大于国旅的原因在
于其每股股价较高,
在考虑了每股未分配
利润之后,数据反映
的盈利能力中青旅优
于国旅。
基本财务比率分析——发展能力分析
中青旅 国旅联合
2011 38.42 -19.72
2010 -1.73 1.66
2009 34.92 16.85
由图可以看出,09年中 青旅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率很大,而10年降到负 增长,11年增长率又陡 增。而国旅主营业务收 入增长率从09年到11年 增长速度都是急速下 降。总体来看,中青旅 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远远高于国旅,即中青 旅产品处于成长期,发 展空间很大。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旅游行业的领先品牌和 综合运营商,中青旅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不 断推进旅游价值链的整合与延伸,在观光旅游、度假旅游、 会奖旅游、差旅管理、景区开发、酒店运营等领域具有卓 越的竞争优势。中青旅旗下拥有中青旅会展、乌镇、山水 酒店、遨游网、百变自由行等一系列国内知名旅游企业和 产品品牌,在北京、上海、东京、温哥华、香港、广州、
是总体趋势是走势好的,
而国旅却是在10年陡然
下降,可见中青旅在成
本费用管理方面要优于
每股收益
中青旅 国旅联合
2011 0.64 -0.14
2010
2009
0.64
0.61
0.05
0.05
整体来看,两公司在
09年到10年的基本每
股收益都在增长。说
明公司为投资者获得
收益的能力在增强。
报告期内,中青旅数
旅游行业介绍 旅游行业现状 旅游公司分类 旅游公司财务分析 总结
旅旅游游业行又业称“介无烟绍工业”和“无形贸易”,是凭借旅游资源和
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 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 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 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企业财务比率对比分析
基本财务比 率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分析
基本财务比率分析——获利能力分析
营业利润率
对比来说,国旅可能由 于11年日本地震和国际 动乱的影响比较大,因 此低于中青旅的指标。 中青旅的营业利润率则 是平稳中微落。总体来 说,中青旅主营业务获 利的水平不错,追究其 原因可能是市场环境因 素所致。
当前国内旅游正处于大众消费加速增长期,这 一时期需求的显著特点是散客游比重的大幅增长, 及以休闲度假会务为主的高端消费的高速增长,对 旅游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旅游行业的升级和 发展。GDP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我国 正处于旅游兴旺期,而一线城市和地区已处于出境 游快速增长期,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随着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预计国内旅游这种加速增 长酒店类旅游
上市公司
分类
综合类类旅 游上市公司
资源类旅游 上市公司
华天酒店
国旅、中青 旅
黄山旅游
旅游公司财务分析 国旅
中青旅
黄山旅游
中青旅,国旅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是195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 下,在北京正式成立的。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 国旅总社已经发展成为集旅行服务、交通运输、对外贸易、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国有重 点大型企业集团,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游企 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需求受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新消 费阶层与消费理念出现、闲暇时间增多等因素影响出现加速增 长趋势;供给方面旅游业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一 系列规范发展的行业政策和法规,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外部交通 环境也在“十一五”期间获得极大改善,旅游投资在这一期间 出现爆发式增长,致使这一期间旅游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得到较 大提高。
旅游公司分类
我国一般以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两个指标为标准来划分企 业的规模,一般制造业划分为特大型企业(50亿元以上),大 型企业(50亿以下,5亿以上),中型企业(5亿以下,5000万 以上)和小型企业(5000万以下)。以此标准为参考来划分我国 的旅游上市公司的规模现状,能划为大型企业的只有华侨城、 中青旅、首旅股份、锦江投资4家,其他的都属于中小型。以 2004年的数据为依据,总资产排在第一位的是华侨城为31.8亿, 其次的是锦江投资为27.8亿,总资产排在最后的是丽江旅游, 仅为1.8亿,可见旅游上市公司之间的规模差距之巨大,2004年 年底旅游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为13,0亿,大大低于全国上市公 司的平均水平。在旅游上市公司分类中,资源类上市公司平均 资产最低,仅为9.5亿,综合类最高为18.2亿。由此可见,我国 旅游上市公司的规模普遍偏小,筹集资金能力较弱,因而制约 了旅游上市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