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检验ppt
3.抗凝剂 我国多用血清作血脂分析。如果用血浆,多主 张用EDTA ·2Na 抗凝
4.标本处理
标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室温下放置30 - 45 min 后离心,分离血清。
-
35
血清或血浆外观 (血清/浆静置试验)
-
36
血清(浆)静置试验
将患者空腹12h后采集静脉血分离出血清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 察其分层现象及清澈度。
-
6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超速离心法:
• 电泳法:
乳糜微粒 CM
---------- 乳糜微粒(CM)到 电
密 度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β脂蛋白
快泳 速
从 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度
低 低密度脂蛋白 LDL 到 脂蛋白(a) Lp(a) 高 高密度脂蛋白 HDL
前β脂蛋白
由
慢
α-脂蛋白
-
7
血
浆
CM↑↑
TC N/↑,TG↑↑ (I型)
TG↑↑
VLDL↑↑
TC N/ ↑,TG ↑↑ (IV型)
TC↑↑,TG↑↑ ( IIb型/III型) CM及VLDL↑↑
TC↑↑,TG↑↑ (III型/V型)
TC、TG均正 (正常人) 常TC↑↑,TG正常 (IIa型)
TC↑↑,TG↑ (IIb型)
-
37
-
ApoB100缺陷 不清楚
ApoE异常
不清楚
临床特征
表型分类
以胆固醇升高为主,可伴轻度甘油三酯升 高,LDL明显增加,可有肌腱黄色瘤,多有 冠心病和高脂血症家族史。
同上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VLDL和LDL都增 加,无黄色瘤,家族成员中有不同型高脂 蛋白血症,有冠心病家族史。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乳糜微粒和 VLDL残粒以及IDL明显增加,可有掌皱黄色 瘤,多为Apo E2(2/2)表型。
38
-
39
TC测定 TG测定 HDL-C测定 LDL-C测定
-
40
血清(浆)总胆固醇(TC)测定
血清中TC包括CE和FC, 其中CE占70%,FC占30%。
化学法
酶法
-
41
(一)化学测定法 (直接法和间接法)
1.胆固醇与醋酐 – 硫酸试剂产生蓝绿色
L – B反应: Liberman发现胆固醇在硫酸、醋酐溶液中显色, Burchard 用此反应测定胆固醇称为L-B反应。(条件要求严格、试剂腐蚀性强、对FC 与CE的显色强度不一致、呈色不稳定 ) Abell法(ALBK法):公认的参考方法 皂化(KOH乙醇溶液水解CE成为FC)、抽提(正己烷或石油醚提取FC)、 显色(L-B反应)。
-
13
分布及特点:
-
14
(四)脂蛋白受体
定义:
脂蛋白受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它能以高 度的亲和方式与相应的脂蛋白配体作用,从而介导细胞对 脂蛋白的摄取与代谢,进一步调节细胞外脂蛋白的水平。
-
15
脂蛋白受体的作用:
位于各种细胞的膜上,脂蛋白转化分解后的残基主要通过脂 蛋白受体被摄入细胞。不仅是运送脂蛋白至细胞所必需,也是从 血和外周组织中有效清除具有潜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所必 需的。
2.胆固醇与高铁 – 硫酸试剂产生稳定的紫红色
Zak反应: Zak提出用硫酸、醋酸和Fe3+等与胆固醇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来测定胆固醇,称为Zak反应。 (比L-B反应的灵敏度高,呈色稳定不需要皂 化,反应特异性差)
脂蛋白电泳分析
其他测定: 有关的蛋白质、酶 和受体测定
-
32
血脂测定标பைடு நூலகம்化:
➢准确测定应从分析前的准备开始,包括受试者的准备,标本 采集,合格的试剂、校准物的选用,检测方法选择。
➢血脂分析前变异来源于: ①生物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的个体差异。 ②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吸烟、运动及应激等。 ③临床方面包括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脂代谢改变。 ④血标本采集与处理方面
➢残粒受体: 分布在代谢活跃的心肌、骨骼肌、脂肪等组织细胞。 识别、结合含ApoE的脂蛋白如CM残粒和β-VLDL残粒
➢清道夫受体: 存在于巨噬细胞表面 识别、结合修饰的LDL(氧化型LDL和β-VLDL)
-
17
(五)脂代谢有关的酶类与特殊蛋白质
酶:
LPL、肝脂肪酶(HL或HTGL)、LCAT、HMG-CoA还原酶 参与TG分解、FC合成和酯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载脂蛋白等。
-
4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
-
5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定义: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脂质)物质的总称。包括 中性脂肪(甘油三酯TG)和类脂(胆固醇Ch、胆固 醇酯CE 、磷脂、糖脂、游离脂肪酸)。
脂蛋白:脂类难溶于水,正常血浆脂类物质 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运输和代谢 。
➢原发性:
在排除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可诊断为原发性。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 血症由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
-
29
3.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
表10-5 家族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特征
常用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Apo B100缺陷症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 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基因缺陷 L LDL受体缺陷
原因:因某种原因使脂蛋白合成减少,另外分解代谢旺盛也可导致。
分类:原发性和继发性
-
31
第二节 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的分析程序及项目选择
血清或血浆外观 (血清/浆静置试验)
TC测定 TG测定 HDL-C测定 LDL-C测定
Lp(a)测定
ApoAI测定 ApoB测定
代谢过程:
-
22
功能: VLDL转运内源性TG ;LDL转运胆固醇到肝外组织
新生VLDL B-100
脂酸 胆固醇
HL
肝 LDL受体
E
TG C
C A
apo C、apo E
E
P C
C
HDL
apo C
VLDL
B-100 TG
E CC
LPL
B-100 CE
B-100 TG C E
IDL
甘油
外周组织 脂酸
LDL
-
18
蛋白质:脂质转运蛋白
定义:
血浆中脂蛋白部分含有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能促进血浆各脂蛋白间 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磷脂的单向或双向转运和交换,这类特殊转运蛋 白称脂质转运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
组成: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可将LCAT催化生成的胆固醇酯由HDL 转移至VLDL、IDL和LDL中,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中起关键作用
第十章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检验
-
1
血脂、血浆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检验的重要性 血脂代谢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冠心病(CHD)等心、脑血管疾病
-
2
-
3
临床常规血脂和脂蛋白测定项目:
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包括FC和CE)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方法学上应该采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或中华医学 会检验分会推荐的操作方法。
-
33
标本采集与处理
1.受检者的准备
抽血前应有两周时间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近期内体重稳 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24小时内不饮酒, 禁食12-14小时,早上空腹、安静状态下采血。
注意事项:
(1)检验前,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尽可能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
C-Ⅰ,Ⅱ,Ⅲ
E
-
12
功能:
①与脂质的亲和作用而使脂质溶于水性介质中。
②运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③作为脂蛋白外壳的结构成分,与脂蛋白外生物信息相联系。
④以配体的形式作为脂蛋白与特异受体的连接物。(如: apoB100和apoE参与LDL受体的识别;apoE能被CM受体识别)
⑤激活某些与血浆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类(如:ApoAI和CI能 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ApoCⅡ激活LPL)
VLDL 前β脂蛋白
0.95~1.006
90~95% TG多
(次于CM)
最少, 1%
5~10%
转运外源性TG 转运内源性 TG
LDL β脂蛋白
1.006~1.063
75~80% 含胆固醇及其 酯最多
20~25%
转运胆固醇 到肝外组织
HDL α脂蛋白
1.063~1.210
含脂类50%
最多,约50%
逆向转运肝外 胆固醇回肝
CM带明 显
β脂蛋白明显增高
(常见)
前β及β脂蛋白均增高
或透明
(罕见) CM残粒 及VLDL 残粒 (IDL)
(极常见)
前β及β脂蛋白带融合,宽 而浓染的“宽β带”
前β脂蛋白明显增高
(罕见)
CM带明显,前β脂蛋白增高-
28
2.按是否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分类
➢继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者由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血脂异常,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胆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肥胖症、 饮酒等。此外,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降压药等也可引起血脂异常。
(2)妊娠前、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产后、终止哺乳3个月后, 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
(3)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对于体检者建议应在每年同一季节 检查。
(4)结合生理和临床情况,综合、动态分析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