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


Ba2+
有白色沉淀生成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红色石蕊试纸
NH4+
纸放在试管口
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NaCl溶 液和稀HNO3
变蓝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
模块五
科学探究
【注意】检验固体物质时,先要将其溶于水,同 时取出少量试剂进行操作,根据现象和结论对其 进行鉴定,既要鉴定阳离子,也要鉴定阴离子。
模块五
模块五
科学探究 ③吸收法(图2):即酸性气体通入到碱液中,
碱性气体通入到酸液中,使这些气体与溶液反应 生成不具挥发性的盐类。如CO2、SO2等酸性气体, 其尾气就可以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④收集法:此种方法在导管出口套一气球, 收集未反应完全或反应生成的气体。常用于有毒 气体的收集。
专题五
科学探究
有白色沉淀生成
SO42-
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32Cu2+
取少量试剂滴加稀盐酸,产 产生气泡,澄清的石灰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取少量试剂滴加可溶性碱 水变浑浊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模块五
Fe3+
科学探究
取少量试剂滴加可溶性碱 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Na2SO4溶 液和稀HNO3 取少量试剂滴加可溶性碱, 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重难点三 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气体的检验和验满 气体的净化、干燥和尾气处理
返回主目录
模块五
科学探究
重难点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决定。两种类型如图所示:
(1)固体和固体反应加热型[适用于KClO3、
模块五
科学探究
(2)硬水和软水的鉴别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鉴别。加入肥皂水,产
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浮渣
较多的是硬水。
模块五
科学探究
(3)化肥的鉴别 ①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 色粉末; ②加水:氮肥、钾肥都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 或微溶于水; ③加熟石灰研磨:铵态氮肥(铵盐)能放出具有刺 激性气味的氨气。
c. 借助产物法:若用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将组内 的一种或两种物质鉴别开来,可借用相关反应产物 和酸反应加以鉴别(组内物质一般含有酸)。例如: 鉴别MgCl2、HCl、NaCl、NaOH四种溶液时,HCl 和NaCl溶液的鉴别是利用MgCl2与NaOH的反应产物 Mg(OH)2来实现的,能使沉淀溶解的是HCl溶液,不 能使沉淀溶解的是NaCl溶液。
KMnO4反应制取O2,(NH4)2SO4与Ca(OH)2反
应制取NH3等](如图1)
模块五
科学探究
(2)液体和固体反应不加热型(适用于H2O2
制取O2、CaCO3与HCl反应制取CO2、Zn与稀
H2SO4反应制取H2、FeS与稀HCl反应制取H2S等)
(如图2)
模块五
科学探究
图2中装置①与装置②相比的优点:可连续制取 并控制反应速率,随开随停。 使用这类装置应注意: ①若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导管下端应插入 液体的液面以下; ②块状固体大小应适当,不能太小,防止反应 剧烈不易控制。
气体进出方 向
【特别提醒】多功能瓶的使用
图示 操作目的 举例与原理
收集CO2、O2,进入的 收集密度大于 a进b出 空气的气体 (长进短出) 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下方
收集H2,进入的气体聚 收集密度小于 b进a出 空气的气体 (短进长出) 集在集气瓶上方 收集H2、O2(进入的 排水法收集气 b进a出 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上方, 体 (短进长出) 水从下方导管被压出)
模块五
科学探究
(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 K2MnO4+ ,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MnO2+O2↑ ,当观察到装置C中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
时才能开始收集。
模块五
科学探究
(4)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 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如图2装置收集一瓶干燥 c ___ 的SO ,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
模块五
科学探究
鉴别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a. 特征现象法: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 等)不同,通过观察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 别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剩余物质连环鉴别出。
例如:鉴别NaOH、Na2SO4、CuSO4、NH4Cl四
种溶液,观察发现,只有CuSO4溶液为蓝色,其
余均为无色,我们就以CuSO4溶液为已知的试剂,
模块五
提出问题、猜想 与假设、收集资 料、设计实验方 案、得出结论、 实验反思与评价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
物质的鉴别、检 验、分离、提纯
常用仪器 的实验
实验基本 操作 分析过程 解决方法
定性
定量
模块五
科学探究
主题一
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主题二
物质的鉴别、除杂及共存
模块五
科学探究
主题一
模块五
科学探究
2. 气体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 性决定。常见几种收集方法如下: (1)排空气集气法(如图3) 所收集的气体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反应,且密 度与空气相差较大。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分子质量大
于29)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如O2、CO2、H2S、
SO2),密度比空气小(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
B
C
×

D

模块五
科学探究
【方法指导】物质检验题与物质鉴别题的相同点:
都要借助一定的试剂(或方法);不同点:物质检
验题关键在“定”,即需要通过产生的现象,得出
“有没有”的结论,而物质鉴别题关键在“别”,
即需要通过产生的现象,得出“谁是谁”的结论。
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 产生蓝色火焰,干冷的烧 H2
在火焰上方
杯壁上有水雾,将烧杯立
即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 不变浑浊
模块五
科学探究
H2 O
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
白色粉末变蓝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 HCl 通入硝酸银溶液 稀HNO3沉淀不溶解
模块五
科学探究
4.常见物质的鉴别 (1)纤维的检验与鉴别 一般考查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别将 纤维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动物纤维)或烧纸 气味 (植物纤维),且燃烧后的残留物为黑色,能捏碎 的是天然纤维,燃烧产物通常是黑色硬球,捏不 碎的是合成纤维。
模块五
科学探究
①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 蕊溶液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
石蕊溶液变蓝
OH-
滴在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
③取少量试剂滴加无色酚
酞溶液 ④取少量试剂加入可溶性 铜盐
酚酞溶液变红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模块五
科学探究
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 AgNO3溶液和稀HNO3 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
Cl-
模块五 例1
选 项
A B C D
科学探究
在生活中,用所学化学知识的火眼金睛同 假劣商品做斗争,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假商 品 替代产品 鉴别方法
滴加稀盐酸看是否 有气泡 溶于水看是否溶解 与熟石灰混合后一 起研磨,闻气味 点燃,观察现象并 闻气味
戒指 用黄铜做成戒指替代纯金戒指 用CaCO3制成胃药代替胃舒平 胃药 Al(OH)3溶于水看是否溶解 化肥 用NH4NO3代替高效CO(NH2)2 羊毛 用锦纶制作羊毛衫替代羊毛
科学探究
3. 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鉴别方法 现象
O2
CO2
用带火星的木条
通入澄清石灰水 点燃,分别用干而冷的烧
木条复燃
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蓝色火焰,干冷的烧 杯无明显现象,石灰水出 现白色浑浊
CO 杯和内壁蘸有石灰水的烧 杯罩在火焰上方
模块五
科学探究
点燃,分别用干冷的烧 产生蓝色火焰,干冷的烧
CH4 杯和内壁蘸有石灰水的 杯内壁出现水雾,石灰水 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NH3 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出现浑浊 试纸变蓝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 将带火焰的火柴伸 验满方法 集气瓶瓶口,木条立 到集气瓶瓶口,火 焰立即熄灭 即复燃且燃烧旺盛
模块五
科学探究
重难点三
气体的净化、干燥和尾气处理
1. 常见气体的净化
(1)所用装置
模块五
科学探究
(2)气体的净化试剂
需除的气体
CO2 HCl H2 CO O2
净化试剂及方法
NaOH溶液 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 先通过灼热的CuO将其氧化为水,再用浓硫酸或 碱石灰吸收 先通过灼热的CuO将其氧化为CO2,再用NaOH 溶液吸收 通过灼热的铜网
体用向下排空气法(如H2、CH4、NH3)。
模块五
科学探究
(2)排水集气法(如图4) 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如 H2、O2、CO、CH4等)。
返回重难点
模块五
科学探究 气体的检验和验满 氧气 二氧化碳
重难点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检验方法 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有白色沉淀生成
模块五
科学探究
【解析】
选项
A
正误

原因分析
黄铜中的锌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真黄金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可以鉴别 CaCO3和平Al(OH)3都不溶于水,故 不能鉴别 NH4NO3与熟石灰研磨可产生有刺激性气 味的氨气,故可以鉴别 羊毛纤维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锦纶燃 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以鉴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