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种植睡莲根块的种植方法.doc

如何种植睡莲根块的种植方法.doc

如何种植睡莲根块的种植方法睡莲根块种植方法【分株繁殖】:它是睡莲的主要繁殖方法,于每年春季3~4月份,芽刚刚萌动时将根茎掘起,用利刀分成几块。

保证根茎上带有两个以上充实的芽眼,栽入池内或缸内的河泥中。

【播种繁殖】:将黑色椭圆形饱满的种子放在清水中密封储藏,直至第二年春天播种前取出。

浸入25~30℃的水中催芽,每天换水,两周后即可发芽。

待幼苗长至3~4厘米时,即可种植于池中,保证足够的水深。

【选好栽培土】:睡莲性喜腐殖质丰富、肥沃的粘性土壤。

因此,栽培要选用长期淤积在河内或塘内的淤泥为好。

【选择好种茎】:睡莲多采用分株法栽培。

种茎选择的好坏,也是栽培成败的关键一环。

种用的地下根状茎,要选取生长旺盛健壮、无损伤、带有新芽的一段,切成6~10厘米长的段块。

【适当浅栽】:种用地下茎如果入泥过深,一是泥土温度偏低,二是氧气贫乏,不利于早生快发,栽培深度一般保持地下茎上的新芽与土面相平为适中。

【光照充足】:睡莲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气候。

采取盆缸栽培的睡莲,一定要置于光照充足的位置,让其接受全光照。

睡莲种植技巧一、花盆:要尽量选择开口向外的,开口向外叶子的会比向内的叶子长的好,盆口越宽的花会越大朵(与盆底大小关系不大),花盆深浅,则影响开花间隔,越深间隔越久。

二、土:尽量选择粘性较高的土,如:粘土、阳明山土。

三、接着在盆底放少许长效肥或根肥(太多会烂根),花盆里放约1/4~1/3的土,压紧,之后将球茎芽点朝上埋入土中,球茎埋的深,开花间隔会较长但较大朵,埋的浅则间隔会较短较小朵。

种好之后,移至光线充足处,将水加满,等待长叶开花(叶片太多可修剪一些)。

四、若要将二颗以上球茎种一起时,与种其他花不同,要二颗球茎紧邻一起来种,因若分开种,因当较强势的一棵叶片遮到较弱势的一棵芽点时,较弱势那棵照不到光线,就会阵亡,另外,要种一起时,最好是同种或同色系,因深色系(如:紫色、蓝色),会比浅色系(白色、黄色)来得强势,切记!!五、开花后,可将花剪下来插(子时莲例外),花的生命期约3~6天,第一天花会较直,之后越来越弯,直到弯至水中,若有剪花下来插,开花间隔会缩短,若任之谢掉则间隔较久。

六、加肥:约每隔一个半月至二个半月,在离球茎旁约3~5公分处追加长效肥或根肥,但在9月底之后就不要再加了,因已渐进秋天,睡莲也将进入休眠期,加肥,反而会造成烂根。

七、进入秋冬之后,睡莲也会随著气温的下降而进入休眠期,此时最好不要再去动它,只有在水少时将水加满,香水莲,叶片有斑点的品种休眠期会比无斑点的长,浅色系会比深色系长。

八、移栽与分芽:每年清明过后到中秋之前都可以进行,分芽时要注意不要伤到芽点,球茎大小则不太要紧,一个盆子中建议不要有太多个芽心太挤,叶片会变小且不会开花,因此平均二年就要分芽一次到二次(所以我每年都会将多的送人)。

九、有些品种会在叶片中心进行另一种无性生殖,若发现叶片中心有长芽心,就先不要理它,让它长,直到该叶片开始发黄时,将叶柄与芽心一同剪下,放在水盆或花盆中,相同的放在光线充足处,约二星期左右,待芽点长大与长根时,就可比照正常株来种,一样会在当年开花。

睡莲是不太须要太管理的花,因為生长很快,就算是偶而有毛毛虫或蚜虫,对它的伤害都不会太严重,若睡莲种在玫瑰旁边,玫瑰都不太会长蚜虫,因为都被睡莲喂饱了,只要有充足的光线保证会长的呱呱叫。

睡莲种植要点睡莲的种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种根繁殖,于每年春季3至4月份,芽刚刚萌动时将根茎掘起,保证根茎上带有两个以上充实的根芽,栽入池内或缸内的河泥中。

第二是种子繁殖,将饱满黝黑椭圆的种子浸入25℃至30℃的水中催芽,每天换水,两周后即可发芽。

待幼苗长至3至4厘米时,即可种植于池中,保证足够的水深。

随新叶生长逐渐加水,开花季节可保持水深在70~80cm。

冬季则应多灌水,水深保持在110cm以上,可使根茎安全越冬。

盆栽植株选用的盆至少有40cm 60cm的内径和深度,应在每年的春分前后结合分株翻盆换泥,根茎下部应垫至少30cm厚的肥沃河泥,覆土以没过顶芽为止,然后置于池中或缸中,保持水深40~50cm。

高温季节的水层要保持清洁,时间过长要进行换水以防生长水生藻类而影响观赏。

花后要及时去残,并酌情追肥。

盆栽于室内养护的要在冬季移入冷室内或深水底部越冬。

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勿长期置于荫处。

如何种植土豆具体的方法更多精彩的土豆种植内容欢迎点击秋土豆如何种植与选种土豆的种植时间土豆的种植季节秋季土豆种植时间种植土豆的方法整地施肥,应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微酸性的沙壤土,播前要进行灭茬、深耕,耕深应达20厘米。

结合翻地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亩,同时根据土壤墒情入20千克以上的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0.5:2)。

种薯处理,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并应进行催芽处理,可将种薯摊晾在散射光下,保持15-20℃,直接催出短壮芽后,进行播种;播种前应用草木灰加百菌清加新高脂膜进行拌种,促使切块的的刀口尽快的愈合,减少烂种,增加钾素,防病害。

合理密植,适时播种,下种后应及时在地表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防止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

出苗后应及时中耕培土,应以除草、疏松土壤为主,并向苗根培少量土。

同时配合喷洒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田间管理,应及时松土、培土起垄,并适时浇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同时应在土豆开花前、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适时喷洒地果壮蒂灵,以有效控制地表上层枝叶狂长,加速地下块茎超快膨大,增强抗御虫害能力,确保土豆的优质高效和丰收。

防治病虫害,播种时或结薯前施辛硫磷3-4瓶/亩,除治地下害虫,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提高药效;同时对于蚜虫、二十八星瓢虫、早疫病、晚疫病等病虫害可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灭杀,同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巩固效果。

种植土豆的技术一、选用抗病品种,挑选无病田的健康土豆做种比如:内蒙古的乌蒙,黑龙江的克新,北京的虎头跃进等系列抗病品种。

二、种子消毒一是变温浸种:先将薯种在40℃~50℃的温水中预浸1分钟,再放入60℃温水中(种薯和温水的比例为1∶4)浸15分钟。

二是药物浸种:用72.2%普力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种薯15分钟后晾干播种。

三、轮作疫病是薯芋类、茄果类作物的共同的种传加土传病害,忌讳连作。

要减少病源,减轻病害,必须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不发生疫病的作物实行3年~4年的轮作。

四、土壤消毒在种过薯芋类、茄果类作物的菜地连种土豆,必须进行严格的土壤消毒。

方法是:先清除前茬作物的茎叶,将土壤深翻20厘米以上,再清除耕作层中的残根遗果(块茎),减少病原物。

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拌生石灰20千克~30千克,草木灰40千克~60千克撒入田间。

耙匀整成栽培垄后在垄顶开栽培穴或沟,栽土豆时在土豆周围撒40%五氯硝基苯3千克拌90千克~150千克干细土的保护药土。

五、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无论底肥还是追肥,都要合理施用。

氮、磷、钾要合理搭配,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保证土豆吃好吃健康。

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保护薯根,薯块不外露,不受伤。

六、药剂防治疫病在条件合适时,发病迅猛,危害严重,因此要勤调查。

发现病叶、病株要立即摘去销毁,迅速喷药防治。

常用药剂除福美双、代森锌、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外,还有以下几种农药:1.防治晚疫病72.2%普克力8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47%甲瑞农600倍~8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

2.防治早疫病50%扑海因10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

每6天~7天用药一次,连喷3次~4次。

万万不能只防治一次就马放南山。

土豆的种植注意事项(一)精选种薯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

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二)切块与小整薯作种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

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

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

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

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

小整薯作种,可避免切刀传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

因而采用25克左右健壮小薯作种,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但小薯一般生长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长,而且后期常有早衰现象。

栽培上需要掌握适当的密度、作好催芽处理,增施钾肥,并配合相应的氮磷肥,才能发挥小薯作种的生产潜力。

(三)催芽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

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

催芽方法: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

催芽时,种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