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计划管理及考核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及考核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及考核办法一、生产计划分类根据我公司产业特点和生产组织模式,当前的生
产计划分为以下几类,并各具特点:
1、按照计划来源分类:分为内部作业计划和外来业务计划;内部作业计划,是企业产业平衡发
展、壮大企业规模的基础,应优先于外来业务计划。

2、按照业务关系分类:分为配套计划、协作计划、订单计划;协作计划,是在先期材料投入的
基础上,限于设备资源配置条件,而分工协作的生产作业,影响企业内部生产的正常运转,应排在最优先的位置;订单计划,涉及自主品牌产品的发展,是企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涉及订单计划的生产组织,应该纳入重点调度;配套计划,是企业当前谋取利润,为主导产业造血、输血的项目,应基于产能条件,谋取利益最大化原则,协调处理业务关系,对计划进行平衡。

3、按照组织方式分类:按项目模式组织的项目进度计划、按任务模式组织的生产作业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突出进度控制,确保时间节点;生产作业计划,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4、按照计划性质分类:分为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突出组织策划,用以平衡
产能、指导调度生产要素;指令性计划,突出严肃性,是按时足额完成任务的强制性指令,是考核依据。

二、生产计划工作规程
1、生产计划工作规程:
(1)各事业部每月22 日前,编制完成事业部月度生产计划,经生产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传递到总公司生产部,总公司生产部根据配套、协作关系,利用23日、24 日两天,沟通、协调业务单位,平衡产能、原材料供应等生产要素,对生产计划进行论证、会签,必要时,由计划提出部门进一步修订月度生产计划,于每月的25 日,对经各事业部审核、批准、会签后
月度生产计划进行汇总,报总经理批准,下发各事业部执行。

(《月度生产计划表》见附
件1)月度生产计划,是总公司及各事业部的指导性计划,供各事业部协调、组织设备、人
力、材料、辅料等生产要素,为全面完成生产作业计划创造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