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学过程➷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剧烈的思想冲突。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学生讨论后答复:省略教师归纳总结: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开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根本要素?学生答复: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动的认识?学生答复:省略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翻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4.教师展示材料:“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开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根底,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学生讨论后答复:省略教师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
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三、课堂总结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剧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
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板书设计➷标志:兴起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积极:翻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影响消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和地形特点,理解其对爱琴文明开展的影响;理解希腊城邦特点;掌握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开展及内容;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亚历山大东侵的后果,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并正确评价伯利克里、亚历山大【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古希腊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也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奉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教学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制利弊得失的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现代奥运会有一项重要的竞技体育比赛叫马拉松长跑,有同学知道它的长度吗?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工程,其距离为42.195公里。
这个比赛工程的距离确实定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
为了让故土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土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过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工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希腊城邦〔一〕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爱琴文明1.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地图《古代希腊》2.教师讲述:与其他地区的大河流域文明相比,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等相比而言,希腊文明有其特别之处,它是海洋文明,它的发轫与繁盛都与海洋密不可分。
它最初的源头就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教师讲述:公元前1200年因另一支希腊人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消灭。
在爱琴文明衰亡之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古希腊陷入了寂静的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黑暗时代〞。
这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对爱琴文明一无所知,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神话故事中的一些记载,并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
直到19世纪后期,才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为人们所认识。
4.教师过渡:爱琴文明消灭之后是300的“黑暗时代〞,但人类历史不可能总是停留在黑暗中的,短暂的寂静在等待着伟大的复兴,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其表现是什么?〔二〕希腊城邦1.图片展示:古希腊城邦2.教师提问:什么是城邦呢?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假设干村落。
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比照一下现代社会还有类似于城邦的国家存在吗?提示:新加坡。
3.教师过渡:不一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一样的文明,在古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城邦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那么他们又采用什么形式对其城邦进行有效的统治的呢?提示:希腊城邦的居民按照政治地位可以分为3大类:①拥有公民权因而能够参加政治活动的自由人;②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③处于被剥削、奴役地位的奴隶。
4.教师讲述:既然拥有公民的身份,为了一直保持公民的身份,自然会关心自己国家的独立。
这是因为国家被其他城邦兼并,就意味着可能沦为外邦人甚至是奴隶,丧失原本的公民身份,那么公民的权利和待遇自然也会随着丧失。
只因如此,城邦制度稳固以后,很难出现大邦吞并小邦的现象,一来是由于地理环境导致,岛上的山脉、海洋把希腊人分割在孤立的小岛中,二来正是由于公民的存在和他们的权利对于各邦的独立有重要的意义。
目标导学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材料展示: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伯里克利:“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恪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
〞材料三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
材料四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根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2.问题思考:以上材料分别表达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提示: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公民内部的平等。
3.教师补充:公民大会是所有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月三次左右,听取一切官吏的重要报告,辩论和通过各种提案。
选举国家官吏,制定法律,决定战争和平等大事,公民在大会上可自由发言,议论议案,对现行政策和公职人员进行评议,采取公开举手的方法,多数票为通过,实施直接民主。
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材料展示:故事《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片段〕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答复故事中的小问题。
片段一: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罗耶干活赚钱,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这是为什么?公民意识强;他可能抽签当上官;他去开会还有津贴。
片段二:执勤的不准他妻子进入会场,为什么?女人、儿童、外邦人、奴隶不是雅典公民,无权参加公民大会片段三:不识字的帕罗耶却能担任公职,为什么?任何一个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一切官职。
帕罗耶很幸运地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中的一名。
5.材料展示: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方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方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者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这位哲学家因在陪审法庭中指责雅典政治的弊端而被包含着一大批像帕罗耶这样的文盲、保守派的法官们投票表决,集体定为有罪。
公元前399年,年约70岁的苏格拉底受审判处死刑。
6.教师过渡: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权以外,没有任何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同学们,你们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得失呢?7.学生辩论:雅典民主制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提示:通过正反两方剧烈的辩论,教师总结。
8.雅典民主制的评价:〔一〕进步行:〔1〕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制是个伟大的创举,表达在两个方面:①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②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如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行方式〕。
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开展积累了珍贵经验。
〔2〕有利于正确决策,也有利于修正错误。
〔3〕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开展。
〔二〕局限性: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因此,雅典民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使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另一方面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局部的自身开展。
因此,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目标导学三:亚历山大大帝国1.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地图《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归纳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及帝国的建立过程。
提示:进攻波斯帝国——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进入埃及——转入两河流域——再度与波斯大军会战。
3.教师提问:〔1〕从帝国的疆域来看,压力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2〕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国管辖,有什么好处?提示:〔1〕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2〕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
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入希腊文化。
正是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开展。
4.拓展延伸: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每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请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提示:消极的一面: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积极的一面:促进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知道了当时两个最重要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重点学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利弊。
了解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开展历程以及东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