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大力推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灌溉需水总量庞大,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十分重视。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标签: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水资源
1、目前常用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我国在大力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时常用的灌溉技术有以下几种。

1.1 地面灌溉技术。

地面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沟灌、畦灌、低压管道灌溉以及膜上灌溉几个类型。

其中,沟灌是地面灌溉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

该项技术的实施,首先需要在农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通过输水沟或者毛渠流入灌水沟之后,在流动时主要依靠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从沟底和沟壁向周围渗透而湿润土壤。

畦灌主要是通过管道或者防渗沟渠将水源引到畦田中进行灌溉,畦灌主要用于谷子、小麦等行间距较小、种植密集的农作物灌溉中。

1.2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该项技术用管道来替代水渠,之后利用低压把水源灌入田间。

常用的低压管道系统包括固定式、半固定式以及移动式三种方式。

1.3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主要是通过加压将灌溉水喷到空中,是水流变为水滴以后再落到地下,以保持地面湿润。

目前,常用的喷灌技术包括移动式、半固定式以及固定式三种方式。

与地面灌溉进行对比,喷灌技术可以节水30-50%,作物产量增加10-30%左右。

除此之外,噴灌技术还具有节水、节地、保肥、保地等优势。

1.4 地下灌溉技术。

地下灌溉技术包括地下渗灌以及地下水浸润灌溉两种。

地下灌溉技术主要是通过地下管道将灌溉水输送到田间,之后将毛细管渗透到土壤中。

综合上述农田节水技术,可以得出发现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已逐步展现出节水、节地、节电、节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作物产量及质量等优势,因此应加大推广力度。

2、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上述几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发现该项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将更加广阔。

纵观全国,只有较少地区具有开发新水源的条件,而且节水成本较高。

从国际上的节水经验分析可以知道,想要做好农业节水灌溉,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缜密的设计以及全面的管理等。

农业节水灌溉的根本目的
就是通过使用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来达到最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应加大农业节水灌溉的管理力度,高度重视水资源节约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水资源的防治结合工作。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技术含量将更大,科技含量将不断提高;第二,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第三,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将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节能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第四,加强节水技术的研究。

随着水资源紧缺情况的日益严峻,节水技术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节水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节水抗旱生物的研究以及采用工程措施来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分别称为生物节水和工程节水。

上述两种节水技术都有助于减缓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有效促进节水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加大对节水设备的研究力度,通过研发节水材料设备,以降低农业节水灌溉所需设备的成本。

并提高技能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农业节水灌溉的总造价。

3、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对策分析
3.1 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3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其现代化水平。

与此同时,应加快节水法律法规建设,为农业节水灌溉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不断完善农业节水灌溉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水价的改革制度。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加大节水灌溉的资金投资力度,通过政府职能管理,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农民建设为辅的节水灌溉机制。

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应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基础,通过培训大量的农业节水管理人员,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的信息化水平。

3.2 采用再生水灌溉技术。

在研究再生水灌溉技术过程中应将确保灌溉对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安全性作为重要指标。

因此,应展开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规律研究以及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等研究。

通过进行再生水灌溉技术研究,选择最佳的灌溉方式、施肥模式来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果。

农业节水灌溉工作涉及内容较多、范围较广想要做好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就必须牢牢把握农业节水灌溉体系的基本思想,加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农业节水灌溉体系的建设,上下联动、横向合作,推动农业节水灌溉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3 建立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

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为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建立提供了方便。

在完全了解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实际情况下,应做到纵观全局,从战略角度出发,制定科学、统一、严密的计划。

之后在对规划进行论证、评审、修正和补充,并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之后严格执行。

在进行农业节水灌溉推广过程中,进行示范区的建设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旦示范区建设成功并获取经济利益,就会很快的被大家认可、接受。

除此之外,示范区的建立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新的节水技术的推广也会相对简单高效。

4、结束语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有助于农业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但是,该项技术的复杂度较高,在推广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阻碍,因此,再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提高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并进行进一步的技术研究,以促进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少江.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4(12):210.
[2]袁寿其,李红,王新坤.中国节水灌溉装备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01):78-92.
[3]牛犇.简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的应用及发展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01):46-47.
[4]李慧.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1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