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物理复习经典例题解析杠杆、滑轮1.(2018•常州)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300N重物,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125N,4s内重物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轮、轴间摩擦.则(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 m B.动滑轮重50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W D.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选择D【解析】:A项,图中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分担动滑轮和物体的总重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物体上升,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故A项错误。
B项,三根绳子对动滑轮向上的拉力总和为物体的重力加上动滑轮的重力,则动滑轮的重力为,故B项错误。
C项,拉力所做的总功为,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故C项错误。
D项,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滑轮组的功、功率及机械效率的计算。
2.(2018•淮安)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lmi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J,工人做功的功率是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2400;50;80%。
【解析】=Gh=400N×6m=2400J;(1)有用功:W有用(2)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6m=12m,=Fs=250N×12m=3000J,拉力做的总功:W总工人做功的功率:P===50W;(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故答案为:2400;50;8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s和h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2018•连云港)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1<F2B.F1>F2C.F2<G D.F1=G【答案】:选:B【分析】:由题知,O为支点,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一定,当动力臂较大时,动力将较小;动力臂较小时,动力将较大。
因此先判断出F1、F2的力臂大小,即可判断出两力的大小关系从而比较出F1、F2与G的关系。
【解答】:AB、设动力臂为L2,杠杆长为L(即阻力臂为L);由图可知,F2与杠杆垂直,因此其力臂为最长的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为最小的动力,则F1>F2,故A错误,B正确;CD、用力F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L2=G•L,由图知L2<L,所以F2>G;故C错误;因为F1>F2,F2>G,所以F1>F2>G,故D错误。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力臂的作图,只要能把力臂作出,则由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求解。
4.(2018•南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5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拉力F为50N.此过程中有用功为J,总功为J,滑轮组机械效率为,根据已知条件,以下四个物理量:①动滑轮上升的高度、②动滑轮的重力、③额外功、④拉力的功率,还能求出的有和(选填序号)【答案】::170;200;85%;①;③。
【分析】:(1)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2)由图可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利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4)①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由于动滑轮和物体一起运动,动滑轮上升的高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高度;②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G轮);③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④拉力的功率等于拉力做的功与做功时间之比。
【解答】:(1)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85N×2m=170J;(2)由图可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50N×4m=200J;(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75%;(4)①因为动滑轮和物体一起运动,动滑轮上升的高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高度,大小为2m;②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G轮),据此可求动滑轮重力,但题目没有提高“不计摩擦和绳重”这个条件,无法计算动滑轮的重力;③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W额=W总﹣W有用=200J﹣170J=30J;④因为不知道做功时间,所以无法计算拉力的功率。
可见,还能求出的有①、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动滑轮时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明确有用功、总功的含义,注意: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G轮)。
5.(2018•南通)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m.(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N.【答案】:(1)匀速0.3 (2)80 (3)增加物重1【解析】:(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动滑轮由三段绳子吊着,物体升高0.1米,则绳端移动的距离是0.3米,(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80%;(3)分析试验次数1、2、3,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故可以通过增加物重的方法提高机械效率,当物体越重,对滑轮的压力越大,摩擦越大,所以第一次实验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最小,此时动滑轮重力为G=nF-=3×1N-2N=1N.【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题的关键是:一要知道改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提升物体的重量、减少摩擦机械重),二要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
6.(2018•苏州)水平地面上放着重为200N、边长为0.2m的正方体物块现用斜面将其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已知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为120N,物体移动的距离为2m,升高1m。
求:(1)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斜面的机械效率;(3)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1)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103Pa;(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3.3%;(3)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解析】:(1)水平地面上放着重为200N、边长为0.2m的正方体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F=G=200N,受力面积为:S=(0.2m)2=0.04m2;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5×103Pa;(2)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83.3%;(3)将物体拉上斜面做的额外功:W额外=W总﹣W有=240J﹣200J=40J克服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故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20N。
【点评】主要考察的是简单机械斜面的应用,同时对总功、有用功、机械效率的考察也较高同时涉及到压强的知识。
7.(2018•泰州)如图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滑轮在10s内将重为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拉力F为25N,则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若匀速提升重为80N的物体,则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100;80%;变大。
【解析】:(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则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总=Fs=25N×4m=100J;(2)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40N×2m=8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3)由η=×100%=×100%=×100%=×100%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和物体重有关,动滑轮重力不变,物体重力变大,机械效率将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滑轮组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理解,同时要熟悉F和G的关系,h和s的关系。
8.(2018•无锡)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N的重物G,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00N,重物被提升1m,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做的额外功是100JB.动滑轮的重力为50NC.拉力做的总功是200JD.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是2m【答案】:A【解析】:有用功 =Gh=200N×1N×1m=200J,由题图知n=3,则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3h=3×1m=3m,故D错误;拉力做的总功=Fs=100N×3m=300J,故C错误;拉力做的额外功=-=300 J-200J=100 J,故A正确;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由=h可得,动滑轮的重力===100N,故B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相关计算,要熟练掌握滑轮组的特点。
9.(2018•宿迁)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1)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2)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3)用手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选填字母)状态,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答案】:(1)改变力的方向(2)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3)B【解析】:(1)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若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拉力,则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一是消除或者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该同学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则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松手瞬间卡片旋转,说明不在同一直线的两个力不能平衡,B正确。
【点评】:熟悉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过程原理是关键。
10.(2018•徐州)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若物体重450N,工人所用拉力为25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用该滑轮匀速提升重600N的物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________N.【答案】:(1). 省力(2). 90% (3). 325【解析】:使用动滑轮时,有两段绳子拉着物体上升,所以好处是可以省力;物体重450N,工人所用拉力为25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根据可得动滑轮的重为:用该滑轮匀速提升重600N的物体时,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点评】:关键是根据求出动滑轮的重,当然也可以根据第一次的额外功求出动滑轮的重,另外注意求机械效率时常用的两种方法:一是,二是。
11.(2018•扬州)用如图装置,在20s内将80N的水桶提升3m,拉力为50N,则拉力的功率为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