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园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园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园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关键词家园合作现状对策幼儿园一、临夏市家园合作的现状(一)家长对家园合作的理解及态度教育是一种社群共同探索的活动。

[1]而家园合作作为一种社群活动,它有家长、教师和幼儿园三个主体,家园合作的顺利实施需要这三个主体的共同协作。

共同协作首先需要三者对家园合作的内涵达成一致,并且认清各自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进而提高家园合作的有效性,才能无形的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当前所表现的问题:一方面,幼儿园以指挥者的身份,居高临下,与家长互动过少,感觉幼儿园就是对家长进行教育,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配合者,家长与教师及幼儿园的配合,在家园合作中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真实需要因得到格外关注。

[2]在对临夏市部分幼儿园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考察中,可以看到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态度及认识,并得到以下数据和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随机调查了临夏市区三所公立幼儿园的家园合作现状,共发放问卷90份,其中教师问卷40份,家长问卷50份,实际收回有效教师问卷30份,家长问卷30份进行研究,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适宜的解决对策。

表1 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态度积极参加愿意参加有时参加不参加合计人数19 5 3 3 30比例100从表1中调查的信息来看,大部分家长都积极参与家园合作中的各种活动,但仍然有部分家长对家园合作理解的不够全面,尤其对它的内涵很模糊。

(二)教师对家园合作的态度表2 教师参与家园合作的态度非常喜欢喜欢无所谓不喜欢合计人数8 12 6 4 30 比例27 40 20 13 100 表2是对临夏市3所公办幼儿园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有70%的教师对家园合作工作持赞同态度。

不同角度的思考,显示出家长与教师对家园合作的不同态度,导致教师与家长交谈频率的差异。

表3 教师与家长每月交谈次数次数0次1-3次3-5次5-10次10次以上合计家长人数 1 4 13 8 4 30 比例100 从表3可知,每月教师与家长的交谈比较频繁。

交谈3次以上占%。

可以看出,教师把与家长的交流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 ,所以说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

[3] (三)教师与家长交流中的地位交流应该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现在的幼儿教育大多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家长对教育的不了解,所以无法做出正确的配合,有些甚至完全服从教师的安排。

所以这种不对等的交流,不能起到显着的效果,有时会使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出现分歧,这也会对孩子学习观念产生矛盾;另一种是教师过分在乎家长的建议,生活中有些家长过于强势,这会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导致教师不能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这种压力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幼儿压力过大,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心理,甚至对孩子的认知与成长有很大不利,这都是眼下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4](四)家园合作的途径表5 家园合作的途径途径家长会接送孩子亲子活动开放日家园联系栏电话交流家教讲座家访A幼儿园有有无有无有无无B幼儿园有有有有有有有有C幼儿园有有有有无有无无由表6可看出,每所幼儿园至少采用4种,最多采用8种家园合作的途径,说明A幼儿园和C幼儿园采用的家园合作途径还不完善,B幼儿园的形式多样。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仅仅是家长会或者孩子在校出现问题才会产生。

这种交流会对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这也是现在孩子对家长会产生另一种叫法“告状会”的原因。

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利于幼儿个性差异的教育。

二、家园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家长方面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不了解也是重要原因,现在大多数家长把幼儿教育看做是托儿所,他们认为只要交了钱,其余任务都是幼儿园的事情,这种看法导致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毫无意见,只要不发生安全问题一切都无所谓。

甚至有些家长更是明确表示:“幼儿园的职责就是教育孩子,让家长参与其中那就是画蛇添足,那是幼儿园教育无能的表现”。

虽然幼儿园是服务机构,但幼儿教师并不是陪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玩耍的大姐姐或者保姆,幼师只是辅助家长让孩子懂的更多。

教育孩子的事不应该都推给幼儿园和幼儿老师,其实孩子在家中受到的影响更多,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

把孩子完全推给幼儿园其实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由于家长文化层次不同,家长中有不少工人和个体户,所以他们很少有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久而久之对孩子有亏欠,所以尽可能的给孩子物质和经济方面最好的,没有真正对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引起重视。

表6 幼儿家长的文化层次家长学历初中高中中专本科合计人数 4 5 13 8 30 比例100 从表6中可以得出结论,幼儿家长文化层次中,中专学历占%,比重较大,几乎占一半。

本科学历占%,居第二位。

初中文化比例最低,仅占%。

幼儿家长的文化层次,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观念形成以及与教师配合的程度。

(二)幼儿园方面1.幼儿园办园理念在临夏市一所公立幼儿园观察到,该园各个班级都设有“家长园地”等工作宣传栏,但大多都是摘抄一些名人名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

[5]此外,在考察中发现,临夏市有些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合作时存在着单向灌输,缺乏与家长沟通,[6]没有形成信息共享。

[7]2.教师专业技能方面幼儿教师需要特定的工作技能。

[8]作为调查的主要对象,临夏市三所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数以专科学历为主,而教育理念也相对落后,在课程实施方面专业性不够强。

随机抽取30位教师做调查,其中有42%的教师认为家园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长与教师之间地位不对等,以至于不能全方位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25%的教师认为幼儿专业性不强,能力不够,对实施家园合作具有局限性;33%的教师认为是由于时间、空间、设备的因素。

因此,所考察的临夏市三所公办幼儿园实施的家园合作只停留在表浅水平,有时只是做形式而已,在教学中注重集体讲授教学,忽视游戏操作活动。

表7 幼儿园教师学历基本情况教师学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合计人数 4 8 15 3 30 比例50 10 100 从表7反映出,幼儿教师普遍为高中及大专文化程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文化程度和资质有待于提升。

三、加强家园合作的策略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不是家长或教师单方面可完成的,二者应该相互协调完成。

[9](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意识1.家长教育观念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教育重在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他们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教育,将家长教育分割。

由于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习惯性固执的角色认知,表现出了幼儿园与幼儿家长们落后的教育思想,最后家长与教师产生分歧甚至产生埋怨,这对于家园合作更是一种致命摧毁,所以现在的家园合作只是一种空壳,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2.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的观念教育观点的交流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相互信任则是交流的必要因素。

[10]所以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

而当前家园合作中教师以高于家长的地位存在,对学历不高以及教育理念粗疏的家长,教师则不信任。

而家庭教育则不以学历论高低。

所以要走出互不信任的误区,双方保持成熟的教育以及家园合作观念,并改变以单方为主的教育模式。

[11](二)教师引导方面1.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观念,应该积极与家长交流合作,不能自负的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工作而忽略家长的存在。

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汇报式的教育方式,应积极向家长了解孩子心理、行为等全面情况,多向家长建议合适的教育方式。

教师还应该持服务者的态度去对待家长,不要因为自己教育孩子就高于家长,这种做法给家园合作带来的阻力高于其他因素。

2.加强培训,提高家园合作的合作技能,增强信任意识家长是幼师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参考“档案”,提高家长、幼师之间的沟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起点。

因此,幼儿园应该在闲暇时间积极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如何与家长交流协作的技巧,在合作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提高家园合作的实效性。

(三)家园互动方面1.发挥家访的家园沟通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教育我们应该充满爱,以一种爱的方式去对待教育。

”[12]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目的。

一是教师与孩子多进行一对一活动,让孩子心中减少对老师的害怕;二是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所生活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状况,以便采取合适的教育策略。

并积极进行多方面的交流。

三是家长和教师一定要保持互相信任的态度。

在家访中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各方面的信息,争取使家长对幼儿园、教师产生信任感,并取得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此外,面谈、约谈、电话联系的方式,也是能够加强与家长沟通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其次,家访的内容也应在家访之前拟定。

要通过不同现象和问题,深入了解入园幼儿的具体资料和状况,特别是家庭教育状况,使幼儿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适应幼儿园教育。

总而言之,家访是联系孩子、教师、家长之间的桥梁,桥梁的建设要大家一起努力。

2.幼儿园可实行家长开放日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学活动,亲身参与孩子在校的日程,学校每月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先请家长观摩课堂,然后跟孩子共同参加一个“亲子制作”活动。

活动中,家长不仅能看到孩子活动时的表现和反映,而且能与孩子一起体验“亲子制作”的乐趣。

“家长开放日”活动不仅能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教育有所了解,更能了解教师在校教育程度的进程,还能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从而使家园双方的交流更为密切,奠定家园合作的发展基础。

3.幼儿园可成立家长委员会新《规程》特别说明了设立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性。

所以说,只有家园携手,加强家园沟通,才能创造出一个孩子喜欢、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幼儿园。

[13]幼儿园设置家长委员会,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互提意见和建议的场所,双方可以及时改善不足,共同促进家园合作的实施。

4.搞好每学期的“亲子运动会”“亲子运动会”活动,是“家园共乐”的其中一项,是增加积极性和亲密感的活动。

“亲子运动会”能使幼儿更好的亲近自然、探索自然,观察季节变化的特征。

集体出游不仅让孩子身心放松更增进了家长、孩子和教师的关系,也体现出了家园共育的丰富性。

总之,家园合作作为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所以要为它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大环境。

家园合作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全力配合,树立幼儿发展第一位的意识。

本文特别针对家园合作,对临夏市几所幼儿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临夏市以及其他地区家园合作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共同为幼儿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创造适宜的大环境,让其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1] 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3:5.[2]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6-117.[3] 何桂香.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4] 汪芳.武都区幼儿家园合作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13.[5] 孙娓娓.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31.[6] 张韵.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9:26-27.[7] 赵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61.[8] 谭玉梅.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35.[9] 刘俊霞.甘肃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16-19.[10] 朱琳琳.接送幼儿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交流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23.[11] 闫静.浅谈家园合作中家长的被动合作现状及对策[J].幼儿教育,2010:60.[12] 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97-98.[13] 朱芳红.家园互动的质量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现代幼教,2007,4:17-19.[14] 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60-62.[15] 郑静妮.浅谈如何加强家园沟通[J].教育导刊,2002:12.附录1甘肃省临夏市幼儿园开展家园合作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亲爱的教师:您好!请您帮忙填写这份问卷的目的是:想了解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基本情况,以及您对家园合作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