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早期阅读
在一次交流中一位妈妈向我诉说了她的苦恼: “一天我买了图画书《子儿吐吐》想和儿子一起阅读我很认真地读给他听他却一点也不感兴趣一直东张西望。
但他能盯着《变形金刚》看很长时间还会兴致勃勃地跟我描述。
可我觉得那些书
没什么意义这可怎么办呢”的确亲子阅读在越来越受家长重视的同时也显现出诸多问题。
为了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我们针对家长在亲子阅读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主要有两方面问题 :一是应选择怎样的图书与孩子一起阅读
二是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应如何与孩子互动针对这两大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
动引导家长转变观念获得阅读指导策略。
一、创设班级图书馆引导家长合理地为孩子选择图书
我们发现家长在选择图书时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对图书没有鉴
别能力要买什么书、读什么书应由家长来决定。
因此常常是家长认为“有意义”
的书孩子并不喜欢而孩子喜欢的书家长又觉得“没意义”这让家长大伤脑筋。
有鉴于此我们创设了班级图书馆开展图书分享和借阅活动以引导家长合理地为孩子
选择图书。
从小班开始我们就在每学期初让每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两本图书放在班
上与大家分享。
周末时每个孩子都可以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借回家和父母一起
阅读。
这样每个孩子一学期可以借阅 20 余本不同的图书剩下的书也可以在自由活
动时间阅读。
到了下一学期再换一批图书孩子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看到新
的图书了。
围绕班级图书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家园合作活动。
1.请家长做图书管理员每个学期我们都会请一部分家长做图书管理员参与整理和筛选图书。
由
此家长们对筛选标准有了更多思考。
他们发现有的家长选择的图书文字多、说教性强、画面品质差通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这类图书并不适合孩子阅读。
此外家长们发现有些书借阅频率特别高有几本书孩子们甚至会反复借阅。
这就引发家长去关注孩子们为什么会偏爱这些书并逐渐了解到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其年龄、个性之
间的关系。
我们引导他们将这些发现总结成经验与全班家长分享。
2.向家长推荐图
书我们会利用班级图书馆墙面定期向家长推荐图书。
推荐的标准是图书的
内容、形式比较适合本年龄段的幼儿文字、画面有一定的特色。
小班时我们一般
会根据所观察到的孩子的阅读情况来推荐中班时我们鼓励孩子们自己推荐喜欢的图
书并用绘画等方式来表示到了大班孩子们还会用绘画来告诉家长推荐的
理由。
这样家长可以了解在不同的时期孩子喜欢什么图书以及什么样的图书适合
孩子。
3.借助阅读记录卡间接指导孩子把图书借回家的同时也带去了我们设计
的阅读记录卡为家长指导孩子阅读提供参考。
阅读记录卡上有一些问题如“你知道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吗”“从图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
么”“你猜他们后来会怎么样”“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某某你会怎么做呢”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对画面的观察、情感上的体验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此外我们还请家长在记录卡上简单描述观察到的孩子阅读的状况如孩子的专注程度、坚持时
间、阅读次数、兴趣表现等以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家长们都会很认真地记录有的甚至会记录和孩子具体的交流过程或发表感想、提出困惑。
我
们将这些记录卡贴在图书馆墙面上家长们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
通过一系列活动家长们逐渐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尝试着带孩子一起去买书给孩子适当的自主选
择的机会。
开展这些活动的好处在于并不是简单地告知家长一般的选书原则限制
家长选择的范围而是引导家长从关注自己的喜好转向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二、开展多样的交流活动引导家长掌握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办”“你问这个他说别的根本就不同步。
”“是让孩子自己看呢还是我讲给他听呢”“他记不住情节怎么办” 我们将其进行归纳认为可能有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把阅读仅仅当作让孩子增长知识的手段一味追求
孩子从书中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甚至认识了多少字。
这种阅读方式只追求结果
使阅读过程毫无乐趣可言。
二是许多家长缺乏亲子互动策略不知道如何调动孩子
的兴趣引导孩子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三是家长往往忽视成人朗读的作用。
在亲
子阅读中成人饱含情感的朗读可以向孩子传递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对
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帮助孩子感受和理解图书内容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很多家长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帮助家长掌握亲子阅读方法和技巧。
1.开设亲子阅读讲座和小型座谈会引导家长交流认识和经验我们请来亲子阅读方面的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家长来作讲座解答家长们的疑惑帮助家长分析日常遇到的问题由此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孩子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感受对孩子潜移默化
的作用从而引导家长思考恰当的阅读指导策略。
我们还会定期举行小型座谈每次
都会有一个小的主题并有意识地将 44 位带着同样困惑的家长集中在一起同时
邀请,12 名相对有经验的家长参加座谈。
由于人数少家长们可以畅所欲言。
通过研讨家长的观念得以转变逐步认识到在亲子阅读中不应只关注孩子是否学会
了知识、背下了故事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观察画面、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和富有创造力地表达。
2.邀请家长来园观摩早期阅读活动引导家长学习互动策略我们会选择一个阅读材料开展集体的早期阅读活动请家长来园观摩。
活动前我们会提供一份观察表让家长在活动中边观察边记录活动后请家长围绕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
这份观察表是结合教学活动的程序和重难点来设计的要求家长对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倾听故事的专注性、表达的连贯性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并记录不仅引导家长观察孩子的活动状态而且引
导家长观察教师是怎样针对孩子的需要进行指导的。
在活动中教师的一些具体行为和语言如绘声绘色地朗读以“你觉得哪一页很有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他会怎么做”等问题激发兴趣、引导观察、促进思考用示范、提醒、暗示、鼓励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为家长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范例使他们不仅
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更知道如何去做。
3.开展亲子活动帮助家长练习朗读技巧我
们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到户外找一片安静的草地组织家长和孩子带着图书共
同阅读。
我们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有45 个家庭每位家长会轮流朗读给全组的孩子听。
几位家长动情的朗读深深吸引了孩子。
通过比较不同的朗读方式下孩子的差异表现家长深切体会到动情的朗读确实可以赋予图书鲜活的生命力给孩
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孩子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由此家长们竞相学习积
极运用各种技巧如模仿各种角色的语气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做到叙述时娓娓动听。
我们还请家长到幼儿园为全班孩子朗读故事书。
家长可以自愿报名自选图
书。
朗读前我们会先和家长一起讨论给予家长一些技巧上的建议提出需要注意的
问题。
家长们都认真准备往往会在家反复练习。
这类活动的开展使家长的朗读技巧得以迅速提高。
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家长对亲子阅读活动的认识使
他们的观念逐渐发生转变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也更为适宜和多样。
本文开头例子中的妈妈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说道: “ 原来问题不在于图书而在于我们是否关注
到孩子现阶段的兴趣是否运用了适宜的互动方式是否使孩子真正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此外我们开展的其他一些活动也间接地对提高亲子阅读质量产生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
例如我们在中班开展了“故事大王赛”每个孩子自己选择一本故
事书和家长一起阅读后到幼儿园讲给大家听。
比赛没有时间限制只要孩子自己觉得准备好了就可以报名参加并由自己决定在什么时间讲给大家听。
所有听众都是评委一起给同伴提出讲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参赛者可以回家继续练习
等自己觉得有进步时再来讲一次。
随着活动的开展评选的标准不断丰富从一开始
的只关注声音响亮、记得全到后来追求表情、动作、语气的配合。
孩子们积极主
动地和家长一起阅读、练习。
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家长和孩子对于亲子阅读的积
极性而且让家长体会到阅读时不仅仅要让孩子记住故事情节还要让孩子充分地
体验和想象从而深刻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感。
在指导家庭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有两点体会。
1.良好的家园合作实现了家长、幼儿、教师三方共
赢从家长的角度看他们对亲子阅读的认识有所加深获得了一些具体的经验和方
法使家庭中的亲子阅读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幼儿的角度看他们阅读能力
的提升和阅读经验的丰富与家长阅读指导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了不同家庭的问题和需要从而为我们制订适
宜的策略提供了依据而家长们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吸纳和借鉴。
2. 转变观念是重中之重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在选择图书
方面的困惑还是在互动过程中的难题其根本原因往往在观念层面上。
家长的行为体现出他们过于关注孩子是否学到了知识却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情感。
可见家长除了需要得到具体的策略方面的指导外更需要转变观念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孩子的兴趣
和需要关注孩子在阅读中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