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国公司的品牌延伸策略分析概要

跨国公司的品牌延伸策略分析概要

跨国公司的品牌延伸策略分析梁秋香 08国贸一班 0804025摘要:企业的品牌就如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附体。

品牌的好坏,知名度的高低,有时会牵制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和死忙。

如今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生存,有良好的竞争力,具备一个良好的高知名度的品牌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大企业而言,品牌效应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就品牌延伸策略的定义、作用、影响,以及相关实证例子的展示,分析跨国公司的品牌延伸策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品牌策略品牌延伸策略国际市场“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名片”。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生存,必须有自己的准确的品牌策略,不管是产品品、包装还是销售,都要有自己的创意及竞争点,才能让企业长久立足。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品牌延伸策略是促进和带动自身发展,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一、品牌延伸策略的含义品牌延伸是指一个现有的品牌名称使用到一个新类别的产品上。

即品牌延伸策略是将现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产品或修正过的产品的一种策略。

又称品牌扩展策略,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原来拥有的产品品牌只有一个,然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范围时,出现多个产品,就使用原有的品牌,借助原有品牌的信誉尽快打入市场获利;另一种是企业原来拥有的产品品牌有多个,其中有的产品知名度很高,然后企业生产经营范围时,增加了产品,企业就将增加的新产品使用原有的最高知名度的品牌,以便借助品牌信誉尽快进入市场。

品牌延伸策略往往是指企业再跨行业的产品上使用原有品牌的情况。

二、品牌延伸策略的作用机制首先品牌延伸的提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品牌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竞争越加激励,厂商之间的同类产品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困难,厂商的有形营销威力大大减弱。

品牌资源的独占性使得无形品牌成为厂商间竞争力较量的一个重要筹码。

于是,使用新品牌或旧品牌成了企业推出新产品是必须面对的品牌决策。

⑵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品牌延伸重要性增强全球信息划时代的到来,使得技术寿命周期缩短,产品的开发、上市、节奏加快,这就导致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新产品要被市场接受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要培育自己的品牌优势,而品牌培育工程又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另一方面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又增加了品牌培育的风险和代价,甚至出现品牌刚树立却又恰逢产品转入衰退期的尴尬境况,而品牌延伸较好地缓解了这一矛盾,并为企业所广泛采用。

⑶品牌延伸是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发展的有效途径品牌也受寿命周期的约束,存在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的品牌资源潜能并延续其寿命周期便成为企业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品牌延伸使得:一方面在新产品上实现品牌资产的转移,另一方面以新产品形象延续了原有品牌的寿命,因而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

其次品牌延伸策略之所以为众多企业所采纳,还因为它具有以下几大可直接实现的竞争优势⑴品牌投资节约效应品牌延伸有利于提高品牌家族的投资效应,因为对同一品牌进行广告、宣传投资就意味着对企业所有产品进行产品宣传投资;反之,只要对任何一个产品进行广告,宣传或促销投资,对意味着对企业核心品牌的推广,因而企业可借品牌延伸实现低成本扩张,达到品牌家族节约化的投资目标。

⑵家族品牌伞效应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有一个过程,企业利用品牌延伸策略,推出新产品,消费者由于对原有品牌的认识,会缩短对导入期“产品认知”过程,即“品牌伞”效应。

因为原有的成功品牌在市场中确立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种品牌形象为新产品的市场营销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信任支持,这样,品牌延伸下的产品就更容易为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

因此品牌伞效应不仅有利于新产品的迅速推广,而且还有利于节省新产品推广所需的广告宣传促销费用。

⑶成功的品牌延伸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选择,能为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一般说来,很少有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忠诚到对其他品牌不想试一试的程度。

截获这些品牌转换者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品牌延伸,为目标市场提供几种品牌。

一个被消费者熟知的品牌容易得到认可,一个被认同的品牌容易为经营者打开市场,赢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扩大了企业的产销能力,发展了规模经济,实现了企业收益最大化。

⑷品牌活力创新效应品牌延伸下的新产品扩大了原有品牌的产品组合,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需求满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广大消费者认识到企业品牌在时间推移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创新,而非保守性老化,这种创新认识势必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企业品牌的良性认知,并趋于形成极具新内涵的价值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由于推出的新产品能有效地满足市场的现时需求,又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性,经由这种品牌活力创新效应,增强了品牌的整体竞争力.三、跨国企业的品牌延伸策略案例与风险分析跨国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和经营规模打开国际市场,其目的当然是更光的市场更多的利润。

所以,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是必经之路。

现实中的跨国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

因此,企业如何制定正确的品牌延伸策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和关键。

在这里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1984年后十五年来,海尔公司利用品牌延伸策略共兼并18家企业,盘活亏损额超过5亿元的15亿元资产。

现在海尔集团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58大门类9200多个规格品种的家电群几乎覆盖了所有家电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海尔家电王国的形象。

早年,美国“派克”钢笔质优价贵,是身份和体面的标志,许多社会上层人物都喜欢带一支派克笔。

然而,1982年新总经理上任后,把派克品牌用于每支售价仅3美元的低档笔上。

结果,派克公司非但没有顺利打入低档笔市场,反而丧失了一部分高档笔的市场。

其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销售额只及其竞争对手克罗斯的一半。

品牌延伸前乐百氏的销售额只有4亿多,延伸后不到三年就达到近20亿。

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皮尔卡丹”。

皮尔卡丹是一位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他创作的时装作品别具一格且价格昂贵。

因之,皮尔卡丹牌成了社会上层人物身份和体面的象征。

“皮尔卡丹”时装一度与“夏奈尔( Chanel)”香水、“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皮包齐名,以高贵的品质拥有自己的优越地位。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皮尔卡丹品牌延伸到日常生活用品上,从家具到灯具,从钢笔到拖鞋,甚至包括廉价的厨巾。

后果是“皮尔卡丹”在大多数市场上丧失了高档名牌的形象,也丢掉了追求独特的品牌忠诚者。

………看了上述的例子,我们知道,品牌延伸策略有利有弊,有收获也会带来品牌风险。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现象的产生呢?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原因有那些呢?我想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点:⑴品牌延伸损害原品牌的高品质形象。

如果把高档品牌使用在低档产品上,就可能堕入这种陷阱。

就像上面的派克笔的例子。

⑵品牌延伸使原品牌定位淡化。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把品牌定位表达得简洁明了。

然而,当精巧的“金利来”女用皮包上市后,就模糊了品牌的定位,它削弱了品牌原有的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也没有赢得女士们的欢心。

这就是品牌延伸不当所带来的品牌淡化效应。

⑶品牌延伸,导致消费者心理冲突。

以美国Scott公司为例。

该公司生产的舒洁牌卫生纸原本是美国卫生纸市场上的佼佼者,但随着舒洁牌餐巾、舒洁牌纸面巾、舒洁牌婴儿纸尿布等系列产品的问世,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舒洁”到底是什么?结果是“舒洁” 卫生纸的头牌位置很快被宝洁公司的“Charmin”卫生纸取代。

⑷品牌延伸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企业为进行品牌延伸,或吞并中小企业,或重新投资生产。

中小型企业技术水平一般偏低,重新投资又受资金技术的制约,质量难以上档次,会对整个品牌的声誉产生恶劣影响。

⑸品牌延伸面临着竞争与风险。

采取品牌延伸策略的企业大多会遭到竞争对手的威胁。

因此,可能导致以下情况发生:一是企业因实力有限,难以匹敌,致使新产品无法进入市场;二是企业顾此失彼,虽然新产品打入了市场,但原品牌产品却丧失了市场领导地位。

三是企业不分主次、轻重,对新老产品“平分秋色”,结果新产品开发失败,原产品又被竞争对手“挖了墙角”,企业经营全面溃败。

⑹企业在进入与现有产品技术关联度小、行业跨度大的产业领域,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持力量,生产经营中难以形成产品质量优势,对新市场也缺乏必要的支配能力。

⑺品牌延伸策略下的几种产品,只要有一种产品在市场经营中失败,就可能波及到其他产品的信誉,影响其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正所谓“一着不慎,全局皆输”。

四、策略的选择分析综上所述,跨国企业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是风险性和收益性并存的。

然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使得推出新产品的风险急剧增加,为了降低风险,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因此选择品牌的延伸是必要的。

据统计,在美国的某些消费品市场上,开创一个新的品牌,费用大约在8千万至1.5亿美元之间。

如此庞大的投入费用,促使相当一部分跨国企业使用已经具有市场信誉的品牌,借助它们的影响,推出新的产品,这就是品牌延伸策略。

但并非所有的品牌都能任意延伸,也并非所有的延伸策略都能取得成功。

所以,对当前一些品牌延伸策略进行分类和辨别,然后结合跨国企业的自身实际,进行品牌延伸和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1)产品线延伸策略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使得推出新产品的风险急剧增加,为了降低风险,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众多知名企业选择了品牌的产品线延伸。

产品线延伸有三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向上延伸。

即企业在产品线上增加高档次产品生产线,使产品进入高档市场。

向上延伸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资产价值,改善品牌形象。

二是向下延伸。

即指在产品线中增加一些较低档次的产品。

利用高档名牌产品的声誉,吸引购买实力水平较低的顾客慕名购买这一品牌中的低档廉价产品。

宝洁公司在这一策略方面运用的较为娴熟,在经过多年的中国市场培育和品牌形象打造之后,宝洁已经在中国市场深入人心,飘柔、潘婷、海飞丝等品牌,分别以区隔精准的功能定位和“高档”的品牌形象赢得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中国洗涤日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当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以更具优势的价位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纷纷抢占市场时,宝洁不得不改变策略,推出一系列“低价位”的产品,给竞争对手以有力的打击。

由于策略适当,宝洁这一举措非但无损于它一贯的“高档”形象,反而给人“更具亲和力”的感觉,可谓一举几得。

虽然向下延伸的营销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但风险比向上延伸要大得多,最大的风险就是对已有品牌资产的影响。

也就是说,向下延伸可能造成消费者对原有品牌高档定位的否定,这将严重伤害品牌资产,因为品牌低档化比高档化要容易得多。

三是双向延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