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支撑体系
3.平面杆系支撑、环形杆系支撑,可按平面杆系结 构,采用平面有限元法进行计算;
4.内支撑结构应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设有立柱时,宜按空间框架计算,当作用在内支撑结构 上的竖向荷载较小时,可按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可取 相邻立柱的中心距;
5.竖向斜撑应按偏心受压杆件进行计算; 6.当有可靠经验时,宜采用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对 支撑、腰梁与冠梁、挡土构件进行整体分析。
井字型集中式。
6.圆形环梁式
圆形环梁式
特点
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时, 因地制宜地采用环梁方案, 可方便中间筒体、主楼施 工,方便土方开挖;
将支撑体系受力主构件化 为圆形结构,受力条件较 好,可节约钢筋混凝土量。
在坑外周荷载不均匀,土 性软硬差异较大,部分地 层水平基床系数很小时, 此布置形式慎用。
1.单跨压杆式支撑 当基坑平面呈窄长条状、短边的长度不很大时,所用支撑 杆件在该长度下的极限承载力尚能满足支护系统的需要,则采 用这个形式具有受力明确、设计简洁、施工安装灵活方便等优 点。
单跨压杆式支撑
多跨压杆式支撑
2.多跨压杆式支撑 当基坑平面尺寸较大,所用支撑杆件在基坑短边长度下的 极限承载力尚不能满足支护系统的要求时,就需要在支撑杆件 中部加设若干支点,给水平支撑杆加设垂直支点,就组成了多 跨压杆式的支撑系统。这种形式的支撑受力也较明确,施工安 装较单跨压杆式来得复杂。
钢围檩安装前应在围护墙上设置安装牛腿。安装牛腿可用 角钢或直径不小于25mm的钢筋,与围护墙主筋后预埋件焊接组 成钢筋牛腿,其间距不应大于2m,牛腿焊缝由计算确定。
混凝土围檩截面高度(水平向尺寸)不应小于其 水平方向计算跨度的1/8;围檩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支 撑的截面高度。
混凝土围檩与围护墙之间不留水平间隙。在竖向 平面内围檩可采用吊筋与围护墙连接,吊筋的间距一 般不大于1.5m,直径应根据围檩尺寸及支撑的自重, 由计算确定。
4、根据土压力计算各施工工况的支撑力、 桩墙弯矩、剪力、支护桩嵌入深度
5、根据最大弯矩、剪力设计支护桩墙的截 面与配筋(桩的间距)
6、根据支撑力设计锚杆、土钉或内支撑
7、验算整体稳定性、抗倾倒稳定性、渗透 稳定性、抗隆起稳定性、抗突涌稳定性
8、各种稳定性均满足,绘制支护结构配筋 图、锚杆筋材选择
钢管支撑
型钢支撑
(2)钢筋混凝土支撑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具有较大的刚度,适用于各种复杂
平面形状的基坑。现浇节点不会产生松动而增加墙体位移。工程 实践表明,在钢结构支撑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钢筋混凝 土支撑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但混凝土支撑有自重大、材料不能重 复使用,支撑浇注、养护时间长,拆除困难等缺点。当采用爆破 方法拆除支撑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由于混凝土支撑从钢 筋、模板、浇捣至养护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不 能做到随挖随撑,这对控制墙体变形是不利的,对于大型基坑的 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时应特别慎重。
将钢支撑和砼支撑合理组合,可扬长补 短,便利施工,节约工期; 要谨慎处理钢支撑和砼支撑之间的变 协调问题。
(三)支撑体系的构造 支撑体系由围檩、支撑杆件或桁架,立柱及立柱
桩等构件组成。 1.围檩(腰梁) 围檩直接与围护结构相连,是协调支撑和围护结
构间受力与变形的重要受力构件,其可加强围护墙的 整体性,并将其所受的水平力传递给支撑构件,因此 要求具有较好的自身刚度和较小的垂直位移。围檩的 材料可以用钢或钢筋混凝土,不同材料制成的围檩, 其设计要求不完全相同。
支撑布置与开挖土方设备和 工艺不协调时,土方开挖和 主体结构施工较困难。
2.井字型
井字型集中式
特点
一般在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时,在环境保护要求不高 的条件下,将水平直交的 支撑布置成井字型与角撑 相结合的支撑体系,以便 利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施 工;
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时, 可与施工栈桥结合设计。
3.立柱桩 基坑开挖面以下的立柱宜采用直径不小于600mm 的灌注桩,立柱桩主要将立柱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它 可以借用工程桩,也可以单独设计,立柱桩的入土深 度由其所承受立柱荷载确定;在软土地区,宜大于基 坑开挖深度的2倍,并穿过淤泥或淤泥质土层。 钢柱插入灌注桩的深度不小于钢柱边长的4倍,并 与桩内钢筋焊接。
特点
安装拆除施工方便,支撑材料可周转使 用,支撑时和使用期间可施加轴向预应 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围护墙变形; 施工工艺要求高,如节点和支撑结构处 理不当,或支撑不及时不正确,会造成 支撑体系失稳。
支撑刚度大,变形小,安全可靠; 施工方便,但支撑砼浇筑、养护时间长, 围护结构处于无支撑暴露状态的时间 也长,在软土中被动区土体位移较大, 如对基坑变形控制有较高要求时,需对 被动区土体作加固; 施工工期长,拆除困难,爆破拆除时对 周围环境有影响。
单跨压杆式支撑
多跨压杆式支撑
双向多跨压杆式支撑
水平框架式支撑
(二)支撑布置形式
1.直交式
同一水平面的直交式和 非同一水平面的直交式
特点:
在软土地层、环境保护要求 高的条件下,这是应用最多 的布置形式;
钢支撑体系常用此布置形式;
安全稳定,有利于控制墙体 位移;
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时可与施 工栈桥结合设计;
可根据设计要 求确定断面形 状和尺寸。
可根据设计要 求选用型钢, 确定断面形状 和尺寸
布置形式
竖向布置有水 平撑、斜撑; 平面布置有对 撑、井字撑、 角撑等。
竖向布置有水 平撑、斜撑; 平面布置有对 撑、边桁架、 环梁结合边桁 架等,形式灵 活多样。
竖向布置有水 平撑、斜撑; 平面布置有边 桁架、环梁结 合边桁架等。
复使用等优点。根据土方开挖进度,钢支撑可以做到随挖随撑, 并可施加预应力,可以通过调整轴力而有效控制围护墙的变形, 这对控制墙体变形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优先 采用钢支撑。
缺点是钢结构支撑整体刚度较差,安装节点比较多,当节点 构造不合理、施工不当或不符合设计要求,往往容易造成因节点 变形与钢支撑变形,进而造成基坑过大的水平位移。有时甚至由 于节点破坏,造成断一点而破坏整体的后果。对此应通过合理设 计、严格现场管理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等措施加以控制。
钢围檩的截面宽度应大于300mm,可以采用H钢、工字钢或 槽钢以及它们的组合截面。钢围檩预制分段长度不应大于支撑 间距的1/3,拼接点宜设置在支撑点附近,且不应超过支撑间距 的1/3。
由于围护墙的表面不十分平整,为了使围檩与围护墙结合 紧密,防止围檩截面产生扭曲,钢围檩与混凝土围护墙之间应 留设宽度不小于60mm的水平通长空隙,其间用不低于C30的细 石混凝土填嵌。
基坑平面转角处的纵横向围檩应按刚节点设计。
2.立柱 立柱主要用来支承支撑的自重荷载和施工荷载, 同时也可起到减小支撑构件或桁架的长细比以提高其 压弯稳定性。 基坑开挖面以上的立柱宜采用格构式钢柱,也可 以采用钢管或H型钢。格构式钢柱有利于底板中钢筋 穿越,故通常大多采用这种型式的立柱。在这些钢立 柱与钢筋混凝土底板及结构楼板的连接处需设置止水 带。
(三)立柱的受压承载力
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支撑结构按框架计算时,立 柱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内支撑结构按连续梁计算时, 可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2.立柱的受压计算长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单层支撑的立柱、多层支撑底层立柱的受压计算长度应 取底层支撑至基坑底面的净高度与立柱直径或边长的5倍之和;
2)相邻两层水平支撑间的立柱受压计算长度应取此两层水 平支撑的中心间距;
三、支撑体系的设计 内支撑设计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①材料选择和结构体系的布置; ②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 ③构件的强度和稳定验算; ④构件的节点设计; ⑤结构的安装与拆除设计。
(一)内支撑结构分析
1.水平对撑与水平斜撑,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 支撑的轴向压力应取支撑间距内挡土构件的支点力之和; 腰梁或冠梁应按以支撑为支座的多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 度可取相邻支撑点的中心距;
深基坑工程
第七章 支撑体系
一、概述 1.定义
支撑体系:由钢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用来支顶挡土构 筑物的结构体系。它可以直接平衡两端围护墙上所受到的侧压 力,构造简单,受力明确。
支撑体系包括围檩、支撑杆件或桁架、立柱及其它附属构 件。
2.类型
按材料分类: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及组合支撑。
(1)钢支撑 钢结构支撑具有自重小、安装和拆除都很方便,而且可以重
7.竖向斜撑
竖向斜撑
特点
节省立柱和支撑材料; 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大而
深度较浅的基坑; 在软弱地基中,不易控
制基坑稳定与变形; 斜撑与底板相交处结构
处理较困难。
8.组合空间桁架支撑
支撑体系的类型和特点
支撑类型 钢结构 现浇钢筋砼 钢、砼组合
断面形状
单根或双拼钢 管、单根或双 拼工字钢、H 型 钢、槽钢及各 种型钢组合。
2.矩形基坑的正交平面杆系支撑,可分解为纵横两个 方向的结构单元,并分别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
构件承载力:g0×F≤R
构件承载力:g0×F≤R 杆件弯矩:竖向荷载(重力)产生的弯矩
轴向力产生的弯矩:钢支撑偏心距不小于 40mm,混凝土偏心距支撑不小于20mm,若实际偏心距 较大,采用实际值。 压杆有一个初始偏斜时,承载力要小得多。 ※为了保证结构刚度,支撑结构要有一定的截面面积, 相比来说,土体产生的侧压力非常小,比结构能承受 的荷载小得多
(3)钢—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 通过合理使用,可以扬长避短。常用于面积较大的不规则基
坑,在基坑的端头、斜角等不规则部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 矩形或条形部分采用钢结构支撑。上层混凝土、下层钢结构
二、支撑体系的选型与构造 (一)结构形式
支撑体系按其受力可以分为单跨压杆式支撑、多跨压杆式 支撑、双向多跨压杆式支撑、水平桁架式支撑、水平框架式支 撑、大直径环梁及边桁架相结合的支撑和斜撑等类型。常见的 内支撑结构形式有: